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没回老家过年,以前有疫情做借口:不愿回家过年的人是何心态

温离忧 2023-01-10 01:33:07

提到过年,你最先想到的是哪个形容词?团圆、家人、亲情还麻烦、无奈、抵触?

记得儿时的时候,喜欢过年,有新衣服、满满一桌子的饭菜、同龄的亲戚家的兄弟姐妹……

当然,也会有不好的感受。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个比我大一岁的姐姐,她学习成绩很好,总是班级前几名,是班长。而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小透明,班里60多个同学,我的成绩在20多名徘徊。

于是,姐姐成了被表扬的模范,我则成了被批评的典型。当时,每年过年的时候最怕的就是问成绩,但是却每年都躲不过。

这成为了小小孩童惧怕过年的一个点,也曾为此很是踌躇、担忧。当然,走到了成人的世界后,越发觉得这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成人世界里的烦恼,要比这大百倍、多千倍。

但当时的自己,就是如此重视这一点。甚至到如今,当时的情形不太记得,但那种感受始终可以真实的回忆出。

说这些,是想告诉读者朋友们,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些微小的,看似不起眼的不愿意过年的理由。

疫情的这几年,让这一类人群松了一口气。而现在,放开了,疫情不再能够成为不回老家过年的理由。我们一起去看一下,不愿回家过年的人,究竟是何种心态,他们的理由都成立吗?

李小姐,29岁:

作为一个北漂一族,李小姐不觉得自己的年龄有什么问题,现在是拼事业的时候。自己也不是没有规划,也不是不婚族,家人至于每次都把自己说得十恶不赦么?

并且,在自己工作的环境中,自己这个年龄结婚算是早婚。30多岁结婚的,大有人在,谁也不会看不起谁,也不会觉得怪异。

但是回到老家就不同了,自己仿佛成了特殊的存在。和自己同龄的女人,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每次过年,家里的亲戚就会逼婚,这是让李小姐接受不了的。自己的父母都已经让自己说通了,反倒是要被这些每年见上一两次、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逢年过节的训上一通。

最初,李小姐还会耐心的解释,后来干脆避开。前两年,李小姐身边还有男朋友,仿佛回家过年还有些底气。后来分手了,这些七大姑八大姨训的就更来劲了。

虽然李小姐想开了,就当自己没听见。那些爱攀比的亲戚,却总是拿李小姐当引子,然后说自己家的女儿省心,孙辈可爱聪慧。

惹的李小姐的父母黯然神伤,面子上挂不住。这些是让李小姐最难心的地方,所以,宁可过年不回老家。可耐不住父母的惦念,左右为难。

赵先生,31岁:

赵先生原生家庭条件不好,自己很早就一个人出来闯。赵先生开始是做学徒,后来慢慢摸索到了门道,开始自己做生意。

初做生意时,自是没有经验,赔了一笔钱。赵先生无奈掏空了父母的养老钱还是不够,可是向亲戚朋友借的时候,大多都是遭到了拒绝。

最后,还是和自己一起合伙做生意的另一个人,出了大部分的钱,才填了坑。否则,也许赵先生这时会因为违约而遭遇牢狱之灾。

后来,赵先生也是三起三落,但最终还是小有所成。

赵先生最初不厌烦过年,甚至盼着过年,在一众亲戚面前扬眉吐气。毕竟,按经济来讲,现在自己是家族里最有发言权的人。

可是后来,赵先生不愿意回老家过年了。亲戚们缠着他、哄着他,甚至有了半胁迫的感觉,让他大把的往外掏钱。

先是各个小辈来讨红包,有的时候来了一遍又一遍。还有拉着他出去下馆子的,都是要赵先生付钱。甚至还有人拉着他一个大男人去逛街,目的就是让他消费。

赵先生和父母诉苦,说再有这样的亲戚,自己就翻脸了。父母却说,你现在有钱了,连亲戚老辈都想不认了?他们不认为这是儿子吃了亏,反而认为听到别人的夸赞是有面子。

可赵先生每年过年都如此,花销太大,有种“冤大头”的感觉。并且,在自己最落魄的时候,这帮所谓的、热情的、恭维自己的亲戚并没有伸出援手。

何先生,39岁:

何先生老家在一个偏远的山区,他考上高中那一年,因为需要到路途较远的镇上去读,差点就失去了继续学习的机会。

而何先生,也是老家少有的读到了高中的学生。何先生的高中生活很苦,最后一年还是他的班主任去找了校长免了学费,才能够继续读书的。

何先生从小学的时候就知道,要走出大山,只有读书、唯有读书。

考上大学以后,何先生就没再向家里要过一分钱。靠着自己打工和奖学金,硬是撑下了整整四年,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被保研。

由于经济的原因,何先生没有读研,而是选择了工作。工作后,和本地的一个女人相恋、结婚、生子。普普通通、平平淡淡,却是何先生的梦寐以求。

何先生有两个孩子,大儿子8岁,小女儿4岁。每年到过年的时候,都是他觉得最难的时候。他是不怕吃苦的,但是妻儿没有吃过苦。

路途远,拖家带口,两年幼的孩子孩子,从城里千里迢迢的随他奔赴老家,每次都有如褪掉一层皮。

记得妻子第一次回何先生的老家,看着青山绿水还很兴奋,渐渐的没了公路,车开不进去。换了牛车,再徒步一段路,妻子顿时打了蔫,到了老家也是处处不适应。

后来,每次何先生带妻子回老家,都要先给妻子做一番心里建设。后来有了孩子,更担心。一是就医条件太差,需要自备一批药带着;二是孩子水土不服,路上也奔波。

渐渐的,回去的少了。但每年父母都会催促、询问何先生,何先生自己也想尽孝,不回去过年的时候就加倍给过节费。疫情三年,反倒是何先生最放松的三年。可如今呢?又要面临左右为难的情形了。

春节,本来是一个阖家团圆、喜庆祥和的日子。可是,太多人有着各自的无奈和故事。

你,愿意回老家过年吗?

-END-

0 阅读: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