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花灯,创新中绽放新光彩

河北新闻网 2024-11-12 08:30:30

日前,游客在北京园博园参观“京彩灯会”。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

人声鼎沸,灯火璀璨,一朵朵牡丹彩灯冠绝群芳。10月29日晚,身着汉服的北京市朝阳区游客赵敏羽,束发盘髻、手拿团扇,仿佛自古代穿越而来的仕女,正在北京园博园参观“京彩灯会”。

“太惊喜了,穿行在流光溢彩的花灯间,就像过年一样。”10月31日,“京彩灯会”在北京园博园闭幕,近50天的灯会,吸引国内外游客50余万人前来打卡,不少像赵敏羽一样的游客希望多打造些这样夜晚休闲的活动。

9月14日,“京彩灯会”亮灯,200余组彩灯讲述着光影里的浪漫。“中轴线之光”“京韵春秋”“卢沟晓月”等大型彩灯,让游客感受到浓浓的京味儿。北京首旅集团宣传部副部长王敬介绍,此次活动的花灯均出自素有“彩灯界天花板”之称的自贡团队之手,结合现代科技与北京文化景观,用建筑、光影勾勒出盛世祥和的图景。

“1988年,自贡彩灯在北海公园璀璨亮灯,开启了自贡彩灯‘走出去’的先河。”自贡彩灯行业协会会长沈宏跃说,经过30余年发展,自贡市注册彩灯企业1500余家,从业人员5万余人,年产值约60亿元。如今,自贡彩灯分别占据国内85%、海外92%的灯展市场份额,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著名品牌。

“自贡彩灯和河北藁城宫灯一样,都走上了市场化、产业化发展道路。”自贡彩灯传统制作工艺市级非遗传承人万松涛说,他曾到多地了解彩灯发展情况,藁城宫灯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工艺、丰富的种类让他印象深刻。“藁城有很多小村庄,他们在制作传统宫灯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研发了许多新品种,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这种模式和自贡彩灯发展之路很相似。”万松涛说。

“自贡成功将彩灯产业做大做强,得益于走市场化道路,还得益于工匠心灵手巧,在主题上兼顾传统与现代,吸引了大量观众。”廊坊千灯会和“京彩灯会”同一天亮灯,巨龙、老虎、花朵等彩灯,同样出自自贡团队,其独特的造型、巧妙的设计,让胜芳灯会省级非遗传承人牛俊启赞不绝口。廊坊千灯会上不仅有自贡彩灯,还有独具特色的胜芳花灯,两者有着悠久历史和浓郁地方特色,都是中华民族彩灯文化中的瑰宝。

“自贡彩灯展现出了南方灯艺的大气与华丽,胜芳花灯则代表了北方水乡的灵秀与细腻。如果说两者有何差异,或许在制作原料、工艺和题材等方面有所不同。”牛俊启介绍,胜芳花灯制作原料大多就地取材,以芦苇秆为骨架,需要扎、糊、画、亮等多道工序,花灯充满水乡风情与烂漫童趣,比如鸭子灯、鱼灯、荷花灯等,不同的花灯代表不同的寓意,寄托了人们的美好祝愿。

“早期自贡彩灯用泥塑玻璃钢,后来学习扬州花灯、佛山花灯等,用竹子捆扎,此后又独创性地改为铁丝焊接。”万松涛说,如今的自贡彩灯在工艺上博采众长,在遥控、数控、声控等新技术的支持下,新产品不断涌现。在材质上,药瓶组成麒麟灯、碗盘捆扎成瓷器灯、纸张剪出孔雀灯……材料来自日常生活,这样的灯一经亮相就引起轰动。

坚守花灯技艺的同时,非遗传承人也不断创新发展。胜芳花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城市景观变化等,打造大型灯组,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时将原有的“作坊式”传承变成学校的非遗实践课堂,让更多人了解胜芳花灯。自贡彩灯则在相关高校设立彩灯专业,培养年轻一代彩灯人才,强化低碳环保材料、新科技等的运用。

“现代社会赋予花灯新的艺术审美和时代精神,工艺进步与新潮创意体现在各式各样的花灯设计中,也映射出我们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信心和努力。”牛俊启、万松涛等非遗传承人表示。(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