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老家五十年(师利国)

京都闻道阁 2025-03-03 11:36:18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已经离开老家五十年了。满头无光泽的白发说明人已苍老,满脸的皱纹记录着生活的不易,星星的斑点预示着暮年悄悄地降临。

二十年前,遇到陌生小孩子叫我爷爷时,心里多少有点不舒服,自问我有这么老吗?十年前在公交车上,有好心人主动让座,我还觉得不好意思。回家后,我仔细在镜子前面端详,感叹岁月不饶人。也许是我的经历及岁月的沉淀比别人要多,显得要与实际年龄苍老许多,慢慢的我接受现实。

无忧无虑的童年和懵懵青涩的少年岁月,是在偏僻的农村山沟长大。那时的农村生活真是一言难尽,苦难的滋味现在年轻人无法理解,甚至觉得不可信。我过早的辍学,唯一的选择,就是接父辈的班,当农民种地。这不是我的选择,更不是我的愿望,但我没有别的选择。当看到同班同学上学时,我的心在滴血。我也想过去抗争,但无处说理,只能任人宰割。

后来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人生都要经历磨炼,不仅磨炼意志,更重要的是磨炼心志。遇到困难时,头脑闪现的是想办法去克服,要同命运去抗争。一定不能让别人看不起,更不能让看笑语的看你笑话,他人的魔咒就是我的动力。

十八岁我选择当兵之路,收到入伍通知书后,亲戚朋友左邻右舍,陆续到家祝贺,家人忙碌不停。我也利用这个时间走亲访友,更多的时候是到我曾经放牛、砍柴、采猪草、挖草药、竹林、山坡、小河边走走。老家虽然条件差,但这里的一草一木是那么地熟悉,真是舍不得离开,这一走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说来也怪,曾经讨厌的地方,突然觉得是那么地亲切,那么温暖,如果有相机,我一定记录下来,随身携带在身边。可惜当年没这个条件,也没有这个想法。

虽然我一心想脱离这个地方,甚至一天也不想待下去。但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父母亲人还在这里,心里十分伤感。一旦离开这里,一切的一切全靠自己了,未来的路由自己掌控。想着想着,多少有些心酸。如果有生活过,谁还愿意到几千里外生活。

我知道父亲母亲这几天十分劳累,觉睡的特别少,我清楚他们舍不得我离开,但也要强打精神,担心的是影响我的情绪。离开家头天晚上我在被寓里哭了,哭的十分伤心。妈妈坐在我床前,抚摸着我的头说:“这几年你憋了一肚子气,一直在寻找机会离开这里,现在机会来了,应该高兴才对。男儿有泪不轻弹,我不希望你掉眼泪,眼泪救不了自己,只有努力才能有收获”。我没有想到,平时不爱说话的妈妈,讲的道理如此深刻。

别人离开家都会背着大包小包的行囊,而我连根细钞也没有带。经过一天的汽车五天的火车,终于到了军营。部队和我想象的存在巨大差异,老家已经是春暖花开,东北还是冰天雪地。只能过年过节才能吃上白米饭,高粱米成为主粮。尤其是紧张的部队生活,严格的组织纪律,需要坚强的毅力。好在我已经吃了很多苦,这点苦对我而言小菜一碟。

刚到部队最难忍受的是想家,思念亲人,不知道躲在被窝里哭了多少,唯一联系方式就是写信。当夜深人静时,我想到了父母,想到了亲人,想起了儿时的伙伴,想到了门前竹林,想起了门前的弯弯的小河。这时我才理解唐代诗人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真正含义。一封家书成了心中的财富,每到中午吃饭前,都盼着通信员来到班排送信送报。

无论身在何处,无论时间有多长,对家乡的记忆依旧清晰,久违的乡音很容易分辨。若非生活不容易,谁愿只身飘万里,他乡纵有当头月,不抵家乡一盏灯。

小时候觉得家乡是枷锁,甚至是牢笼,想尽一切办法跳出来。当跳出来后,又日夜思念,甚至寝食难安,觉得老家才是港湾。无论你走多远,老家总藏于心中,暖于岁月。

其实很多人都有想家的滋味,但44个月没有回家,也许和平年代不是很多,我是其中之一。有机会吗?有,但我错过了,准确的说我放弃了。同年兵有的已经回去两次了,但我从没有提出申请。说起来惭愧,表面上是为了工作,实际上我的津贴两年不花,也不够来回花费,说到底是回不起。当了排长后又不能急着提出探亲要求,还需要耐心等待。原打算年底回家过年,可我实在是等不了,大夏天选择回家探亲。

当我买到回家的火车票时,我的心早已飞回老家,飞到父母身边。我恨火车跑得太慢,我恨没有直达火车到家乡。当回到日夜思念的家乡,我的心跳在加速。我见到了日夜思念的亲人,吃到了久违的妈妈饭菜,多年在外漂泊的心总算落地了,此情此景让我记忆犹新。后来每年都有一次探亲假,但每次都是很激动。转业回地方后,离家距离只需半天时间,后来高速公路通了,只需两个小时路程。

当父母离开后,回家的激情也随之减弱。无事不会回去,有事回去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父母健在时,没理由找理由,看父母就是最大的理由。

但凡到了我这个年龄,子女都大了,过年过节他们都会投奔我们而来,我们成了子女的牵挂对象。

加上人到了一定的年龄,要去的地方,除非不得已,否则不会去,其中也包括老家。你发现了吗?离开老家时间长了,很多人变得陌生,很多小孩子根本不知道你是谁。除了过春节老家院子人多外,平时人很少,他们各自在忙自己的事,没有闲心跟你聊天。你觉得没有语言交流的地方,还能待下去吗?

到了我这个年龄也该考虑自己后事,因为每一个人都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谁都说不上哪一天出问题。况且生老病死也是自然规律,任何人都无法抗拒,觉得应该有一个交代。正月初七晚上我找他们聊了很多,聊的内容也是他们没预料到的。所聊内容也是我们夫妻早已商量好了的。一是如果患了不治之症,应该放弃治疗,不要浪费有限的医疗资源;二是死后不要棺材,不要墓地,骨灰盒也不要。骨灰撒在山坡上或者埋在一棵树下都可以。这样做,与子女是否孝顺无关,与道德素养无关,与金钱无关。社会发展到今天,殡葬制度也应该大胆改革。这些想法不是我的独创,早有人实践了,只是效仿。

人都有这一天,只是早晚的问题,早告诉孩子比晚告诉要好。我们身边很多事例,一旦遇到突发问题,子女们意见不统一,造成很多麻烦和误会。

离开老家五十年,68岁的我,经历了太多太多,值得很好地回忆和认真总结。

2025.3.2十堰

☆ 本文作者简介:师利国,1957年出生,1976年入伍,1993年转业回湖北十堰。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