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方丈
编辑|方丈
前言:
手握天下兵权,权倾朝野,换作旁人早已黄袍加身,可多尔衮却始终不敢越雷池一步,哪怕皇位近在咫尺。
他不是没有野心,也不是缺少机会,而是他知道,一旦迈出那一步,等待他的恐怕不是登基大典,而是万劫不复。
是什么让这位清初权臣如此忌惮?他的对手,又到底厉害到什么程度,竟让多尔衮选择隐忍?
从龙之子到边疆将军
多尔衮生于1612年,是女真民族的后金部首领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
作为皇室子弟,多尔衮从小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勇气。
他勤奋好学,精通满汉蒙等多种语言文字,武艺高强,骑射非凡。
年仅13岁的他就跟随父亲南征北战,在无数战场上冲锋陷阵,建立了赫赫战功。
努尔哈赤对这个得意门生寄予厚望。
为了进一步磨砺他的意志和能力,他将多尔衮派往北方的蒙古草原,担任征讨叛乱部落的先锋将领。
多尔衮不负所托,他用兵如神,身先士卒,很快就平定了漠北各部,将一大片草原尽数收入囊中。
战争的烽火为他镀上了一层金戈铁马的战士本色,也奠定了他在军中不可撼动的地位。
正是在这个时期,多尔衮初尝到了掌控军权的滋味,而这股直冲云霄的野心也在他心中埋下了种子。
功高震主的隐忧
1626年,已病入膏肓的努尔哈赤在盛京驾崩,没有来得及立下遗嘱。
消息传来,在外征战的诸皇子无不心潮澎湃,跃跃欲试。
他们早已对皇位虎视眈眈,一时间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眼看大树将倾,该投靠谁才是上策?是幼弟莽撞鲁莽的多尔衮,还是深得父亲宠信的皇八子皇太极?
形势比人强,皇太极的文治武功和众望所归令其他皇子黯然失色。
他们明白,与其冒天下之大不韪与皇太极争夺,不如弃车保帅,早早表忠心,以谋后位。
出人意料的是,率先向皇太极低头的,竟然就是那个目空一切的多尔衮。
多尔衮看得透彻,皇位虽然诱人,但贸然出手无异于自取灭亡。
不如隐忍蛰伏,伺机而动。
皇太极又岂是好糊弄的?面对弟弟的投诚,他半信半疑,既给多尔衮扩充了封地,又暗中派人监视,生怕这头蛰伏的猛虎哪天就要反扑一口。
儿皇子太极
皇太极虽然机智过人,但天不遂人愿,没过几年就英年早逝。
权倾朝野的多尔衮面对群龙无首的局面,心中燃起了熊熊的野火。
这一次,他发誓要一雪前耻,夺取属于自己的江山。
然而,剧情再次出现反转。
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聚集了大批拥趸,对多尔衮发起了正面挑战。
一时间,朝中又是暗流涌动,摩拳擦掌。
两大阵营势均力敌,剑拔弩张,谁也不肯退让半步。
眼看战事一触即发,忧心忡忡的孝庄太后出面斡旋,促成了一个微妙的权力平衡。
拥立年仅六岁的顺治帝登基,两大山头各据一方,共掌朝政。
这看似稳妥的局面,实则暗藏杀机。
多尔衮和豪格貌合神离,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一家独大的背后
1648年,豪格终于在这场权力的角逐中败下阵来。
多尔衮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就地正法,从此一统江山,再无后顾之忧。
清军势如破竹,连破山海关、宁远等明军重镇,一举拿下北京,建立起一个幅员辽阔的帝国。
肆无忌惮的多尔衮也到了他的巅峰时刻。
他威逼利诱,哄骗年幼的顺治帝加封自己为"父王摄政王"。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百官跪拜,肉食者谁不怀缅这位铁腕摄政王的恩情?可多尔衮听不到人们真实的声音。
他醉心于权力的游戏,却不知道,那个被他呼来喝去的小皇帝,心里早就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英年早逝,尸骨无存
1650年,风华正茂的多尔衮在一次狩猎时突然失足落马。
39岁,壮年早逝。
官方说是意外,私下却有无数的猜测。
或许连他自己都没弄明白,究竟是福祸相依,还是祸兮福所伏。
刚刚继位的顺治帝面对这个噩耗,起初还装出一副悲痛欲绝的样子。
他下令将多尔衮的遗像供奉在奉天殿,号称要厚葬英灵。
可一转眼,他就撕下了伪善的面具。
愤怒的年轻帝王下令夷平了多尔衮的陵寝,挖出棺椁,将他的尸骨鞭挞个体无完肤。
这个曾叱咤风云的摄政王,就这样在顷刻间灰飞烟灭,再无踪迹可寻。
孤独的巅峰
回望多尔衮的一生,我们无不为之扼腕叹息。
作为开国元勋,他本可以青史留名。
可是当他站在权力的最高点时,他一定没有想到,在那里等待他的,竟是无尽的孤独。
他用一生的时间去追逐虚幻的繁华,却从未真正地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尊重和爱戴。
即使是最亲密的家人,也在他跌落神坛的一刹那反目成仇。
可悲的是,多尔衮自己可能永远也不会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在他的认知里,权力就是一切。
有了至高无上的权柄,还愁没有人俯首称臣吗?可他不知道,真正的威望不是靠手中的鞭子,而是源自内心的正直和仁厚。
他一生都在疑神疑鬼,提防身边的亲朋好友。
他以为自己是最聪明的那个,却不明白,真正的智者懂得分享和爱护。
结语
在权力的巅峰上,多尔衮或许拥有了一切,但同时也失去了一切。
他的故事,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仍然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一个人如果陷入了权力的泥沼,不仅会迷失自我,也会注定孤独终老。
毕竟,没有爱和真诚,再辉煌的成就也只不过是水中花,镜中月,终究要成为过眼云烟。
这个道理,古往今来,亘古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