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有一篇很简短的随笔《暴君的臣民》,内容虽然很简短(294字),但仔细看,揭露的东西很有意思,而且对现在社会和老百姓的现状,也有借鉴意义。因此,我觉得有必要把它重新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
由于原文是半文言形式,而且出现多处错误,让人费解。因此,我用大白话转述了一遍,把错误的地方改了过来,并对内容做了进一步的解释,以及丰富了一些佐证的案例。
最终如下:
以前,我读到一些清朝的重大案件的记载。这些案件中,官员们通常会提出非常严厉的惩罚措施,但皇帝往往会选择减轻这些惩罚。一开始,我以为这是因为皇帝想要表现出自己的仁慈,以此来赢得百姓的好感。但后来意识到,我这种看法过于简单化了。
首先,并不排除皇帝想刻意表现出自己的“仁政”,所以会减轻惩罚。
但,还有一种可能是:官员们的惩罚措施的确是太过了,这出乎皇帝的意料和本意。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政策或惩罚,存在“层层加码”的过度解读效应。
举个例子:皇帝说打三大板,到了官员们那里就成了“打三十大板”,再到执行者小吏那里就成了“打三百大板”。结果,皇帝原本只是轻微惩戒,到了下面直接就把人给打死了。
在暴君统治下的官员,往往比暴君本人还要残忍。暴君的暴政有时候甚至不能满足这些官员的胃口。他们渴望更多的暴力和压迫,以此来满足自己的扭曲欲望。
我们不说中国的例子,来看看外国的例子。
一个小的事件是:
俄国作家果戈理的剧本《按察使》(现译为《钦差大臣》),在这个剧本中,一个纨绔子弟被误认为是钦差大臣,而当地的官员们则对他极尽谄媚,希望能够通过他获得好处。这个剧本揭示了官僚阶层的腐败和卑鄙,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权力的盲目追求和崇拜。
这部剧在首演之后,由于其尖锐的讽刺和对当时俄国官僚体系的深刻揭露,因此遭到了一些官员和保守派的强烈反对。有的官吏甚至认为这是对政府的公然丑化,要求对果戈理进行严厉的处罚,并要求禁止这部剧的演出。但沙皇却允许这部剧上演。
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在暴政下,官吏们比暴君更严酷。
再来看一个更大的事件:
在圣经中,耶稣被带到罗马巡抚彼拉多面前受审。彼拉多在审问耶稣后,发现他并没有犯下任何该死的罪,因此有意释放耶稣。
在犹太人的逾越节期间,彼拉多有一个惯例,会应群众的要求释放一名囚犯。当时有一个名叫巴拉巴的囚犯,是一个因杀人和叛乱而出名的囚犯。祭司长和长老煽动群众,要求释放巴拉巴,而不是耶稣。
彼拉多在群众的压力下,最终屈服于他们的要求,释放了巴拉巴,并下令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
以上例子说明了在某些情况下,臣民的残酷欲望甚至超过了统治者。——即使统治者想要采取仁慈的措施,但臣民的残忍和暴力欲望却可能迫使他们做出更残酷的决定。
在暴君统治下的臣民,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幸免于暴政的伤害,但同时又希望看到别人受到压迫和伤害。他们把别人的痛苦当作一种娱乐,以此来满足自己的扭曲心理。
他们从那些“幸免”的人中挑选出牺牲品,以此来满足他们对暴力的渴望。但这种残忍的行为,却往往被他们忽视或者视而不见。
这种现象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例如,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许多原本是普通百姓的人,在革命的浪潮中变得极端残忍,他们对贵族和教士进行无情的迫害和杀戮。这些人在暴政下成为新的施暴者,他们的行为甚至比原来的统治者还要残忍。
再比如,在二战期间的纳粹德国,许多普通德国人在希特勒的煽动下,对犹太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和屠杀。这些德国人原本可能并不是天生的恶人,但在暴政的影响下,他们变得冷酷无情,成为了暴行的帮凶。
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在历史上出现,在现代社会中也时有发生:在一些极端主义盛行的地区,人们在极端思想的影响下,对异教徒和少数族群进行残酷的迫害和暴力行为。这些行为的背后,往往是人们对权力和暴力的渴望,以及对他人的冷漠和无情。
总的来说,这揭示了以下一些社会现象:
01、暴政不仅仅是统治者的问题,它也与社会大众的态度和行为有关;
02、在暴政环境下,人性变得扭曲,社会道德也几乎沦丧——人们可能会对暴力和压迫变得麻木不仁,甚至可能对暴力和压迫有着扭曲的渴望;
03、暴君的臣民往往比暴君本身更加渴望暴力和压迫,而暴君的暴政有时甚至无法满足臣民的残酷欲望;
04、暴政环境下,人们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把别人的苦难当作一种娱乐和安慰。
所以,正如“民动如烟,事以形兆”,暴政是事件发展的根源所在。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反思暴政对人性的影响,避免变成暴政的“帮凶”,并努力消除暴政,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和仁慈的社会。
有人要问,什么样的梦想要如此遭人嫉恨?我还保持要做一个正直大写的人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