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最初是最朴素的哲学思想,真的是好的多。只是,被后世玩坏了了,比如二十四孝。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是因为爱所以爱,如果讲条件,就是交易,别谈爱,就太虚伪了。
“二十四孝故事”大概成型于五代或北宋早期,北宋晚期和金元时期,墓葬中流行装饰“二十四孝故事”内容的装饰,比如砖雕等。
在辽宁省博物馆“山河与共——辽金历史文化主题文物展”上看到来自山西稷山县马村金墓出土陶塑二十四孝故事,这是第一次把这些故事看全。
我勒个去!卖身葬父、怀橘遗亲等没啥大问题,有些就是违反人类基本情感了,比如郭巨埋儿。保护幼崽是动物的本能,只有幼崽能成活,这个族群才能存在和发展。就算到了国家危亡的地步,让孩子们到安全的地方都是原则,因为那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看看这些金代的“二十四孝”,哪些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哪些是愚孝,要不得!

王武子妻割股奉亲,田氏哭紫荆树,刘明达卖子孝亲,郯子鹿乳奉亲。
王武子妻割股奉亲,不是还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毁伤”吗!都割了自己了,是孝了还是不孝呢?哦!原来是儿媳妇割了!孝心外包了!
田氏哭紫荆树,田氏兄弟三人分家,要把堂前的一棵紫荆树锯成三段,紫荆树直接枯死了。“树本来是同根的,听到要砍断分开,所以枯死了,我们都不如树木!”兄弟三人和好如初,树听到声音后枝叶繁茂。这个主张兄友弟恭、兄弟和睦,没问题。
刘明达卖子孝亲,儿子是他的,他愿意卖就卖了!只要他不后悔。
郯子鹿乳奉亲,郯子穿了鹿皮为双亲去鹿群中取鹿奶。只要鹿愿意,这个可以有。

孟宗哭竹生笋,郭巨埋儿,蔡母噬指痛心,丁兰刻木奉亲。
孟宗哭竹生笋,能哭出来就哭呗。
郭巨埋儿,最TM恶心的就是这个!违反人类,是动物界基本生存准则。
蔡母噬指痛心,母子连心的故事,没什么不好。
丁兰刻木奉,丁兰,幼丧父母,未得奉养,而思念劬劳之恩,刻木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针戏刺其指,血出。木像见兰,眼中垂泪。因询得其情,即将妻弃之。生活不是过家家。

舜耕历山,闵损单衣顺母,王祥卧冰求鱼,曹娥哭江寻父。
舜耕历山,相传舜的父亲及继母和弟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舜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舜在厉山耕种时,大象替他耕地,鸟替他锄草。适当的对让,也可以接受。
闵损单衣顺母,闵损是孔门弟子,他生母早死,父亲娶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冬天让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而给亲生的儿子穿棉花做的冬衣。父亲知道后要休后妻,闵损跪求父亲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心存善意,以德报怨,这个也可以有。
王祥卧冰求鱼,能忍住冻,能行得通和自己愿意就行。
曹娥哭江寻父,父亲有难,子女帮忙,这个可以有。

姜诗出妻,鲍出贼营救母,杨香搤虎,赵孝宗舍己救弟。
姜诗出妻,这个就是婆婆作精的故事,一个非常孝顺的儿媳妇还百般刁难。这个要不得!
鲍出贼营救母,这个一个勇敢的儿子该做的。
杨香搤虎,人急了劲儿也不小,为了父亲小小年纪勇敢搏虎。遇见危险挡在亲人身前,这个可以有。
赵孝宗舍己救弟,强盗掠走了弟弟,哥哥跑去要以身相替。兄弟手足,相救于危难,这个可以有。

刘殷泽中哭堇,崔孝芬事婶如母,鲁义姑舍子救侄,原谷谏父。
刘殷泽中哭堇,和那个“哭竹生笋”的故事差不多。刘殷的曾祖母在隆冬季节想吃堇菜,刘殷就到泽中恸哭,地上就长出了堇菜。能哭出来就哭呗。
崔孝芬事婶如母,只要自己愿意,可以有。
鲁义姑舍子救侄,齐国攻打鲁国,鲁国一姑娘放弃了自己孩子,抱着哥哥孩子逃往山里。她很高尚,但我做不到。
原谷谏父,原谷的爷爷年老了,其父母做了一辆小推车载着爷爷抛弃野外。原谷把小推车带了回来,说:“等将来你们老了,我就不必另外再做一辆。”父亲听了很惭愧,于是把爷爷接回来。都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实还有一条也很重要,是“阿意曲从以陷父母于不义”。父母有错要规劝!

董勇卖身葬父,韩伯愈泣笞,陆绩怀橘遗亲,杨乙乞养双亲。
董勇卖身葬父,年纪轻轻,干点活就干点活吧,没什么吧。
韩伯愈泣笞,母亲打他他从来不哭,后来母亲因为年事已高打不动了,他却哭了。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个可以有。
陆绩怀橘遗亲,陆绩家贫,去袁术家做客。把宴客的橘子藏怀里要带给母亲。如果大大方方要,可能更好。怀橘,有偷的味道。
杨乙乞养双亲,一家人共患难,这个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