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回应“斯人”引热议,新的记忆偏差又出现,锄禾变成“悯农”

旅行箱和梦想 2022-11-01 18:55:34

汉语言文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领域,也是高校里重要的文科专业。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接触到的知识大多来自中小学时期的语文课。

不得不说,语文科目确实能带给学生不少趣味和精神的滋养。有些经典的课文,即使毕业多年,回味起来也值得品鉴。有了生活阅历,就更能理解其中的巧妙之处。可大家却因为“咬文嚼字”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于丹老师回应“斯人”,到底是谁错了

想必很多家长和同学,都听说了关于“斯人”还是“是人”的话题。有人看到学生课本,发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句话中,斯字写成“是”,引发疑问。

没想到这个话题很快受到全网关注,就连人教社也正面回应称:教材里始终印的“是”字,是网友们平时受电视影响,产生了误解。

尽管出版社晒出了不同年份的课本,确实如此;但也有许多毕业生明确表示,自己很确定上学时用的是“斯人”二字,对于“集体记错”的情况并不认同。

到底是改版了还是大家记错了?有人专门采访了业内名人于丹老师。很多90后对于丹老师不陌生,那时学校也鼓励学生们看百家讲坛,学习更多语文和历史知识。

于丹老师作为北师大的教授,回复了关于“斯人”的提问。或许是出于影响力的顾虑,这个问题无论支持“斯人”还是“是人”,总会引起争论。

所以于老师的回答很有技巧,她只是认为“考据到底是哪个字的意义不大,应该交给学术界去研究,而我们普通人只要理解其中励志的含义就好”。

这样的回应再次引起热议,其实很多网友之所以想“较真”,只是想探个究竟。其实问题并没有那么复杂,人教社的课本以前在用“是”字。

但是不代表所有教材都一样,国内不同城市的学生,本来就会使用不同版本的课本。比如北京某家长晒出19版教材,确实用的“斯人”。

翼教版的小学课本里,也曾作为名言引用过一小段,同样用了“斯人”。包括一些大学教材以及名著中,也是如此。

网友发现其他“记忆偏差”,锄禾变成“悯农”?

光是“斯人”已经引起不少讨论,有网友又发现新的“记忆偏差”:“锄禾”什么时候变成“悯农”了呢?这首诗大概是普及率最高之一,就算是没怎么上过学也知道。

但是很多家长分明记得自己上学时,标题是“锄禾”。可是再翻开现在的课本,已经变成“悯农”。难道又是大家产生了“曼德拉效应”,这么多人都弄错了?

这次可真的不能用这个理由来解释了,其实对于这首诗的标题,早前已经有人关注过。出版社确实有所改动,其中有更改的原因。

这必须提到另一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它跟“锄禾日当午”那篇,在学术界被认为同为“悯农系列”。只不过以前将其拆分为两首独立的诗,分别用开头的词汇作为题目。

这样的修改确实有其道理,显得更尊重“原文”。所以家长们理解了这些缘由,不会提出异议,反而会理解和支持。

但如果有所改动,却说成“记错”,这才更容易引发无畏的争论。家长们想较真,恰恰也是这个原因,大家只是想弄清楚事实。

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深究”的思维是优点

大家咬文嚼字的现象,其实反而是一种好现象,说明汉语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如果学生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也能有“深究”和较真的思维,成绩不会差。

尤其是学习古汉语时,一个字可能同时表达多种含义,换了另外一个字,意思和意境完全不同。这也是中文有别于外语的一种魅力,只有经过学习才能懂得鉴赏。

很多中学生认为语文考试很难,说到底是一些基本功不够扎实。即使是文言文和诗词,也有一定规律。在熟练背诵之后,自然可以提升理解能力。

磨刀不误砍柴工,想要学好这门科目,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深究的思维。提升成绩往往也需要更为漫长的时间,但是只要坚持就会迎来飞跃。

0 阅读:495
评论列表
  • 2022-11-02 06:44

    简单的问题为什么要复杂化,告诫孩子们,不要浪费来之不易的粮食!

  • 2022-11-04 12:34

    我学锄禾有20年了,到今天才知道有个悯农,你说我记忆虚假?

旅行箱和梦想

简介:每天更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