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后,身上还有这个特征的人,多半过得不好,请警惕!

顾一宸 2024-08-08 21:28:37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

当别人赞美你的时候,你第一时间不是接受赞美,而是习惯性的否定自己。

因为只有这样,你才不会觉得自己像一个骗子,随时会被揭穿。

甚至有些时候,我们会将这一切都归结于运气,急着证明自己并不是那么优秀。

如果你经常是处在这样惶恐的状态,那并不是因为你不够好,而是陷入了“我不配”的魔咒。

“我不配”,会让你陷入过度的自我否定中,不仅会让你感觉到无助,同时也会让你深陷痛苦的循环中,无法自拔。

你只有丢掉“不配得感”,用正确的思维看待自己的人生,才能让你拥有更好的人生。

1.不配得感,是对自己的否定

此前,卡塔尔世界杯小组赛,比利时队1球小胜加拿大队。

虽然在整场比赛中,比利时球队没有发挥好,但好消息是,比利时球星凯文·德布劳内当选了比赛的最佳球员。

然而,德布劳内面对这样的嘉奖,却对全世界说出了让人震惊地话:

“(这场比赛)我踢得不好,不知道为什么我会被选为比赛最佳球员,可能是因为我的名气?”

这种自我否定的行为,会让他有种“我资质平庸,不配得到任何嘉奖或赞美”的感觉。

很多时候,即使我们自身的能力在别人的眼中已经足够闪耀,却终究逃不掉内心的不配得感。

著名女演员娜塔莉·波特曼,她出演过《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面的女主角玛琳达,让她成为了很多文艺青年心中的白月光。

除此之外,她还是奥斯卡金像奖的得主、哈佛大学的毕业生,甚至他自身的高达140的智商和精通6门语言的能力,依旧无法挥去她内心的“不配得感”。

她在2015年的哈佛毕业演讲中,用否定自己的状态说:

“她在从哈佛毕业12年后的今天,依旧对自己的价值毫不自信。我今天在这里做的毕业演讲,让我感觉一定是哪里出错了。每次开口之前的深思熟虑,都在提醒资质平平的我不是一个愚蠢的女演员。”

就像心理学家米夏艾拉.穆逖兮所说:

“对自己要求苛刻,无法接受别人的肯定。”

他们深陷于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的比较中,从而失去了欣赏自己的能力。

很多时候,我们有能力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但内心的“我不配”,会让我们失去了前行的勇气。

学会重新欣赏自己,才能丢掉对自己的否定,才能有信心改写自己的生活。

2.丢掉“我不配”,停止对自己的攻击

雪莉·桑德伯格,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毕业于哈佛大学,师从经济学家劳伦斯·萨默斯,2013年被《时代》杂志评委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如此优秀的她,却在她的著作《向前一步》中,讲述自己在听到自己被福布斯评为是“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女性”时,她的第一反应是吃惊。她没有觉得自己的影响力有多大,反而觉得自己暴露在公共视野中很窘迫。

她是全球女性的榜样和女权主义的领军人,却在面对自己时,仍旧会让自己陷于“我是一个骗子”的自我攻击中。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接受自己的成功。因为我们获得的成就越多,内心的痛苦和纠葛就越多。

曾在一本书中,看到这样的一个故事:

一个叫奥利弗的人,是一个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的高管。却在面对自己的优秀时,会攻击自己“不配”。

而源头在于,在他4岁时,他的父亲抛下他和他的母亲,离开了。而他为了不再被抛弃,开始了好孩子的一生,对母亲言听计从。

可即便是这样,他的母亲依然很难开心起来。

童年的经历,让他从心底就觉得自己不配拥有幸福和赞扬。若不是自己蒙骗了大家,才不会有这样的欣赏和评价。

他非常担心自己的“真面目”有一天被暴露在众人面前,会失去所拥有的一切。

他们内心的“我不配”,无时无刻的不在折磨着他们,让他们失去了看见自己价值和潜力的能力。

其实,他们需要适当的在攻击自己的时候,学会暂停。问一问自己,真的有自己说的那么差吗?

正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我们只有正确地看待自己,才能丢掉“我不配”的魔咒,拥有更多的精彩际遇。

3.想要活得自在,就要正确看待自己

在杭州亚运会期间,浙江选手汪顺在混合泳比赛中,1分54秒62打破亚洲记录夺冠。

汪顺对自己的成绩非常满意,也表示会将自己的状态延续下去。

在夺冠后发布的视频,也让人们看到了他对自己的肯定和欣赏:

说我不行的人,你们看这个成绩还行吗?

若你想要活得自在,拥有配得的人生,打破“我不配”的魔咒,做到以下3点,就可以拥有更好的人生。

1、停止与他人进行比较

首先,你得搞清楚,你是否有与别人比较的行为。

比如参加聚会时,你看到比你事业更成功的人,你是否会产生自卑感;公司发奖金是,听到别人的奖金比自己高,你是否有挫败感。

如果有,那就请停一下自己的思想,先别急着贬低和苛刻的对待自己,试着用客观的态度欣赏自己的一切。

搞清楚自己是否真的不如别人,才能正确的看待自己。

2、赞美自己的积极改变

“不配得感“的根源是对真实的自我缺乏了解,所以才会因为一句赞美而惶恐不安。

有意识地记录自己的努力、获得的成就和失败的原因,把他人的评价和夸赞当作一种建议,再与自己记录的内容进行整合。

然后,你会发现很多成就自己是配得别人的肯定的。

与此同时,你有意识的去赞美自己,鼓励自己和奖励自己,都会有积极的改变,让你渐渐地“配得上”赞美。

3、练习自己的“配得感”

最后,试着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用镜面练习的方式,赞美和肯定自己。

这个练习可以让你知道自己在面对别人的欣赏时,我们是值得拥有这些美好的。

这里提供一个小技巧,在赞美自己之后,对着镜子中的自己说一句“我知道”或“谢谢”。

等你发现,接受自己的欣赏和赞美并没有那么难时,你就可以坦然的接受他人的赞美了。

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有这么一句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也就是说,你想要摆脱“我不配”的魔咒,就需要先学会疼惜自己,做自己的欣赏者。

你只有先搞清真实自己的样貌,你才能正确的对待自己,才能解决生活中曾经困扰你许久的问题。

人只有学会接纳自己的缺点,发掘自己的优点,内心的负面才会被驱散,用积极的状态面对生活。

-END-

作者简介:Mr.金息,常年的自我探索和心理咨询,对精神分析的热爱,让我由己见人的同时,也对生命产生了敬畏。我是一个没有精神不能活的疯子,也是一个愿意面对人性的虔诚之徒。

0 阅读:55
顾一宸

顾一宸

青年作家,著有《如果觉得委屈就成为你想要的光》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