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是一碗五味杂陈的饭,越吃自己越知道是什么滋味

鱼尔言美 2019-02-08 13:17:59
01

春节在走亲访友中沉醉在相聚和酒肉的氛围中,突然发现每年过年的感觉似乎都不太一样,尤其是到了中年后,对于年味的意义越来越深刻。

小时候,我们期盼过年,更多的时候是在那个物质不太丰富的时候,能在过年的时候吃上一些平时吃不到的食物,能穿上一件新衣服,能拿着压岁钱去买鞭炮来和同伴一起玩耍。

那时候年就希望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在一起贴春年,看晚会,没有其他的生活顾虑。后来长大了,去学习、去工作后,家也就变成了一年回来几次的老家,父母成了留守的老人,几次让搬到市区和我们一起住,但老人总觉得生活的不习惯,所以,留在老家。

很多时候长辈一方面是,习惯那种不拘束的村落生活,跑到城市后人生地不熟,加上熟人也少,这样生活乐趣就少了,这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长辈不想给孩子添麻烦,生怕自己影响了孩子们的生活,所以宁愿自己在老家过。

所以,我们一直都在说要常回家看看,不仅仅是养育父母在,其实年纪大了的人也容易孤单,更容易去想自己的孩子,哪有父母不想子女的。

到了中年后,过年的味道明显和以前不太一样了,已经不在期待一顿饱餐了,现在大鱼大肉的日子,几乎就是当年的年,更多的是一种牵挂,一种对家对老人的牵挂,不仅仅是情感的牵挂,更多是对老人身体的牵挂,毕竟年纪大了时候,更容易受到风寒。而今没过一年,内心都像划过一道伤痕,那里有父母白发苍苍,还有满脸纵横沟壑的皱纹。

02

过年的时候免不了的是要串门的,走亲访友的过程中,总会有人问到你结婚了没有呀,或者混的如何如何?面对诸如此类的询问,真的有些尴尬。一个农民工这么些年在城市也没有混出个什么样,可是每每遇到这样的事情,心里总是不是滋味。

串门除了有人会询问你很多事情,还会认识很多人,都是家族里比如新添的孩子,或者女婿媳妇等等,同辈或者晚辈的,总之很是热闹,其实我也不是一个不喜欢热闹的人,可是,就是这么些年混的不行,囊中羞涩,也不能开着车去走亲访友,更不能和别人去侃侃而谈什么项目。

我只是一个本分的,拿着微薄收入的打工者。

03

过年最大的盛宴,应该是一种文化,小时候家里会有很多灯,之所以称之为灯,我想应该是在晚上的时候会更美,小的时候春节的时候会有马灯、龙灯以及罗汉灯,这几年还能见到的就是马灯了,龙灯偶尔还能看到,罗汉灯几乎已经没有了,相比来说马灯要容易些,现在人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也很少有年轻人来吃苦耍灯。

所以现在看灯的感觉更是一种怀念,是对童年美好的向往,是对过往一种流失的怀念,时间就是这样,不会给我们等待的时刻,而我们也只有在这些记忆里去怀恋过去,在不断的更迭中去追寻明天。

长大了,年的感觉就不像小时候那么跳跃了,似乎有了更多的责任,对于亲情、对于家庭都需要自己来守护,年味,从孩提时的童趣瞬间变成了一种爱的责任,这就是长大的味道,年的味道!

0 阅读:0
鱼尔言美

鱼尔言美

影像生活的即兴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