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I筱君
《承欢记》原著中刘婉玉是司机之妻,结婚后一心为家庭付出,养育了承欢和承早一双儿女。一家四口相亲相爱,过着简单平静的生活。伴随着女儿结婚,儿子长大要搬离家,刘婉玉感怀身世自卑敏感,开始作天作地。一开始贤妻良母的人设秒变家庭怨妇。就连一双儿女都嫌弃她,想办法离她远点。
她嫌弃自己,挖苦丈夫,嫉妒女儿,控制儿子。身边的人都怨声载道,辛苦付出半生,得到这样的结果,真是可怜,刘婉玉的心酸是一个家庭主妇的缩影。
嫁个普通人,一言难尽刘婉玉嫁给麦来添,结婚后在家里操持家务,抚养一双儿女,住廉租房,每日围着灶台打转。丈夫资质普通对家庭一心一意。儿女双全成绩好,得到邻居的羡慕。这是别人看到的好,
那她自己觉得好吗?
承欢和辛家亮准备结婚时,她担心女儿高攀不起。麦来添发起火来。
“不是你嫁过去,你不必担心自卑,是承欢嫁辛家亮,承欢乃堂堂大学生,品貌兼优,配不起谁?”
面对丈夫的挖苦,她不说话。
双方父母在酒店约见面,刘婉玉精心打扮。
麦来添指着妻子笑道:“瞧,乡下人赶庙会”。
听到丈夫的讽刺,她悄悄流下眼泪。
麦来添的这些行为,就可以看出在心底也不认为刘婉玉有多好。只是因为在物质上给予不多,所以大部分事情都是刘婉玉说了算,用那种方式宠着她,只有这样她才愿意含辛茹苦支撑一切。枕边人的挖苦和讽刺更能让人自我攻击,物质将就,精神世界空虚,得过且过。
好的婚姻是让两个人越来越好,我爱你的同时,更爱那个和你在一起的自己。在你的讽刺挖苦中我觉得自己很糟糕,这是多么残忍的伴侣。可麦来添只是一个司机,自己也只是穷家女。刘婉玉心中窝火,却也无能为力。
孩子注定要分离刘婉玉很爱自己的孩子,怀承早的时候,承欢四岁多,那时候的孩子正是黏人的时候,她把承欢也一起抱在手中,腿都肿了,还好听医生的话才放下孩子,她爱孩子胜过爱自己。
看到承欢要结婚,承早也要搬出家住学校,刘婉玉一下子精神恍惚,养了二十多年的孩子就像是自己的作品,就这样走了,她的青春,她的希望,这么多年的倾注的时间心血,心理的失落感只能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插手子女的生活。
书中道:
母亲寂寞了那么多年,生活枯燥得一如荒原,看到子女的生活丰盛新奇鲜蹦乱跳,巴不得事事加一脚,最想做子女生活中的导演,这样,方可弥补她心中的不足。
有一句话说:所有的爱都是指向相聚的,只有亲子关系指向分离。孩子长大后,有了独立生活的本领,自然而然要离开。孩子在身边的时候所有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等孩子突然要离开,会不适应。
天下真的有父母只问付出不谈回报吗?刘婉玉嘴上是那么说的,只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实际行动是索取无穷,咄咄逼人。要钱、要时间、要尊重、要关注。子女都想离开她。
不事生产,没有自己刘婉玉婚后一直在家里照顾孩子,操持家务,虽然很繁琐辛苦,但是社会不已这些论功绩,她为家人而活。
承欢问妈妈可有愿望,刘婉玉说自己没有愿望,如果说有的话,就是天气热装冷气,大陆亲戚来信,父亲涨工资,孩子健康成长,出人头地,女儿嫁的好......
难道她真的没有自己的愿望吗?她是有的,她想争口气,活的有面子,承欢结婚的时候一定要摆酒席宴请宾客,告知亲朋好友女儿嫁得好。她自己结婚的时候很仓促,现在要女儿挣回面子,这么小小的愿望,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那也是她自己的愿望呀,当她提出来的时候,被女儿拒绝。
她的时间精力都花在家庭上,当然也想在这里有收获,过多的干涉反而遭到子女的埋怨。每个人的愿望都不一样,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想要为自己活都是空谈。
电视剧版何赛飞饰演的刘婉玉控制欲强让人窒息,杨紫饰演的麦承欢是真的孝顺,承欢膝下。剧里设计的矛盾冲突,一个接一个,反而让人觉得刘婉玉是一个活色生香的角色。她年轻的时候唱戏曲很受欢迎,她有梦想,在儿女长大成家立业后,重拾自己的爱好,活得容光焕发很有成就,与家人和解,一家人合家团聚大结局。
原著中没有那么多的冲突,只有一个妈妈自己穷,嫁了一个普通的人,养育2个孩子,一边在付出,一边在抱怨,她的矛头大多指向自己,自卑敏感。能够照顾好家庭,又能有一番成就的妈妈占少数。普通的家庭主妇为家庭操劳一生,平平淡淡,就那样老去。
书中有一句描写:承欢从母亲的视角看这个家,狭小的空间,有限的家用,辛劳一生,她不禁也哭了起来。
也许会有人指责刘婉玉,说她小家子气,自卑敏感,像个寄生虫,控制欲强等等。不如说是在指责一个群体,就是那个默默为家庭奉献的妈妈,妻子。但是我觉得她们很伟大。有一句古话说:“门前有车不算富,家中有娘才是福,有娘在,家就在。”女人在为家庭,为孩子付出的时候,一定要记得也爱自己,无论何时,请记得自己的珍贵。
---end---
感谢您的阅读
我是筱君读书,坚持阅读和写作,关注我,我们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