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紧紧依托于数字化和信息化,其具备的特点和优势有哪些?又有哪些作用机制?
一、数字普惠金融的内涵界定
(一)数字普惠金融内涵分析
数字普惠金融紧紧依托于数字化和信息化,因此其具备传统的普惠金融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势,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地理层面上覆盖范围更广阔,突破了传统的地域限制。
对于传统的金融机构而言,想要发展普惠金融,他们主要依托于线下营业网点和分支机构,向基层下沉。
但是,传统金融机构在对于金融资源进行投放时,会综合考量成本和收益,因此如经济发展程度、人口多寡、交通便利度等均是考量的指标。
一些位于偏僻穷困落后地区的人群或者人口密度低的地方,因为此,无法享受到或者极为不便利的享受金融服务,极易出现金融服务的盲点。
然而,与此相比,由于数字普惠金融依托于互联网,并不依托于传统的营业机构。因此并不存在这一问题。
目前在我国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之下,信号通到哪里,数字普惠金融就可以触及到哪里。
这极大的突破了地域及实体网点的限制,为客户提供了无差异的金融服务,从而使得金融体系进一步完善。
极大惠及了偏远地区的人群,使得数字普惠金融的边际效益远高于传统金融的发展。
第二,提供金融服务成本更加低廉。
主要有二:一方面来源于固定成本,金融机构设定线下营业点会使得固定成本增加。
尤其是对偏远地区或人口稀少的地区来说,由于盈利性不足将导致金融服务的可持续性下降,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但是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数字化手段减少固定成本。
如降低营业网点数量或减少人员投入,与此同时,获客边际成本降低,从各方面多维度降低传统金融机构的成本。
另一方面,来源于浮动成本,由于实际金融服务推广的过程中,主要针对的客户为从未或者接触金融服务较少的客户。
因此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需要花费极大的精力去解释沟通来推广金融服务,并且存在极高的风险,这就带来了不可避免的浮动成本。
而数字普惠金融则较好的解决了这些痛点,针对于浮动成本,依托于网络化针对需求的精准推送和讲解,以及大数据评定信用体系。
不仅仅降低了推广成本,也降低了风险性。得益于此,较低的成本也提高了互联网金融的可持续性。
第三,服务对象更普遍。依据商业银行一向奉行的“二八定律”,对于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个体户等弱势群体。
由于本身缺乏专业的财务信息评估报告,有效的信用担保,整体出现违约概率相较于大企业偏高。
为了提高效益,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会将80%的金融资源向20%的高端优质客户倾斜。
最终使得小微企业难以及时获得价格合理的金融服务,低收入个体户融资难现象更加突出。
第四,数字化程度较高。以“数字”作为支撑的普惠金融,对于目标群体阶层的扩大提供稳定的保障,有效识别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
并运用大数据对其信用等方面进行精准评估,制定并提供合适的金融产品,有效防范风险,节约成本。
(二)直接作用机制
1.降低门槛效应
对于传统的金融服务而言,存在一定的门槛效应,即只有当需求者自身经济实力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能够获取金融服务。
由于逐利性,传统的金融机构只有在评估客户各项指标达到一定条件后才会提供金融服务与产品。
但是处于农村地区的广大低收入者因缺乏相应的抵押资产且很难承担起高昂的成本,被排除在金融服务之外,这就是传统金融服务所具有的“门槛”。
数字普惠金融由于自身固有的特点,对能够提供金融服务的范围进行了扩充覆盖,并利用前沿技术主动使获得金融服务的门槛降低。
这一方面使得数字普惠金融更好服务农村居民;
另一方面由于竞争效应,传统金融机构积极主动进行产品升级和创新,针对目标群体逐步降低门槛,从而更好地覆盖弱势群体以及小微企业,以此来顺应市场趋势和响应政府号召。
基于以上两个方面,对于以前由于较高成本而无法获得金融服务和产品的弱势群体而言,改变了门槛高度,使得他们更好地参与其中。数字普惠金融使得金融服务门槛降低,不仅可解燃眉之急,且在未来能给予一定保障。
一方面,对于急需资金的弱势群体,让他们以低成本,便捷途径高效及时获取资金,暂度难关,减缓贫困。
另一方面,弱势群体跨过门槛,获得与自身需求匹配的金融服务和产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健康教育水平,避免因病返贫现象出现,从而转化为可持续生产力。
最终自给自足,摆脱贫困。
2.缓解排斥效应
排斥效应指弱势群体缺少途径和成本接近金融机构,在使用金融产品或接受金融服务方面存在诸多困难的现象。
其实就是金融发展在城乡之间的发展出现非均衡或倾斜的现象,从而影响到城乡居民的收入的差距。
农村金融的排斥困境是多维度的复合排斥现象。
其中,地理排斥由于传统的金融网点向城镇倾斜到产生的对农村居民的排斥,传统金融网点的扩张靠增加实体营业点。
由于农村和收入较低的偏远地区达不到成本与盈利的平衡,最终被金融服务机构“放弃”。
数字技术的普及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获客成本将会改变这一现状。
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互联网的普及率年年攀升,截至19年6月,高达61.2%。
在我国8.47亿上网人数中使用手机上网人数比例达99.1%。
这些数据表明数字技术受众面大,这些用户有途径通过使用网络来突破地域限制从而享受到金融服务。
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扩展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是有效且可持续的,且通过此途径有助于农村地区解决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让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享受同样的金融服务。
营销排斥与地理排斥异曲同工之妙,由于本身存在的地理排斥是的农村居民较少的接触到传统金融服务。
因此,所谓的“营销”也是不存在的。
当数字普惠金融减少地理排斥后,营销则会接踵而至。
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定位正是这部门客户群体,另一方面,数字普惠金融在网络上的推销是无差异的推销,即人人都可以获得。
自我排斥与以上两者是环环相扣的,由于农村居民很少接触到传统金融服务并且接触到其营销信息。
因此,其固有的思想会认为其是遥不可及的。
从而内心自卑并不断疏远,而数字普惠金融将相关金融服务推送到每个人的手机上,该问题的解决也就水到渠成。
评估排斥主要是指传统金融机构对于小微企业以及低收入群体信用空白或缺失而拒绝提供金融服务的现象。
然而,数字普惠金融利用数字技术等自身优势能够高效、精准、低成本获取客户各方面信息,再通过专业模型进行评估。
对每个客户生成一张全方位,多层次的信用评估报告,极大的节约的成本,缓解了评估排斥。
价格排斥主要体现在获得金融服务所需支付的价格上,传统的金融机构,需要依靠线下营业点作为支撑,成本较高,相应提供的服务也就较高。
而对于数字普惠金融而言,相较于传统金融而言不存在物理网点,同时也节省了人力成本,因此提供的服务价格相应较低,所以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价格排斥。
(三)间接作用机制
数字普惠金融的间接效应主要是体现在宏观层面。
一方面,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提供无抵押或低利率贷款的方式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
小微企业的发展得到更多的金融支持,从而更好地推动实体经济的前进,拉动当地经济,社会总财富得到增加。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偏远地区等低收入群体通过涓滴效应从中受益。
例如,随着经济发展,能创造衍生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让中低收入群体的就业率上升,提高这部分群体的收入水平。
随着这部分群体收入的增加,城乡收入差距得以改善。
另一方面,数字普惠金融优化资源配置,提升配置效率。
数字普惠金融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金融科技将社会各阶层的资源整合,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提供高品质的金融服务,吸引投资,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让社会全体受益,收入差距得以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