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到谷雨这些作物能种植和移栽了,但不要急性子,这几点要注意

晓兰农业 2025-04-05 12:52:43

“老张家的黄瓜苗全冻死了!”一大早,村里就传开了这个消息。原来,前几天温度回升,老张急着把黄瓜苗移栽到地里,没想到清明后突然降温,一夜间幼苗全蔫了。

每年清明到谷雨这段时间,气温忽高忽低,不少农民朋友急着播种移栽,结果吃了大亏。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关键时期哪些作物适合种植和移栽,以及如何避免“急性子”带来的损失。

一、清明到谷雨,哪些作物可以种?

清明过后,气温逐渐回升,雨水增多,正是春耕的关键期。但不同作物对温度、湿度的要求不同,盲目种植容易出问题。以下几种作物适合在清明至谷雨期间种植或移栽:

1. 蔬菜类

黄瓜、番茄、辣椒、茄子:这些喜温蔬菜可以在清明后移栽,但一定要关注天气变化,避免倒春寒。

豆角、四季豆:适合直播,土壤温度稳定在12℃以上时播种,发芽更快。

韭菜、小葱、菠菜:耐寒性较强,清明后可直接播种,生长速度快。

2. 粮食作物

春玉米:华北、黄淮地区可在清明后播种,但东北地区建议等到谷雨前后,避免低温影响发芽。

花生:适宜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播种,过早容易烂种。

早稻:南方地区清明后即可插秧,但要注意防寒,避免“烂秧”。

3. 果树和经济作物

柑橘、桃树、葡萄:清明后适合移栽或补苗,但要注意根系保护,避免伤根影响成活率。

茶叶:春茶采摘后,可进行茶园补植或新茶树移栽。

二、为什么不能“急性子”?这些坑千万别踩!

很多农民朋友看到天气转暖就急着下地,结果遭遇倒春寒、病虫害等问题。以下几个关键点一定要注意:

1. 警惕“倒春寒”,幼苗最怕冻

清明后虽然气温回升,但北方仍可能出现“倒春寒”,南方也可能有“回南天”带来的湿冷天气。如果过早移栽番茄、黄瓜等喜温作物,一旦遭遇低温,轻则生长停滞,重则整株冻死。

关注未来7天天气预报,确保没有剧烈降温。采用地膜覆盖或小拱棚保温,尤其是夜间温度低于10℃时。 如果已经移栽,遇到降温可临时搭设防风障或喷施防冻剂。

2. 土壤湿度要合适,太湿太干都不行

清明后雨水增多,有些地区土壤过湿,如果急着播种,容易导致种子烂掉或幼苗根系窒息。

播种前检查土壤湿度,用手捏一把土,能成团但不粘手为宜。 如果土壤过湿,可先开沟排水,晾晒1-2天再播种。 移栽时避免在雨后立即进行,否则容易伤根。

3. 病虫害开始活跃,提前预防是关键

清明后温度回升,蚜虫、地老虎、立枯病等病虫害开始活跃,如果管理不当,幼苗很容易受害。

播种前用温水或药剂浸种,减少病害发生。 移栽前检查苗床,发现病苗、弱苗及时剔除。 定期巡查田间,发现虫害及时喷施低毒农药或采用生物防治(如瓢虫治蚜虫)。

三、科学种植,这些技巧让作物长更好

除了避免“急性子”,掌握科学的种植方法也能提高成活率和产量。

1. 移栽前“炼苗”,提高抗逆性

移栽前5-7天,逐渐减少浇水,让幼苗适应干旱环境。 白天揭开育苗棚通风,晚上再盖上,让幼苗适应昼夜温差。

2. 合理密植,避免“抢养分”

建议种植密度(参考):

黄瓜、番茄:行距60-80cm,株距40-50cm

辣椒、茄子:行距50-60cm,株距30-40cm

春玉米:行距60cm,株距25-30cm

3. 底肥要足,但别“烧苗”

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如鸡粪、堆肥),搭配适量复合肥。 移栽后7-10天再追肥,避免伤根。

结尾:稳扎稳打,丰收不愁

清明到谷雨是春耕的黄金期,但千万不能“急性子”。关注天气、科学管理、提前防病防虫,才能让作物顺利生长。老话说得好:“种地看天,管理靠人”,稳扎稳打,才能迎来好收成!

1 阅读:16
晓兰农业

晓兰农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