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5月,在清末的暮霭沉沉中,17岁的周樟寿来到南京投考免费且有津贴的江南水师学堂。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的文坛巨匠——鲁迅。彼时的他,家里已“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尽管感受到家族命运的转折,但他不想走做幕僚或商人的路,而选择了“走异路”——投考新式学堂。
带着母亲筹来的八元川资,鲁迅出绍兴走水路从南京下关上岸,直奔江南水师学堂。
江南水师学堂创办于1890年冬,它是洋务运动的产儿,承载着近代中国对海防强兵梦想的最初探索。然而,即便是在这样一个新式学堂的环境中,封建陈腐观念依然浓厚,在此任职的鲁迅的叔祖周椒生就对洋务学堂持有偏见,认为本族后辈不走科举正路,实在有失“名门”之雅,因此,他认为鲁迅不宜使用族谱中的名字“周樟寿”来报考新式学堂,遂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意,将“樟寿”本名改为“树人”。而对于年轻的鲁迅而言,报考新式学堂不仅意味着一次学业和人生的选择,更是一场心灵的觉醒。
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后,鲁迅最初被录取为试习生,后补为三班正式生,并分入管轮班。关于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的情形,鲁迅在《朝花夕拾·琐记》中这样描述当时的学习任务,“功课也简单,一星期中,几乎四整天是英文”,“一整天是读汉文”,“一整天是做汉文”,至于水师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训练,却是少得可怜。在日常学习中,他逐渐意识到,这个学堂的守旧和腐朽风气与自己的追求存在着巨大鸿沟。
鲁迅到南京求学的这一年是光绪二十四年,这年6月,光绪皇帝任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推行新法。9月,戊戌政变发生,维新运动仅仅经历了103天就失败了。鲁迅对江南水师学堂的失望情绪日益增长,他决定离开学堂。1898年10月,鲁迅转而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以下简称矿路学堂),在这里一直读到1902年毕业。江南陆师学堂是中日甲午战争后,由两江总督张之洞于1896年创办的,共办了4期。矿路学堂是为开采南京郊外的青龙山煤矿在第2期附设的。
鲁迅在矿路学堂读书期间,国家的形势更加破败。1900年8月,八国联军侵占北京。1901年9月,《辛丑条约》签订,中国陷入了空前的民族危机。在这段屈辱的历史背景下,鲁迅开始关注社会问题,思考国家的未来。他阅读大量中外书籍,接触到了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文化思潮,这既拓宽了他的视野,也深刻影响了他的思想观念。
“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生理学并不教,但我们却看到些木版的《全体新论》和《化学卫生论》之类了”,“而且从译出的历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数学和其他众多自然科学课程的教授,在他的心中播撒下了科学的种子。不同于鲁迅儿时偶尔偷描绣像的乐趣,绘图在此变成了严谨的学科训练,它要求将复杂的机械构造或深奥的科学理念具象化,这不仅考验着学生的观察力,更磨砺着他们的精神。与此同时,体育教育也在潜移默化影响着鲁迅的精神和意志。鲁迅学会了骑马,常常骑马经过明故宫。
尽管生理学并没有在课堂上教授,但他通过《全体新论》《化学卫生论》等书籍窥见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前者介绍了人体解剖图,讲授了部分西方医学知识;后者引入了一些化学的基本原理,为鲁迅带来了全新的健康观念和化学启蒙。这些书籍不仅扩展了他的知识边界,更促使他开始思考科学、健康与人类之间的内在联系。
正值韶华的鲁迅在矿路学堂留下了勤奋求知的印记,镌刻下了他青春岁月的独特色彩。读书期间那一份份手抄笔记,是他刻苦学习的见证:每一幅铅笔绘制的图解,每一行精心排布的文字,都透露出他对待知识的认真与执着。《水学入门》《几何学》《开方》《开方提要》《八线》等课程中,每一本精心记录、整理并装订的笔记都承载着他渴求知识的专注与热情。
在课余时间里,鲁迅的阅读甚为广泛,诸如《世说新语》《汉魏丛书》《徐霞客游记》等我国古典书籍始终是他的重要读物,特别是《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更是深深吸引着他的目光。他对译本新书也非常关注,其中尤以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最为他喜爱。《天演论》译自英国科学家赫胥黎撰写的《进化论与伦理学》,这部书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对鲁迅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通过阅读《天演论》,鲁迅开始系统地学习和研究进化论,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发展观,坚信“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这一观念在他后期的社会批评和文学创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此外,鲁迅还密切关注林纾等人的译作,据统计,这一时期他购买的译著多达二三十种。同时,鲁迅还阅读了诸如《时务报》《译书汇编》《苏报》《仁学》《原富》等报刊和书籍,这些资料不仅丰富了他的知识库,也为他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来源,使得他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刻。
这一时期的鲁迅还创作了不少文学作品,其中包括1898年写的《戛剑生杂记》四则生活杂记和《莳花杂志》二则笔记。1900年,他创作了旧体诗《别诸弟》和《莲蓬人》,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思索。1901年,又创作了《庚子送灶即事》《祭书神文》《和仲弟送别元韵并跋》等诗文。这些文学作品体现了鲁迅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1901年11月,鲁迅和他的同学们踏上了一场特殊的旅途——前往青龙山煤矿实习,在那里,他们近距离接触了中国第一代产业工人。对鲁迅而言,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实习经历,更是一次深刻的人生体验。面对那些在井下挥汗如雨的矿工,他感受到了产业工人的艰辛。这一幕幕场景,不仅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同情,更激发了他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与思索。
1902年1月,鲁迅以一等第三名的优异成绩从矿路学堂毕业,获得清政府颁发的毕业执照。执照中写道“奏明设立矿务铁路学堂,选募聪颖子弟,到堂学习矿学、化学、格致、测算、绘图等项,现届三年毕业”,“学生周树人,……身中面白无须,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人,今考得壹等第三名”,从执照中可知,如果按百分制,鲁迅的成绩分别是:矿学86、地质学87、化学87、熔炼学86、格致学87、测算学87、绘图学85。应该说,鲁迅在矿路学堂的学习收获是非常显著的。毕业后,在1903年,他发表了《中国地质略论》,之后还与同学合著发表《中国矿产志》。这两部作品曾被誉为“中国地质工作史中开天辟地的第一章”,鲁迅也被有的研究者认为是“第一位撰写讲解中国地质文章的学者”。多年以后(1927年),鲁迅在广州的演讲中曾说:“我首先正经学习的是开矿,叫我讲掘煤,也许比讲文学要好一些”。
在南京的读书生活,是鲁迅一生勤奋学习的一个缩影,他刻苦攻读“理科”专业,努力掌握自然科学知识;他博览群书,广泛地阅读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西方名著;他仔细研读古典书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入,这一切都极大地丰富了他的知识、拓展了他的视野,使他从懵懂少年转变为具有新知识、新思想的有志青年,激发了他关注现实和实践探索的勇气,为他成为文学巨匠、思想先锋奠定了重要基础。
文/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