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新中国第一期国足都有谁?都有哪些成就?一次说清楚

老鬼看不盘 2025-01-12 15:40:43

1951年12月初,新中国成立后首度举办了全国足球比赛大会。本次比赛在天津举行,当时的六大地域分区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各派出一支球队参赛,加上铁路系统一支和解放军队,共8支队伍参赛。

通过单循环比赛,东北队以6胜1平进30球1球未失的战绩,获得冠军。

通过本次“全国足球比赛大会”,评选出30人,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九五一年度足球运动选手”称号,一直保持到第二届全国性的足球比赛。这30人后来被公认为新中国第一期国足名单。具体如下:

东北区队11人:王礼宾、郭鸿宾、王政文、王寿先、金秉奎、丛安庆、李逢春、崔曾石、金龙湖、孙福成、马韶华

华东区队7人:陈成达、钱允庆、方纫秋、何家统、郑德耀、张杰、张邦纶

解放军队5人:徐福生、高秀清、邢桂福、庄文权、姜杰祥

华北区队5人:曹桂明、邵先凯、李朝贵、史万春、年维泗

铁路队2人:萧子文、高保正

现在,整理一下他们情况资料,遗憾的是部分队员未查到留存信息。

东北区“三王一郭”

东北区球员以当时的辽宁省球员为主(当时还分为辽东、辽西省,大连(时为旅大市)是东北区直辖市),由于出色的战绩,所以多人得以入选第一期国足。东北队有11人,7个是大连的。

王礼宾,1925年出生于大连(当时还不叫“大连”),1943年加入隆华足球队(大连)(隆华队成立于1925年,由大连正隆银行职员罗仙、郭宜达等人发起。),是中国足球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出生于大连,是“三王一郭”组合中的一员,其他成员还包括王寿先、王政文和郭鸿宾。王礼宾还曾在北京青年队效力,并在1952年进京参加中华足球选手训练班。王礼宾在足球场上司职后卫,以其勇猛的作风和出色的防守能力著称,被誉为“一堵墙”?。

在职业生涯中,王礼宾曾代表东北队参加第一届全国足球比赛大会,并在比赛中表现出色。1951年,他在第一届全国足球比赛大会上帮助东北队夺冠,个人也入选了国家足球队。1952年,他还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参加了赫尔辛基奥运会?。

郭鸿宾(已去世),出生于1916年出生于大连(当时还不叫“大连”),身高1米77,司职中锋位,曾有评价在中锋位置:“如果郭鸿宾认了第二,没人敢认第一”。他8岁入大连西岗公学堂时即开始踢足球,升入中学“商业讲习所”后,参加了社会上的关东足球队。17岁时他已成为隆华足球队中年龄最小的球员。从参加隆华足球队起郭鸿滨就一直司职中锋。他头脑清楚,技术全面,动作简练,控球能力强,盘带过人有独到之处,传球失误少,左右脚和头球技术均不错,转身一脚射门尤为突出。

王寿先(已去世),1918年生于大连金县(今金州区),身高1.70米,先后就读于金州公学堂和大连商业学堂,毕业后进入隆华足球队。他身体质好,速度快,技术全面,胜任前卫、中卫、后卫各个位;动作简练实用,风格勇猛稳健,判断准确,弹跳力尤其突出,头球功夫过人。此外,他盯人技术极佳,宛如粘在对方球员身上,故有“胶皮人”的美誉,曾是国家队队长。值得一提的是,当年贺龙元帅点将,王寿先退役后前往西南足球拓荒,桃李满天下。

王政文(已去世),1922年生于大连,身高1米70,司职后卫。虽然不曾为隆华队效力,也称与“隆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西岗公学堂、大连商业学堂读书时他是校队队员,还是大连学生联青足球队的主力边锋。1951年入选国足,1952年,他还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参加了赫尔辛基奥运会?。

东北区的金秉奎、丛安庆、李逢春、崔曾石、金龙湖、孙福成、马韶华

金秉奎,来自吉林延边,朝鲜族运动员,其他资料不详。

丛安庆,1925年出生于大连,司职中场。1951年,丛安庆代表东北区参加全国足球比赛大会,赛后被选为30名中华选手之一;1952年5月13日,丛安庆加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的体育训练班足球队;1952年7月,丛安庆入选共和国首届国足,随中国奥运代表团出席芬兰赫尔辛基奥运会。1956年入选国足,参加在印度加尔各答举行的第十六届奥运会足球预选赛;1962年,丛安庆宣布退役。

李逢春,1923年出生于吉林延边,司职中场。1951年被评为“30名中华足球选手”,1952年5月13日,加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的体育训练班足球队;1952年7月入选共和国首届国足,随中国奥运代表团出席芬兰赫尔辛基奥运会。

崔曾石,来自吉林延边,朝鲜族运动员,曾入选北京青年队。1951年被评为“30名中华足球选手”,1952年5月13日,加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的体育训练班足球队,其他资料不详。

金龙湖,1927年出生于吉林延边,司职前锋。1951年被评为“30名中华足球选手”,1952年5月13日,加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的体育训练班足球队;1952年7月入选共和国国足,随中国奥运代表团出席芬兰赫尔辛基奥运会。

孙福成(1927.11-1983.4)出生于大连,1951年被评为“30名中华足球选手”,1952年5月13日,加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的体育训练班足球队;1952年7月入选共和国国足,随中国奥运代表团出席芬兰赫尔辛基奥运会。一直到1959年代表中国队参加与苏联和匈牙利的国际比赛,整个50年代都是国家队的主力,还出任过队长?。孙福成不仅是大连籍第一批国脚,也是第一位入党的国家队员。

马韶华(1925.7-2006.5),出生于大连,司职守门员。1951年被评为“30名中华足球选手”,1952年5月13日,加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的体育训练班足球队;1952年7月入选共和国国足,随中国奥运代表团出席芬兰赫尔辛基奥运会。回国后,马绍华先生参加了组建东北体育学院足球队的工作(即辽宁队前身)。后来又先后担任过吉林省和山东省足球队教练工作,1979年回到家乡大连后,马绍华也曾从事青少年足球训练工作,桃李满天下。

陈成达、钱允庆、方纫秋、何家统、郑德耀、张杰、张邦纶

陈成达(1929年—2022.3),出生于上海,1951年被评为“30名中华足球选手”,1952年5月13日,加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的体育训练班足球队;1952年7月入选共和国国足,随中国奥运代表团出席芬兰赫尔辛基奥运会。多年国家队主力,退役后从事足球科研和教学工作,也曾在足球多个领域任职,并曾在1994年获国际足联(FIFA)特别功绩奖。曾任中国男足国家队主教练、中国足协秘书长、亚足联副主席。

钱允庆(1925.10-1998.11),出生于上海,1950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任附属医院住院医师、助教。1956年起历任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外科主任医师、教授。1963年和陈中伟教授等一起进行了世界第一例断手再植手术,首创断手再植小血管吻合方法,解决了断手再植中关键性世界难题,在世界上引起极大震动,钱教授杰出的创举荣获国家卫生部一等奖,并记功嘉奖。受到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接见,并与陈中伟教授一起编写了《断肢再植》一书。

钱教授酷爱体育运动,1952年和1953年经选拔,作为华东地区足球联队的队长,参加全国第一、二届足球比赛,并载誉归来。1952年被国家体委评为足球国家选手,参加了匈牙利国家足球队来华访问比赛,56年随上海市足球队赴柬埔寨访问。

钱教授历任上海市第五、六、七、八、九届人大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届执委会委员、国际血管外科学会会员、国际外科学会日本分会名誉会员、中德医学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理事。

方纫秋(1929.9~2019.2),出生于上海,中国足坛名宿,上海足坛泰斗。1951年被评为“30名中华足球选手”,1952年5月13日,加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的体育训练班足球队;1952年7月入选共和国国足,随中国奥运代表团出席芬兰赫尔辛基奥运会,多年国家队主力。退役后担任足球教练,曾经担任国家队和上海队主教练。还曾当任上海市足协原副主席、中国足协科研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与他人合编《足球词典》。

何家统,1916年出生于浙江定海,是我国早期的足球运动员。1951年被评为“30名中华足球选手”,1952年5月13日,加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的体育训练班足球队;1952年7月入选共和国国足,随中国奥运代表团出席芬兰赫尔辛基奥运会。退役后任职教练,动乱结束后复出,从事足球教学和主管青训等工作,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运动员。曾任职于上海市政协、国家足协委员等,发表多篇专业论文,颇具学术价值。

郑德耀,1924年3月出生于浙江慈溪,幼居上海。1951年被评为“30名中华足球选手”,1952年5月13日,加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的体育训练班足球队;1952年7月入选共和国国足,随中国奥运代表团出席芬兰赫尔辛基奥运会,任国家队队长。退役后,1956年任广州市队教练,也曾在韶关任教。1982年7月调回上海任上海足球二队领队等职务。

张杰,1919年出生,司职前锋,原上海队队员。1951年被评为“30名中华足球选手”,1952年5月13日,加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的体育训练班足球队;1952年7月入选共和国国足,随中国奥运代表团出席芬兰赫尔辛基奥运会。

张邦纶,(1917.7~2001.12),出生于上海,司职守门员。1951年被评为“30名中华足球选手”,1952年7月入选共和国国足,随中国奥运代表团出席芬兰赫尔辛基奥运会。张邦纶是1959年正式挂靴的。这位沪江大学化学系毕业生,进入了上海信谊药厂,任工程师之职。同时兼任上海轻工业工会队、全国红旗队足球教练。退休后任上海市足球协会委员、上海市足球元老队教练、东华足球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虹口区老年人体育协会名誉会长等职。

解放军队徐福生、高秀清、邢桂福、庄文权、姜杰祥

徐福生(1928~2003 ),上海市人,1950年代表解放军队参加捷克建军节国际赛,1951年被评为“30名中华足球选手”,1956年成为新中国首批足球运动健将。1960年至1966年任北京青年队教练。1970年后主要从事体育行政工作,1980年到北京体育科研所从事足球科研工作。从1983年起致力于儿童足球训练方法的研究,在全国各地多次举办少儿足球教练员培训班,著有《少年儿童足球训练法》。

高秀清,来自上海,1951年被评为“30名中华足球选手”,时任解放军足球队队长。其他资料不详。

邢桂福,1931年出生于河南,1951年被评为“30名中华足球选手”,时任解放军队副队长。多次入选国足。退役后曾支援越南,执教人民军足球队。也曾出任国家队领队。1983年-1985年,执教河南队,并带队冲上甲级队。

姜杰祥(1933年—1990年),出生于大连,中国前职业足球运动员,司职左后卫,1951年被评为“30名中华足球选手”,来自解放军队。他技术全面,能拼善战,人们称他为“拼命三郎”。姜杰祥对足球十分挚爱,1990年,姜杰祥因心脏病去世了,妻子带着儿子悄悄地来到先农坛体育场和工体的草坪上,分别在球场南侧的左后卫位置上埋下了丈夫的骨灰。

华北区队:曹桂明、邵先凯、李朝贵、史万春、年维泗

曹桂明,来自于北京队,1951年被评为“30名中华足球选手”,1952年5月13日,加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的体育训练班足球队。其他资料不详。

邵先凯,来自于北京队,1951年被评为“30名中华足球选手”,1952年5月13日,加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的体育训练班足球队。其他资料不详。

李朝贵(1925年-2020.7),出生于大连,来自于北京队,1951年被评为“30名中华足球选手”,1952年7月入选共和国国足,随中国奥运代表团出席芬兰赫尔辛基奥运会。李朝贵,辽宁大连人,毕业于辅仁大学农学系。新中国首任国家足球队主帅李凤楼的得意弟子,天津市足球元老、新中国第一代国脚。1956年,国家体委委派李朝贵赴天津市执教,带过天津青年队、天津队,天津市足球元老,执教二十多年。

史万春(1926.8—2010.9.2),出生于北京,中国足球运动员、教练员。1951年被评为“30名中华足球选手”,1952年7月入选共和国国足集训队,1955年随中国国家队赴匈牙利学习,任队长。曾任北京男足主教练、越南国家男足主教练等职。曾任国家体委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全国体育总会委员、中国足协教练员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体育总会副主席、北京市足协副主席等职。

年维泗,1933年5月生于北京,1951年被评为“30名中华足球选手”,1952年7月入选共和国国足集训队,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国脚,后多年在国家队服役。1960年,年维泗因伤退役,后多年任职国家二队助理教练、国家队助理教练、国家队主帅,是中国足球功勋人物和奠基人。1963年,年维泗成为中国男足史上第五任主帅。1965年7月,年维泗二度出任国足主帅 。1974-1976年,年维泗兼任国家队领队,实际主教练事务由任彬担当 。1978年,年维泗三度出任国家队主帅。1980年,年维泗第四次出任中国队主帅。1985年5月年维泗第五次出任国家队主帅。年维泗也曾担任国家体委训练局副局长兼中国足球协会副主席、主席、国家队总教练。

铁路队的萧子文、高保正历史资料未查询到,也很遗憾。

总结

新中国第一届国足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足球的从零开始,这30名“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九五一年度足球运动选手”来自各行各业,退役后的去向也多元化,有医学教授、有电子元器件专家、有从商,但是足球从业者还是主流,他们成为了新中国足球的“星星之火”,将足球的火种撒遍了祖国大地。他们中的很多人,如年维泗、陈成达、张邦伦、史万春、方纫秋等都成为了足坛泰斗,为中国足球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0 阅读:0
老鬼看不盘

老鬼看不盘

足彩专家,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彩票管理中心足彩培训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