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院派浪漫主义指挥大师-富特文格勒

金萱曲目 2024-04-02 05:50:37

富特文格勒的指挥艺术

作为上世纪其中一位最伟大的指挥大师,富特文格勒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以他作代表的德国酒神指挥风格,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风格,与托斯卡尼尼那客观理性、忠于原意的阿波罗式风格大大影响了后世的指挥;他演奏往往并不僵死于音符和标记本身,而是在深入的考察作品本身之后,将音符背后的音乐真意呈现出来。所以这样的演绎在顾及及原作的风格及结构上却有著更加鲜活的生命和内在统一的平衡。虽然富特文格勒的指挥技术与今日的精确风格相去甚远,甚至被人描绘成为不停的颤抖,比如每次在重拍拍子上都是把几个动作连在一起,结果是一连串难以辨认的抖动,但他本身却有著一种难以说明的、磁石般的魔力及超人的音乐说服力,能凝聚、刺激乐团演奏出超过其本身水平的演奏。种种,均构成了他卓尔不凡、后人难以企及、模彷的独特风格。正如许多老一辈大师一样,富特文格勒不太喜爱录音,认为录音不能确切表达音乐,但他留下的有声资料却恐怕是老一辈大师中最多的一位:仅贝多芬、布拉姆斯的交响乐录音便能分别轻易凑成两套全集;还有其他留下的录音有: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尼伯龙根的指环,贝多芬的费德里奥,与小提琴家梅纽因合作的贝多芬, 布拉姆斯, 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等。富特文格勒1951年在拜罗伊特节日剧院录制的贝多芬第9交响曲,演出时长74分钟,CD的长度正是由此而定的。另外,富特文格勒的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录音也被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以说是贝多芬第五交响曲最好的版本之一。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也被誉为经典中的经典。富特文格勒录音传奇1984年,苏联归还了德国一批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拿到苏联的物品。多年来,德国一直寻求苏联归还二战期间苏联从德国“拿走”的珍贵物品,象文物、艺术品、文献等。这次归还的只是部分的文件和文献,没有引起多少外界的关注。1989年,德国的DGG唱片公司出版了一套号称全球首次正式发行的10CD套装 “富特文格勒1942-1944”,编号:DGG 427773-2。全部的录音,就是来自苏联归还的这批物品里面。其实,这些录音早不是第一次出版了。二战接近结束时,苏联在占领的德国电台带走了相当一部分的录音和资料文献。里面什么都有,录音采访,演讲录音,音乐演奏的录音,还有很多影片。到归还的时候,苏联人还没有最后完全搞清楚里面的内容。他们在其中发现很多音乐会的实况录音,大部分是战争时期的音乐会的记录。于是慢慢整理核实没有政治问题后,前苏联在60年代曾经用了这批录音部分音源让国营唱片公司Melodiya出版制作成胶木唱片发行过,当时也曾经是轰动一时的。人们突然发现,在苏联涌现出一批富特文格勒的录音,而这些录音在铁幕的环境下,还是有一些流到西方,也有一些唱片公司私下拿来出版。德国人发现,这些录音是他们没有的, 根据记录,很有可能就是苏联人拿走的孤本录音。于是开始索还。经过近八年的交涉,终于在1984年归还了部分文献。直到1987年才由Moscow Radio分两次返还给了自由柏林广播电台(SFB)。DGG唱片公司拿到了录音正式发行的版权,于是在1989年出版了这套所谓“首次发行”的唱片。 DGG觉得之前实际上已经出版过一段时间,录音的商业价值已经不大,所以这套唱片在目录里停留了3年就被删除了,只留下几张单独发行。就是这样,造就了音乐唱片唱片史上一套传奇的录音,可能很多人仅仅是听说过这套录音,连富尔特文格勒的唱片收藏家都把这套录音誉为“Most Wanted”。简单地说,有钱也买不到。这套录音之所以如此珍贵,是因为里面的音乐演出,记载了人类在特定时期里经过洗礼和升华了的感情和思想,而这不但在其他录音里面难以见到,而且以后恐怕也难以再有了。这套录音记载着指挥大师富特文格勒与柏林爱乐乐团1942-44年的音乐会的实况。这个时候,正是二战最激烈的时期到德国战败的时期。战争对人类的摧残是很厉害的,其中最主要的有对人类的精神和肉体的折磨。在战争中,人们很难知道明天会怎么样。曾有记者问一个在二战前后经受了战火的硝烟、失败的精神的痛苦、战后饥饿的折磨的人,为什么他有信念活下来,他说:“因为明天还有富特文格勒的音乐会。”或者很难想象音乐会成为人的精神的支柱。在战争胜利后转入僵持的时候,富特文格勒与柏林爱乐乐团的演奏没有大喜大悲。在战争处于节节败退时,没有绝望和惊惶。在音乐会时,音乐家和听众随时要准备躲避盟军和苏军的轰炸,甚至准备随时牺牲。在唱片里,有一个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的录音,那是1944年1月12日的演出,就是在那音乐会后的两个星期,旧柏林爱乐音乐厅被盟军的飞机炸毁。而富特文格勒和柏林爱乐的音乐会并没有停止,而是转到旁边一个小一点的剧场继续音乐会。在那个协奏曲的演出里,人们可以听到作品已经赋予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气氛。独奏者罗姆在作品里展现的是巨大的精神的能量。而这个录音,也成为这个柏林爱乐乐团首席的唯一的录音。在30年代开始,德国和英国的录音技术人员就开始了录音技术开发的竞争。当时的录音载体仅仅是能够容纳4分钟长度的SP胶木唱片(Wax Record)。这样的短时间载体显然影响音乐作品连续播放的效果。英国人最终在30年代中期以开式磁带盘的录音方式(Open Reel)取得了领先。当年著名的瓦格纳名歌手Kirsten Flagstad与莱纳在戈文特花园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EMI录音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遗憾的是由于众多的歌唱家们的强烈反对,这种科学的录音方式竟没有能够被商业化运用而夭折了。在此之后,德国发明了名为Wire Type的金属带录音方式,成功的克服了作品录音的时间限制。前面所说的1936-37在戈文特花园的Tristan und Isolde的现场录音,事实上是有比切姆和莱纳两人分别指挥的不同场次演出组合而成的。其中比切姆指挥的是歌剧的第二幕。而莱纳指挥的是第一、三幕。当时莱纳受比切姆的邀请来伦敦指挥LPO。两人在戈文特花园同时指挥了这部瓦格纳的歌剧。EMI的这个录音也正好是两人指挥的组合版,这是题外话了。后来成为了富特文格勒专配录音师的Helmut Kruger和Dr.Friedrich Schnapp两人就是这套1942-44广播录音的录音师。当时的录音方法是在BPO的音乐厅(Alte Philharmonie)上布置四个麦克风,并在台上临时搭建控制室,录音设备过于庞大无法直接安置到Alte Philharmonie内部,无奈只能通过专用电话线将Alte Philharmonie的声音信号传送到安置录音设备的Berlin Radio进行录音。录音中包括绝大部分的现场音乐会的录音,还包括没有听众的现场演奏。……据说当时音乐会的场次出奇的多,一套曲目不单是在一段时间里面反复上演,有的时候甚至一套曲目一天里面要演出两三场。当然市民们现场聆听也是空前的踊跃,音乐会的票子往往是供不应求……。经管此时的柏林已经是在盟军空军的空袭控制下了。一场音乐会可能应为一个空袭警报而中断多次,空袭警报解除后乐队团员们和听众们重新从防空壕内出来,音乐会继续下去……从归还的录音文献发现,德国在1944年已经拥有了立体声录音的技术。只不过他们还没有来得及进入商业应用。这批录音的部分母带,就是当年立体声技术的试验母带。由于技术模式落后,造成DGG翻制这些录音的时候,遇到很大的技术问题,出来的效果也不好。但由于当中的艺术和人文价值,使这些录音成为人类共有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日本tower网站联合Tahra推出的富特文格勒纪念大包40CD。全部选用Tahra的原厂制作(碟片全是Tahra的原盘,Tower只是进行重新包装,每张CD号码边都标注了Tahra原盘编号)。40CD的容量集结了富特文格勒最精华的录音,在音质和内容上都很有保障。小册子由迪神的师傅平林直哉书写,非常细致地分析了本套唱片选取的曲目中,富特不同演绎间的优劣。

Furtwangler Memorial Edition [40CD] (Tahra x Tower)

0 阅读:0

金萱曲目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