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觉醒》|走出关系的束缚,重获心灵的自由

喆里有瓜呀 2023-03-11 14:20:14

在《易经》中,乾为天,代表男性,坤为地,代表女性,乾坤合为天地,古人早已认识到,男女是平等的,只是属性不同。

可是,在父权社会里,却将“天”视为权力的象征,女性就沦为了附属品。于是,女性就有了另一个名字,叫“弱女子”。

随着时代的进步,女性可以读书、工作,可以享受和男人同等的待遇,甚至在商场和政界与男人一拼高下。

但当“弱女子”摇身一变,成为“女汉子”之后,虽然实现了经济和思想上的独立,但却感觉越来越焦虑。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我们了解到,每个人的需求都分为五类,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

其实,他还强调,在自我实现需求之后,还有自我超越需求,但却被学者们将自我超越合并至自我实现的需求当中去了。

被忽略的这部分,恰恰是让早已独立的女性陷入迷茫的原因,自我超越的另一种表述就是“获得心灵上的自由”。

美国心理学博士沙法丽·萨巴瑞将西方心理学和东方正念思想紧密融合后,发现女性真正的觉醒并非是事业上的成功,而是获得心灵的自由。

那么,如何才能做得到呢?

萨巴瑞帮助女性去解构自己与身处世界之间的关系,分析女性在每个阶段所遇到的困境,在她的著作《女性的觉醒》一书中,我们会了解到一些完全颠覆认知的真相。

原来,阻碍女性觉醒的,恰恰是女性自己,是我们从小到大接受到的信息,使我们形成了固有的思维模式,继而让心灵蒙上了一层灰。

01 遭遇渣男,天就塌了吗?

一个时代的思想解放首先会从文字作品中表现出来,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民国初期。

当时,大部分地方的思想运动体现在“救亡图存”上,文学作品中更多地体现了一种“男性主题”。

而在上海,却出现了张爱玲这样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中有一种女性觉醒的东西出来了,看似休闲文学,实则是从女性的视角,侧面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变革。

今天咱们不讨论她的文学成就,只将她视为一名普通女子,从两性关系的角度去审视她那段被人诟病的婚姻。

大家都知道,张爱玲的感情经历并不如意,她遭遇了民国第一渣男——胡兰成。

她付出了低到尘土里的爱,把自己辛苦写作赚到的稿费如数奉上,却换来了N次背叛。

若从世俗角度来看,张爱玲是个十足的“受害者”,她完全可以哭诉一番,或者用犀利的笔触当武器,像李靓蕾那样,写一篇“十数渣男罪状书”来博取民众的同情心。

可是,她没有!

难道她写不了吗?当然不是。

张爱玲所有的作品中,丝毫没有对胡兰成的抱怨,她在争取的时候全力以赴,转身之后便云淡风轻。

在萨巴瑞博士看来,像张爱玲这样的女性才是真正的觉醒了,她在这段感情中,并没有因为女性的身份,就将自己看成是一个“受害者”。

她不抱怨,更没有愤恨的情绪,她一边尽力去挽回这段感情,一边全力投入到自己热爱的写作事业中,就算没有了胡兰成,她的世界也没塌陷。

她安然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写作,丝毫不去理会外面的杂音。

当张爱玲36岁时,感情才找到了归宿,她遇见了60岁的赖雅。尽管这段婚姻并不被人看好,甚至被认为不太般配,但却让张爱玲享受到了人生最幸福的时光。

02 渴望成长,反而是“本心”的迷幻药

稻盛和夫说:“负面的思维方式既不能解决问题,又不能助人成长,与之相反,基于正面的思考方式的认识和判断,将带来良好的结果。”

大家都知道,抱怨、愤恨、自怨自艾是一种负面的思维方式,却很少有人意识到,“渴望成长”的背后,也藏着许多害人的负面思维。

现代女性,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可以像男人一样,坐在谈判桌前与对手博弈,甚至表现得比男人还要出色。在各个领域里,都出现了优秀女性的身影。

曾几何时,大家将“女性解放”等同于“和男人做一样的事情”,甚至是“超越男性”?女人越优秀,就越要将自己拼成“女汉子”、“女强人”。

徐毓,南京万达茂项目的总经理,因不堪工作的重荷,将生命永远地定格在了44岁。

她对自己要求极为苛刻,全年无休,加班到深夜是家常便饭,哪怕是过大年,也只是和家人吃个团圆饭之后,便匆匆赶到公司。

那一年的6月1日,徐毓负责的万达茂项目终于顺利开业,现场人山人海,按理说,徐毓应该得到表扬才对。但是,在6月5日下午的会议上,徐毓却因业绩不达标被领导狠批了一顿。

会后不久,她在家庭群里发了一条微信:对不起。

失联一小时后,她的尸体出现在万达茂附近的一处在建楼盘……。

类似的悲剧每天都在上演,越优秀的女性承受的压力越大,她们期望获得认可、获得批准、获得赞美。

萨巴瑞博士说,如果一个女性从小到大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好女孩”,反而未必是一件“好事”。

“好女孩”会拼命地努力获得认可,拼命地从外部世界中寻找归属感和认同感。

而实际上,真实和“好”之间有很大的区别,我们太过于沉湎于如何做个“好女人”,以至于完全放弃了内心深处的本真。

我们这些“好女人”甚至会不自觉地将一些标签贴在他人身上,比如:老公要如何如何才算“合格”,孩子要如何如何才算“能干”,员工要如何如何才算“优秀”。

萨巴瑞博士的话点醒了我:这样的我们并不是活在一段人生里,而是活在一种模式里。

03 放下评判,接纳真实的自己

王安石在《礼乐论》中说:“圣人内求,世人外求。内求者乐得其性,外求者乐得其欲。”

意思是,内求的人自得其乐,使自己真正成为自己,按照自然的规律生活,能尽其天年。而外求之人,则以"欲"为乐,然而,欲无止境,所以人心亦无止境。

可是,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

小时候,得到父母的表扬可以拿到更多好吃的,得到老师的表扬就能得到别人没有的奖励或特权。

这样的经验让我们坚信:自己追寻的所有东西只能从外界获取。

我们表现得好,就是为了得到认可、批准和赞美,这条认可等级链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

比如:我们好好学习,就是为了明天能有一份“好工作”;女孩子要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做个“好女孩”,就是为了未来能够嫁入一户“好人家”。

这个,有错吗?看起来完全没毛病,我们就是这么被教育,同时也正在这么教育着自己的孩子。

萨巴瑞博士给我们提出了一个灵魂拷问:你是想做真实的自己还是标准的好人?

我们有没有认真审视过自己呢?你更在意自己的想法还是他人的看法?

当我开始问自己时,竟然无言以对。

内心在挣扎:“谁不想做好人呢?做好人有错吗?给身边的人指出缺点,让他变得更好难道不对吗?”

但若是这样的话,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真正觉醒。我们会一直活在他人的眼光里,活在自己所认为的“好”的评判里。

萨巴瑞博士说,爱是一种“自由”的情感,它没有任何条件,不要求回报,不要求彼此般配,只是为了爱而爱。

当我们开始反思、开始觉醒时,我们会发现,原来我们从未真正、完全地爱过自己。

我们对自己充满了评判,给自己定了许多“好”的标签,如果自己没做到,或者他人认为自己没做“好”,便会陷入深深的自责,被强烈的挫败感包围。

只有放下评判,正视现实,接纳没那么完美的自己,才能唤醒真我。

真正的“我”不需要得到他人的肯定,也不需要用某种行动来证明自己,它本该如此,真实可信、无拘无束。

当我们真正觉醒时,我们就不会受童年时期形成的“向外求”的思维模式的限制,而会认清真相,开始接纳生活的全部,做出明确的选择。

04 写在最后

《女性的觉醒》将带着我们超越生活的表面干扰,进入到更深的层面,在那里,我们会看到女性一直在渴望着的两种精神力量:爱和价值。

曾经,我们会陷入一种幻觉般的麻木状态中,总是会在意:

我得到爱了吗?

我获得关注了吗?

我有价值吗?

而今,我们要关注的是自己的成长。不过,得放下评判,无论自己是不是足够“好”,成长的速度是快还是慢,都要无条件地接纳自己、爱自己。

萨巴瑞博士告诉我们,对于女性来说,余生最重要的事,不是自己有多“好”,不是工作有多“出色”,也不是孩子有多“优秀”,更不是老公有多“爱”我,而是“自爱”和“成长”。

余生,好好做自己。

0 阅读:12

喆里有瓜呀

简介:希望在这里给你带来不一样的娱乐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