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允许孩子摆烂,他的内耗、焦虑和厌学消失了,开始好好学习了

爱读书的百合 2025-02-21 11:40:45

最近一周有点欣慰,孩子的学习状态完全恢复了,也经常给我反馈:

作业写得很顺畅,中午写一会,课间写一会,晚自习下课前基本都能写完。还有一点空闲的时间能自由安排。

这种状态对其他孩子来说可能是常态,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正常听课和正常写作业的状态对我娃来说,很稀缺了。上学期经常反馈的是作业不会写,也写不完,更不想写。

这话可一点没水分,娃说不写作业,那是货真价实的一字不写。我翻开他各科课后作业的时候,已经得到了证实,大片大片的空白,看着我触目惊心。

看着孩子摆烂,不听课,不写作业,我很煎熬,也会时不时的焦虑。

但还是一句责备的话没有,也没有告诉孩子他应该好好学习,不能这么摆烂,我也不允许他这样蹉跎下去。

倒不是不想说,不想管,是深知管不了,说了没用,责备和焦虑只会起到反作用。

即便明知道是坑,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孩子去跳,明明看着孩子摆烂,躺平,使劲作,我也只能保持沉默和观望。

即便是最爱孩子的妈妈,也做不了孩子的主,也强迫不了孩子的思想和行为。

能做的只是允许,尊重和接纳。这个过程特别痛苦,特别煎熬,也特别无奈。

允许孩子摆烂,允许孩子不学习,允许孩子去按自己的想法作一作,这是我不得不做出的决定。

无力干预,只能尊重。这种感觉不是很好受,即便有心干预也无力阻拦。

很多父母可能都经历过我同样的心境,看着孩子摆烂不学习,沉浸在游戏和烦躁以及很刺毛中,心急如焚又无可奈何。

说多了孩子不仅不听,还会跟家长吵起来,或者干脆跟家长隔绝,压根不理你,嘴上说着好,但该怎样还怎样。

不仅父母气得要爆炸,孩子烦得也不愿多跟家长说一句话。

这是一种双输的状态,家长的干预不仅没有帮助孩子改变自己,反而因为孩子不听劝,而让家长的情绪也处于崩溃和爆炸。

慢慢的,就从家长想要帮助孩子变成了家长跟孩子水火不容的争吵与对立。

我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历过太多这样的时刻。

原本是想帮助孩子,才去管,才去干预,可是当看着孩子不听劝又一意孤行还随意甩锅时,我的脾气先爆了。

一顿输出,一顿责骂,一通道理和指责,亲子关系也翻车了,问题变得更棘手了,孩子也更抗拒了。

沟通和管控变成了一地鸡毛和相互指责以及互相伤害。

我埋怨没有他这样的孩子,他控诉没有这样的家长。

吃了太多管不着还想管的亏,痛醒了。于是不管孩子怎么作,不管我再怎么为孩子好,我都克制自己的言行举止。

既然管不了,那就不管。既然说了不听,那就不说,爱咋咋呗!

把孩子的课题交还给他,退回自己的课题。放下助孩情节,尊重孩子命运。

这是在孩子摆烂又不愿意醒来的时候,我唯一能做的事情。

从第一次月考到期末考试前一个月,这个期间孩子一直在摆烂,处于不听课不写作业的状态,没有一点学习的动力,也觉得学习根本不重要。

看着孩子两个多月的深度摆烂,我只能置身事外,不提一个字,不劝一句话,我做到了百分百的不问、不管、不说、不吵、不指责。

允许是我唯一的选择,置身事外是我能助推孩子最好的方式。得让他试错,得让他自己掉坑,得让他自己疼醒。

即便知道会耽误时间,即便知道他必然后悔,也无力纠正。

事情如我所料,孩子在摆烂之后果然痛醒了,知道自己想错了,也愿意回头了。

孩子自己感受到真实体验比我说八千遍都有用。当他决心回头是岸的那一刻,他的内耗纠结慢慢减弱了,他的焦虑和厌学开始转化为如何去查漏补缺的重启与动力。

风雨过后还有彩虹。只要孩子主动醒,后边的学习都变得容易了。

我有一个理念:

先解决孩子的情绪问题,才会有动力,才有效率,才有学习的稳步推进。

如果只是抓着一个结果不放,盯着孩子厌学和摆烂,想拼命纠正和改变孩子,可能会像握紧在手里的沙子散落一地。

有时候面对孩子的摆烂,父母适当退一步,放一放,允许孩子按自己的节奏来,反而纠缠的时间更短,恢复的时间更快。

也许在接下来的一年半高中生涯中,还会有幺蛾子,还会有意外,但做好我自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管得了就管,管不了就不管,允许孩子做回自己,也允许自己做回自己。

积极向上的主调没有变,一切都终欣欣然。

0 阅读:0
爱读书的百合

爱读书的百合

专注于家庭教育父母心理陪跑,孩子厌学休学,沉迷游戏情绪内耗,缺乏自驱力,情绪疏导和疗愈以及女性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