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说过五种不建议购买的低端和田玉,但没有具体说明该如何辨别。今天就要用最简单的方法,让这几种垃圾料无所遁形。
一、韩料:灰黄见光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8887523726e29ca9b0b015391a6c72d.jpg)
韩国的春川料玉色偏灰色或者黄色,即使是白玉底色也会有点脏,很少有纯粹的正白脂白。
还有些商家会把岫岩玉和韩料刻意混淆,称为东北玉,但从玉色就能看出很大区别。岫玉色调干净明亮,没有韩料这种浑浊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d83ed33556e8f35c89447899243e5a5.jpg)
韩料还有个大毛病就是见光死,完全经不起强光电筒的考验,打灯观察就是一锅乱七八糟的杂粮粥。
如果看到有人拿起起一块玉对着阳光照了一下,然后摇摇头笑着放下,那可能就是遇到韩料了。
二、罗甸玉:白色大肥皂!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9dcc26495bcbd859edb757f37b1332d.jpg)
罗甸玉以白玉为主,还有部分带桂花色的料子,但罗甸白玉和普通和田玉却有明显区别,是一种类似肥皂的皂白色。
和田籽料偏脂白,山料偏蜡白,俄料偏冷白,青海料偏水白,但却没有近似增白皂的白色。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cf80d4cecabc8fe9517671c564e71cd.jpg)
同时从盘玩的变化来看,罗甸白玉还有一个很奇特的地方,就是带汗带油盘玩之后都会变黄。
这一点让人十分费解,因为透闪石为主的和田玉都是盘玩出油,只有竹木牙角才会氧化变黄,这样看罗甸玉倒有点像牙雕了。
三、广西黑:黄泥黑石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a11db70d4d4253112863772f837a9f4.jpg)
无论内行还是外行,见到广西黑原矿都能一眼认出。因为这种外表黄泥包裹,内在漆黑一片的料子辨识度实在太高了。
如果是留皮巧雕的广西黑,看黄泥皮色就能判断八分,剩下两分看玉色也就稳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87e99a2d59350c49cb5b6bf1161d6b9.jpg)
可能正是因为这样,广西黑现在基本都是去皮处理,只留玉质部分反而更有迷惑性。
但对老玩家来说,只要打灯一看光圈,几乎看不到任何透光,这种料性黑青玉恐怕也只有广西黑了。
四、巴碧:卡四到卡六!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d6c842222c6194b7f3d20c75306f0d8.jpg)
巴基斯坦碧玉两大特点,第一就是绺裂奇多,基本没有完整的大料。加上玉质本来就脆,雷劈种和田玉可谓实至名归。
所以天然巴碧基本都是车珠子用,卡四卡六的小尺寸,直播间里几百块,一卖几百条的就是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82df9e11628c354e5a1bf775c3df578.jpg)
第二个特点就是很容易起性起白皮,戴久了反而越来越难看,这一点几乎不可能在其他碧玉上出现。
当然不排除有些心狠手辣的商家,用染色注胶的方式优化处理,不过失去天然性的巴料就更不自然了。
五、唐河黄沁:石性、干涩易磨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dcd7d3ac674adbca8da12cf5c0a53b4.jpg)
唐河彩玉也叫唐河彩石,从这个名字就能看出,这其实是一种非常不错的天然奇石。
奈何国标一改再改,生生把它拉进和田玉家族之中,但却无法改变它偏石性、少玉性的天生特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c37eb5f30bee69303a497b1843c4195.jpg)
唐河料上手偏干涩,没有黄沁籽料应有的滑腻油润。加上硬度稍低于普通籽料,密度也不是特别均匀,手重的玩家盘久了会有少许磨损。
黄沁籽料几千块一克,唐河黄沁几百块一条,这里面的区别恐怕是谁玩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