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的声音,如同打开时空之门的钥匙。每当宁静时聆听,总觉得时光回溯,星月倒转,在声音的指引与牵系下,置身于那段历史尘烟中,而一切鲜活如昨,如伊人在前,向你伸出手指,触摸可及……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曲艺,有很多种。它们在拥有各自的地域,各自的观众,甚至各自的文化群体。像大调曲子这样能成为一个剧种的一分子,并且在时代发展中愈来愈显现出它的独特魅力的,并不多。半个多世纪前的这段录音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不但记载了大调曲子的原汁原味和它在河南曲剧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时通过它,我们还看到了河南曲剧一个时代的缩影,以及时光深处那些动人心弦的美。
“
大调曲子,
高雅清越的乡土之音
♫. ♪~♬..♩
有人说,大调曲子的雅致,和元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相传元朝末年,元顺帝喜好音乐,便在全国召集了许多中原和江南的技艺高超之人,集中于宫苑,教习曲艺。后来,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新上任的一国之君对元朝亡国之憾深以为忌,把唱曲的人也驱逐出宫。艺人们渡过黄河,大部分在当时仅有的开封与洛阳两个渡口停驻下来,从此扎根落户,也便把一身技艺流传开来,形成了有名的鼓子曲,尤以开封为盛。
♫. ♪~♬..♩
随着战火流离,有一部分艺人又逃奔南阳,经过多年水土滋养,曾经在宫廷为皇族演唱的曲子,侵润了中原乡土的气息,成为清雅大方、婉转优美的民间曲艺,鼓词、三弦书和高雅大方的大调曲子。
当然,传说是生动的,可以在某一个方面反映出人们对大调曲子的深情与它深厚的历史渊源。或许正是源自宫廷的“血统”,使大调曲子与生俱来带着骨子里的清雅之气,自然而然地,也便比其他曲艺有着更为严格的准则。
♫. ♪~♬..♩
大调曲子信奉儒教孔子,注重知识性,讲究礼仪规制。在众多曲艺中,有着独特的地位。汉剧著名老演员汪阳生曾言:“我一生中走南闯北,见了那么多剧种、曲种,惟独大调曲子曲牌繁多而严谨,既高雅又大方,知识性强,常使人百听不烦。
♫. ♪~♬..♩
‡
“
曲牌丰富的严谨之乐,
雅俗共赏的百姓曲艺
♫. ♪~♬..♩
作为一个地方曲艺,大调曲子的音乐与曲牌之丰富优美可谓蔚为大观。常用曲牌多达数百个,大致分为常用鼓子杂牌,常用小昆牌、大曲牌子、非常用曲牌四大类。是我国曲艺音乐中极为罕见的个例。数百个曲牌经艺人们口口相传,在严谨的传习中一代代流徙。更为别致的是,大调曲子的板头曲也是丰富的音乐宝库,比较著名的“高山流水”、“和番”、“落院”、“大泉”、“萧妃舞”等板头曲乐曲数十首,独奏或合奏,都能独立成篇,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因此在我国器乐曲中很有影响。
♫. ♪~♬..♩
根据调式来说,宫调式和徵调式构成了大调曲子的主体调式,又形成了曲牌之间联套的调式基础。七声音阶的大调曲子中,“4”音独具一格,游移不定,在此曲牌是“4”音,但在彼曲牌就可能是“#4”音,更高一些近似“5”音。正是这种独特别致的音阶特征,使南阳大调曲子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方曲艺音乐的独特风格。
♫. ♪~♬..♩
‡
“
男旦传承的大调曲子,
还原一个时代的声腔繁荣
♫. ♪~♬..♩
曲剧早期男旦李玉林,生于1920年,十余岁登台演出。17岁到湖北老河口正式入班学曲剧、大调曲子,在男旦盛行的时代,工习青衣花旦。在早期曲剧男旦中,最有影响力的男旦演员,在洛阳一带有朱天水、刘卫生等人,在开封则以李金波、李玉林突出。李玉林擅唱,尤以大段抒情唱段见长。唱腔真假嗓结合,能充分表达人物内心复杂感情。其行腔中的偷字、闪板缜密严谨。尤其对“阳调”、“小汉江”、“软书”、“诗篇”等曲牌吐字极巧妙,轻重缓急适度自然,韵味纯正。
♫. ♪~♬..♩
1952年,李玉林参加中南区第一届戏曲会演,以《断桥》荣获荣誉,在1956年12月的河南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又获演员一等奖。他的存世录音中,目前可找到的大调曲子,唯以这段《钱塘县》最佳。
♫. ♪~♬..♩
源自宫廷,根植乡土的大调曲子,受惯了多年黄河的滋养,在历史的流变中,饱览红尘沧桑,承载着代代艺人的沧桑命运,大浪淘沙,在时间之河洗刷之后,更显得灼灼风华、遗世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