一聊诗词,就绕不过“唐诗宋词”。
小时候上学,课本里都是唐宋时期的作品,耳濡目染“唐诗宋词”就代表中国古诗词。更有那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其实不然,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明清时期的词就号称“词不输两宋!”
按龙榆生老先生的评价:
“词学衰于元曲,至明末子龙出,文风大振,遂开三百年来词学中兴!词学中兴虽实于明末陈子龙、王夫之、屈大均等诸人,而极其致,行其风,则于晚清诸老,余音至于今日,犹未全绝!”。
今天,再介绍一位清朝的牛人:
顾贞观,二十年来守一个承诺,一首词救了朋友的性命!
先讲个故事: 顺治十四年,顾贞观好友吴汉槎因为舞弊案,被判流放宁古塔(位于今黑龙江)。这一流放便是二十年。而顾贞观,在这二十年中,从未曾放弃营救好友。
康熙十五年,顾贞观认识了纳兰性德(即当朝宰相明珠长子)。两人兴趣相投。一开始顾贞观试图为吴汉槎求情,并无成效。而此时,顾贞观收到吴汉槎的书信,详述自己戍边的苦寒。顾贞观对此凄戚不已,以词代书,这下这首至情至性的《金缕曲》。
整首词最动人的,莫过于“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大致意思:哪怕乌鸦变白,马长出角,我都要为救你出狱而努力!
用二十年的岁月,来守一个诺言,很短,也很长。
结局是圆满的,顾贞观和吴汉槎等来了他们的乌头马角。纳兰性德被这首《金缕曲》打动,最终与顾贞观合力将吴汉槎营救回京。
人生,得以知己足矣!
明末清初,顺、康两朝为巩固满清政权统治,对汉人采取绥靖政策,这对文化发展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先后出现:陈子龙、王夫之、屈大均、朱彝尊、张惠言、纳兰性德、李雯、吴伟业等诗词大咖,后世依此比喻“清词不输两宋!”。
本文诗词,摘取中国词学大师龙榆生先生编撰《近三百年名家词选》
顾贞观,作品欣赏:
个人拙见,不喜勿喷!
多读书,读好书,没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