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上台后,穷得揭不开锅的德国突然有钱了,是哪里来的钱?

人生舞台演绎 2024-12-20 14:35:38

1933年,德国还深陷一战的废墟,失业率高达30%,街头到处是失业工人,工厂关门,商铺冷清,政府的财政也已经捉襟见肘。

人们靠着微薄的救济艰难度日,似乎看不到任何希望。

然而,就在这样一片经济绝望中,希特勒上台后,德国的情况却突然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城市里传来机械的轰鸣声,建筑工地上人头攒动,铺设高速公路的队伍拉出了几公里长,失业的年轻人被组织起来,投入到新的劳作中。

一战老兵重新找到了工作,工厂的机器重新启动,钢铁、煤炭、汽车工业快速复苏,就连街头的商店也重新热闹起来。德国经济复苏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德国战后赔款的沉重负担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败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这份条约剥夺了德国的部分领土和海外殖民地,还规定德国及其盟友要对战争负全责,必须向协约国支付巨额赔款。

最初,赔款的金额被定为1320亿金马克,这个数字对于当时的德国而言已是难以承受的巨大负担。

然而,1921年,协约国又将这个金额进一步调整至2690亿金马克,几乎让德国的经济雪上加霜。

为了支付这笔巨额赔款,德国政府不得不采取极端手段。

国内的税收早已不足以支撑赔款数额,于是德国开始大量印制纸币以弥补资金缺口。

印钞机昼夜不停地运作,纸币被一批接一批地印刷出来,但这些新印出来的货币并没有实际的金银储备作为支撑。

货币的供应量急剧增加,市场上流通的纸币数量猛增,结果直接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1923年,由于德国未能按时支付巨额赔款,法国和比利时军队联合行动,占领了德国最重要的工业中心鲁尔区。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是该国煤矿、钢铁和工业生产的核心地带,占据了德国工业产出的大部分份额。

法国和比利时的军队进入鲁尔区后,接管了矿山、工厂和铁路等关键设施,控制了区域内的经济命脉。

占领者要求德国工人继续工作,并将产出的煤炭、钢铁等资源直接运回法国和比利时,作为未支付赔款的补偿。

德国政府对此表示强烈抗议,号召鲁尔区工人展开“消极抵抗”,停止合作,拒绝为占领军服务。

于是,大规模的罢工迅速爆发,工厂停工,矿井关闭,生产陷入瘫痪。

眼看德国经济已经陷入混乱,社会矛盾日益激化,革命的气氛在各地蔓延开来。

此时,为了解决德国的赔款问题并稳定欧洲局势,以美国为首的道威斯专家委员会提出了“道威斯计划”。

该计划在1924年正式实施,核心内容是通过国际贷款帮助德国恢复经济,同时重新调整赔款的年支付额,使之变得更加合理。

外资的涌入与经济暂时稳定

从1924年到1929年,德国共获得了326亿金马克的外界贷款和投资,其中大部分资金被合理地分配给重建基础设施和恢复工业生产的项目。

各大城市和工业中心逐渐活跃起来,工厂机器重新启动,铁路、桥梁、发电站等重要设施的重建工作也有条不紊地展开。

在外资的支持下,德国开始逐步修复被战争破坏的交通网络。

铁路运输作为重要的经济支柱,获得了优先发展。

新的铁路线路开始修建,旧的线路和车站也进行了翻修和扩建,货运和客运效率大幅提高。

大量劳动力被雇佣参与这些项目,从而缓解了部分失业问题。

工业原材料的运输变得更加顺畅,工厂的生产能力也在逐步恢复。

德国的钢铁、煤炭、化工等重工业率先复苏,资本开始大规模涌入这些领域。

位于鲁尔区的煤矿重新开采,生产出的煤炭被源源不断地送往发电厂、钢铁厂和其他工业基地。

炼钢厂的高炉重新点燃,钢铁产量逐年攀升,为铁路、建筑业和机械制造提供了充足的材料。

化工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染料和化学肥料生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逐渐重新占据国际市场的一席之地。

各大企业在这期间获得了巨额贷款,成为这轮经济复苏的主要受益者。

外国资金的90%都流入了德国的大公司,它们借此机会扩张生产规模,推出新的产品,逐步恢复了市场竞争力。

一些公司甚至开始向国外出口产品,尤其是德国的机械制造和化工产品逐渐赢回了国际市场的认可,贸易额逐年增加。

然而,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并非全然稳固。

德国对外国贷款的高度依赖使得其经济恢复显得脆弱,一旦国际资本流动出现问题,德国经济便会受到冲击。

纳粹党的崛起与经济政策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纳粹党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稳定国内经济,并增强对政府的支持力度。

面对当时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和民众对经济萧条的不满,纳粹党将重点放在创造就业和重建社会秩序上。

首先,他们建立了多个社会福利机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全国社会福利局**(NSV)。

这一机构的职责是面向那些陷入困境的群体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工作机会。

一战老兵被优先安置在一些轻度劳动岗位上,比如城市清洁、道路维护等,同时也给予他们一定的经济补助,帮助他们摆脱失业和贫困的状态。

大量失业青年也通过NSV找到就业机会,他们被组织起来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或技能培训,如木工、金属加工等。

对于残疾人,政府则为他们设立了专门的工作岗位,安排他们从事一些适合自身条件的生产活动,比如零部件装配或手工制作工作。

与此同时,纳粹政府开始大规模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高速公路和电站的建设项目。

在希特勒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高速公路网规划迅速展开。

大量劳动力被招募到这些工程中,从挖掘土方、铺设路面到建设桥梁、隧道,几乎没有技术门槛的任务让数十万失业工人得以重新就业。

工地上人头攒动,工程队轮班作业,机械的轰鸣声在各个工地上回荡。

电站建设也是重点项目之一。

纳粹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规划了多个发电站项目,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现代化设备的安装和运行。

各地的发电站建设同样吸纳了大量劳动力,从普通工人到技术人员都有了就业的机会,许多年轻人被送去接受培训,成为电站运行和维护的技术工人。

为了配合基础设施的快速建设,纳粹政府还调整了劳动政策,强调“劳动光荣”的理念。

政府通过强有力的宣传手段,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到国家建设中来。大量青年被组织到劳工营,进行集中训练和劳作。

他们被派往全国各地的工地、农场或工厂,在统一管理下从事各种生产和建设任务。

此外,纳粹党还积极推动工业生产和农业现代化。

政府向各大企业提供补贴和税收优惠,鼓励他们扩大生产规模并雇佣更多的工人。

德国的机械制造、化工和汽车工业迅速复苏,福特和奔驰等企业在这一时期扩大了工厂生产线,雇佣了成千上万的工人。

农业方面,政府引入新技术和现代化机械,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粮食产量,稳定了农村经济。

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德国的失业率在短短几年内显著下降,从1933年的600多万人逐渐减少至数百万,经济开始逐步恢复活力。

债务、掠夺与战争的阴影

尽管希特勒的政策在短期内确实让德国的经济有所起色,失业率下降,工厂重新运作,城市建设项目不断推进,但这些所谓的成就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和代价。

纳粹政府的经济运行主要依赖于外债和掠夺资源,而这种方式无法长久支撑。

从一开始,纳粹政权就通过向国外金融机构大量借贷来获取资金,用以支持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扩张。

然而,这些贷款并非无偿,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的债务负担越来越重。

国内财政收入根本无法弥补如此庞大的开支,政府只能通过印发大量纸币和债券来维持开支,造成了经济体系暗藏的隐患。

与此同时,纳粹政府开始将目光转向国内的掠夺,以补充财政的不足。犹太人是首当其冲的目标。

从1933年开始,纳粹便逐步剥夺犹太人的财产和社会地位,实施经济隔离。

到了1938年,纳粹发动了“水晶之夜”,成千上万的犹太商铺、住宅和教堂被砸毁,大量犹太人被捕入狱。

犹太人的财产被没收和拍卖,许多企业被迫以极低的价格转让给非犹太人或直接被纳粹政府接管。

在国内资源掠夺的基础上,纳粹政府还开始加强对外经济的控制和剥削。

德国通过各种手段向邻国施压,争取贸易协定的有利条件。

同时,德国企业在海外的投资活动也越来越多,通过不公平的经济协议和扩张手段,为德国经济提供原材料和资金支持。

然而,这种对外扩张逐渐走向掠夺性质的战争准备。

为了支撑日益膨胀的军事和基础设施开支,纳粹政府加快了战争经济的布局。

军工企业获得了大量投资,用于生产坦克、飞机和武器装备。

大量劳动力被集中到军工生产线上,青年被要求接受军事化训练并服务于军队。与此同时,德国政府削减民生领域的支出,将资源不断向军事领域倾斜,表面繁荣的经济背后开始显露出危机的迹象。

1939年,随着德国财政的逐渐崩溃,纳粹政府的经济掠夺手段已经无法维持庞大的国家开支。

德国面临的债务危机和资源匮乏问题愈加严重,希特勒选择了一条极端的道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参考资料:

[1]朱懋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赔款问题[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3):19-2447

4 阅读:1502

评论列表

霜之哀伤

霜之哀伤

16
2024-12-22 09:02

一战结束后,德国能在短短二十年内崛起,美国人功不可没

远山

远山

12
2024-12-22 21:00

首先,德国人不懒,第二,德国人不笨,第三,德国人有骨气有志气,要搁给中东那些个劣等人种,早八辈子亡国灭种了

随手一摄

随手一摄

11
2024-12-22 22:29

整个国家的钱都在犹太人手上,所以拿犹太人开刀,就有钱了

Long 回复 12-23 04:39
大多数是找美国银行贷款的[并不简单]

晴卿

晴卿

3
2024-12-21 19:18

[doge][doge][doge]

43

43

3
2024-12-23 09:50

美国给的启动资金[静静吃瓜]

人生舞台演绎

人生舞台演绎

人生舞台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