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谢淑君
九月上旬,我来到了梵净山。一开始,梵净山用一副拒人之千里的面容迎接我,下着小雨,湿漉漉的天,湿漉漉的地,湿漉漉的我,弥天大雾,雾浓如海,梵净山在哪呢?在雾里!我在哪呢?在雾里!一切尽在大雾中!
早听说过,梵净山一年四季大都是“不显山不露水”,芳容难得一睹,许多朋友不远千里,辛苦跋涉,终未见上一面。雾就雾吧!梵净山是佛教圣地,许是用心良苦,让游客好好参悟吧。
领悟到了,我的内心自然无比平静。早上八点多,和同伴带着无比愉悦的心情坐20分钟的观光车,一路蜿蜒曲折爬坡,再坐15分钟索道穿梭在雾中,茫茫大雾,是无边无际的大海,是胸怀宽广的佛陀。
下了索道,伴随着腾腾雾气,我们开始用脚丈量梵净山的壮美。像是走进了一个巨大的迷宫王国,被大雾重重包围。一条长长的湿答答的木栈道,蜿蜒而上,如同一条巨龙盘踞在山间。我们拾级缓慢而上,栈道两旁植被丰富多样,绿树成荫,绿得仿佛能掐出水来。花草繁茂,鸟儿歌唱,清润的空气扑鼻而来,夹杂着泥土的芬芳和草木的香气。
爬约1400多阶的台阶后,站立了亿万年的蘑菇石,出现在我的面前。我走上前去,怔怔地看了许久许久,为之动容!漫天大雾,二块上下错位重叠在一起的巨石傲然挺立,方形的石柱在下,上面顶着一块大大的正方体石头,上大下小,上下间相距十米,看似摇摇欲坠,千百年来,任风吹雨打,沧海桑田,就是纹丝不动。我有那么一瞬间觉得,它屹立在天地之间,像是在拷问众生:为什么越是简单的生命越神奇?
继续往前走,向着下山的道路走去。下山是为了爬更高更陡更峭的一座山——红云金顶。红云金顶在普渡广场的南面,一座孤立突兀高达百米的石峰。前方除了雾,还是雾。登红云金顶,需网上提前预约,一下索道我便扫码预约,465号,十点半钟到普渡广场,不早不晚,刚刚好。前边已排起长龙,丝丝细雨,五颜六色的雨衣给单调的山景增添了亮丽的色彩,那是另外一种美!
队伍像蜗牛那样慢慢向前蠕动,浓得化不开的大雾,把群山披得严严实实,它竟有如此神奇的力量。过了一会,雨停了,太阳努力地穿破厚厚的云雾,露出了笑脸,只是昙花一现,可就把游客乐得呼天唤地,欢呼声响彻云霄!
大山里的天气变化莫测,转眼间,山风浩浩,大雾在山间穿梭,抚摸着树木,抚摸着山峰,山峦若隐若现,宛如仙境。仙境转瞬即逝,但已足矣!游客的欢呼声再次此起彼伏,在山间久久回荡。
红云金顶难爬,雨天更是难上加难。从山脚往上看,仿佛天路一般,一条窄窄的石梯步道曲曲折折向石峰陡峭处延伸,等距排列的水泥柱加铁链的栏杆紧随石梯外缘,这路窄得让人心惊胆战,台阶又高,陡峭的斜度让人手脚并用,紧握铁链栏杆才能上,不敢回头望。看好脚下的路,每一步都不容易。拍照变得奢侈且遥不可及。
穿过金刀峡,终于到达了海拔2336米的新金顶——红云金顶。站在红云金顶上,仿佛置身于天空之城。在峰顶,由于独特的地质变化分出两个山峰,两峰间有一座拱形天桥相连,桥的两端,各有一庙,分别侍奉释迦佛和弥勒佛。庙的背后各有一巨石,在这里,每一块石头都似乎蕴含着禅意,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与平和。
十二点多,太阳几经挣扎,终于从云雾里钻出来了,大雾觉醒大势已去,该走就走。幻化成似有若无的轻雾,宛如仙女下凡,在天际间自由自在地飘着荡着,云淡风轻般来去自如,俯瞰着梵净山的一草一木。我静静地伫立在红云金顶上,也如轻雾般,俯瞰群山,那份满足感幸福感油然而生,所有的疲惫与艰辛都化为乌有。
午后一点多,风和日丽,风光旖旎,我们开始下山,下山不同道。在悬崖峭壁上硬是凿出一条山路来。同样的狭窄,同样的陡峭,栏杆外是万丈深渊。
万顷青山,连绵不绝,独独红云金顶独树一帜,要历经多少苦难,才能形成一座巍峨耸立的石头山!
爬完红云金顶,下午继续登老金顶。步行一段平缓的山路,沿着指示牌走了一段之字形的登山步道,进入最为险要的登山石梯。陡峭的石梯位于两崖壁的夹缝中间,狭窄湿滑,仅容一人手拉铁链艰难攀登,好在有了攀登红云金顶的经历,我一手熟练地拉防护铁链,一手抓崖壁岩石,一步接一步地向上缓慢攀登。抬眼望是一线天,回头看是百丈悬崖,崖壁上滴落的水珠象雨点似的飘洒在头发和衣衫上。好不容易攀爬过了这段崖壁险梯,再走一段曲折的登山步道,终于登上了海拔2494米的老金顶。
站在老金顶上,又是另一番景象了。我何其幸运,让我遇见红云金顶、老金顶。阳光灿烂,天空湛蓝,远山如黛,山峦之上,大朵大朵洁白无瑕的云朵慵懒松散,悠然舞动。天空则始终岿然不动,像一个无边无际的巨大容器,无所不容,不论美丑。或弥天大雾,或乌云低垂,或蓝天白云,让其穿行其中,来去自如。
芸芸众生,心若天空那么大,这世界该有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