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历届状元亲笔书迹,教你如何“金榜题名”!

艺术有百墨 2024-02-24 20:06:33

古代科举考试也讲究“书写卷面分”?明代书法大家董其昌、文徵明也曾因书迹不佳而“名落孙山”?在明代,如何凭借一手好字,在考试中拔得头筹,实现“阶级跨越”?

看文徵明、董其昌如何逆袭成为明代书法大家

董其昌《冷然格轴》

文徵明《行书七律诗》

童试是明朝科举考试中最基础的考试,考中者为“生员”,简称“秀才”。“生员”们首先要通过科考,而科考成绩分为四等,获得一、二等级者,方可取得乡试资格。为了能获得乡试的入场券,生员们不惜头悬梁锥刺股苦读,千方百计压题猜想以备临场发挥,但因名额限制,结果只有少数生员榜上有名,而大部分生员则不能如愿。被筛选下来者,有的是文笔不佳,有的则是书法水平不靠谱。明代书法大家文徵明、董其昌,在年少时一样以生员身份参加过“科考”,但是,曾因为卷面书迹不佳而落榜,你相信吗?《万象:明代书法与社会文化》用史实告诉你,大书法家们真的因为卷面书法不佳而落榜!

《万象:明代书法与社会文化》

张金梁 著

文嘉《先君行略》书影

据文嘉《先君行略》记载,文徵明“少拙于书,遂刻意临学”,成为生员后更加努力临池,每日苦练。但是在他十九岁应岁试时,还是因为考卷上的字迹不佳,而被考官置于三等。

由于书法不佳而未能获得乡试的门票,这使文徵明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打击。此后,他更加严于律己,奋志学书,终成书法名家。故而,像文徵明这样一位明代历史上富有盛名的书法家,他的书学功力并非生而能之,而是得力于后天的勤学不缀。

作为“吴门四家”之一的文徵明,其诗文书画已深入人心。他学书于李应祯,经过“因书法不佳,列三等”的羞耻之后,得于临池,在书法上造诣深厚。擅篆、隶、楷、行、草诸体,书风“温纯精绝”,被称为“当朝第一”。至九十岁高龄仍能伏案做蝇头小楷。细览其传世作品,可领略他的笔墨风采。

文徵明《醉翁亭记轴》局部

文徵明《赤壁胜游图题耑》

无独有偶,类似的经历,在明代书画大家董其昌身上也曾发生过。十七岁时,董其昌与堂兄的儿子传绪一同参加松江府会考。彼时的董其昌少有文名,才华横溢,在文章水平上自然是远高于传绪。但让他难以接受的是,主持考试的郡守只将董其昌的成绩排名其侄之后,究其原因竟是因为他卷面书写不佳!他的侄子传绪最后凭借一手好字被列为第一。

董其昌《周子通书轴》

董其昌《行书七言联》

这次考试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写得一手锦绣文章固然重要,而出色的书法同样不可或缺。这一事件也彻底激起了董其昌在书法上下大工夫的决心。从此他开始发愤练字,起初临写颜真卿《多宝塔碑》,后又改学虞世南,认为唐书不如晋、魏,遂开始仿《黄庭经》及钟繇《宣示表》《力命表》《还示帖》《丙舍帖》等帖。遍览嘉兴一带时,他结识了当时的大收藏家项元汴,尽睹其家藏真迹,又于金陵得见王羲之《官奴帖》,悟得笔法真谛。最终,通过临摹苦练,吸取对唐宋元诸家优长,成为一代书法大家。在当时与邢侗并称“南董北邢”,又与米万钟,张瑞图并称“邢张米董”。

董其昌《自诰身帖》局部

明代历届状元书迹“大揭秘”!

看过了明代书法大家董其昌、文徵明的学书逸事后,读者们能认识到,书法在科举考试选拔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具有不可代替的位置。明代“乡试”和“会试”,考官看的是统一誊录出的卷子,而由皇帝主持的“殿试”,则考官们直接看的是参加考试者的手迹,而文章与书法兼优者,方可拔得头筹。而这样学识、书法俱佳的状元在明代近三百年中为数不少哦!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明代科举状元都写成了怎样的精妙笔墨?吴宽 《种竹诗卷》(局部)朱之蕃《跋王羲之〈大道帖〉》文震孟《行书诗轴》

据统计,明朝共举行了88次会试,产生了89名状元。又据相关史料记载,状元中善书且较有影响者就有20余位。

善书状元

黄观

胡广

曾棨

陈循

商辂

彭时

罗伦

吴宽

谢迁

毛澄

顾鼎臣

杨慎

罗洪先

申时行

张元忭

朱国祚

焦竑

朱之蕃

赵秉忠

张以诚

韩敬

文震孟

刘理顺

……

_

在殿试时,会士们的试卷真面目将被考官翻阅审批,这时书法的好坏就会直接影响到考生成绩排名的先后。

负责考试的大臣会将殿试卷子前十名优秀者,按顺序排列好交给皇帝观看。通常情况皇帝尊重考试大臣们的意见,有时皇帝也根据自己的看法,将十份卷子的名次做些调整,尤重视被称之为一甲的前三名,最重视称之状元。

此时的文字书法水平及卷面工整美观,成为非常敏感的形象元素。

从实际情况看,书法水平在殿试中确实发挥着树立卷面形象的功能,为会士们争取好的出身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史书记载中,不乏书法优秀而被选为状元的例子,如申时行殿试时,凭借功夫深厚、工整精美、自然大方的楷书答卷,顿时征服了身为主考的皇帝,毫不犹豫地拿起御笔丹书卷上“第一甲第一名”。

黄炳中、申时行《适适圃图册》(局部)

又如《謇斋琐缀录》载:“成化丙戌(二年)廷试,王冢宰以程敏政卷字精楷,力赞为第一。”程敏政除文章优秀外,卷面文字书法精楷,故而读卷官力推其为第一,虽然没有达到目的,只得了第二名的榜眼,但此足以说明书法在殿试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程敏政跋《陆游〈怀成都十韵诗卷〉》淳安人商辂,他是明朝唯一连中三元者。所谓三元,即在乡试中为第一名的解元,在朝廷会试中第一名会元,最后正统十年的殿试中获得状元。其书法亦颇有时名,明人王世贞《国朝名贤遗墨》收有其书,可以看出他笔墨功夫之深厚。商辂《浙藩送行诗序》(局部)山东青州赵秉忠,字季卿,万历二十六年状元,现青州博物馆存有其殿试真迹,是当今国内唯一面世的状元卷,洋洋千言,一气呵成。字体步武钟、王,一丝不苟、略无呆滞,充分体现了作者才气横溢和深厚的功力。赵秉忠状元卷(局部)不可否认,明代状元中没有出现划时代的书家,大都是喜爱翰墨的工书者,即便较突出的吴宽、朱之蕃、文震孟等,仅可称“能”而已。这与他们长时间浸染于应付科举考试的“中书体”有关,或因得中状元后,只着眼于仕途,无意于翰墨之小道。

关于明代书法,你还有多少不知道的故事?社会学角度下的明代书法史,该如何解读?明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社会风尚是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对当时书法产生影响的?且看,张金梁《万象:明代书法与社会文化》为你一一解答,书法版“明朝哪些事儿”,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明代书法史。
0 阅读:3

艺术有百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