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董明珠健康家”是家电企业的自我救赎

家电圈 2025-02-20 08:10:33

在中国家电产业,至今没有一家企业或企业家,可以像格力电器及董明珠这样,一些动作或表态,会引发全社会的讨论与热议。格力专卖店更名“董明珠健康家”这事,到底犯了什么忌讳,又刺痛了谁的神经?

华辛||撰写

连日来,格力电器线下专卖店更名为“董明珠健康家”一事,迅速引发社会各界的舆论热议,不乏质疑声。

放在整个家电产业,不管是海尔、美的、海信等头部企业,还是小米等跨界企业,一次企业自营渠道专卖店的更名动作,就迅速引发各类媒体,甚至是海量自媒体的关注,格力电器是唯一,这也是属于董明珠的“独一份”。

不过,在家电圈看来,格力电器专卖店更名为“董明珠健康家”这一动作,应该回到家电产业的原点,家电零售变革的正轨,以及家电企业探索多品类扩张转型的逻辑中,去理解和认知。除了热度和流量,更多的还是产业的逻辑和生意的迭代,其中有三个重要信号值得关注:

一是,格力电器正在借助线下的实体门店这种业态,特别是大店、场景店、体验店的方式,推动公司家电多品类的协同增长,加速从空调向家电全品类的业务发展。在线上电商占比持续扩大的今天,为什么格力电器仍然还要重返线下门店,特别是聚焦一线城市商业中心门店的方式来推动多家电品类的市场推广?因为,相对于网店的内卷,实体店更能慢下来,让用户可以体验到产品技术、性能等价值,更能获得用户的信任与亲近。

二是,格力电器看到了当前家电专营业态这种店面模式,对于市场和用户的吸引力持续走低。不回避地说,家电专卖店经过20多年的发展被认为是“太老了、太旧了”,完全无法获得年轻人关注度,并取悦用户了,零售的流量和生意自然就被线上的电商网店抢夺。由此,格力电器应该是希望通过董明珠的IP与健康家的生活化场景,以全新的名称和形象吸引更多用户群体的关注度,最终将市场流量转变为门店销量。

三是,格力电器正在开启新一轮的转型与扩张,不只是从空调向家电全品类的完善,还从家电向工业等领域的发展。可以说,作为格力电器“掌门人”董明珠,正在谋求更多可能和商业机会的寻找及拓展。所以“董明珠健康家”为格力电器在家电业务之外的其它品类扩张,比如美容个护等,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借力。

当然,也需要看到,上述动作可能存在的“过度将董明珠个人与格力电器公司深度捆绑”问题,也让外界担心。这到底是“董明珠赌上个人信誉、口碑和影响力助力格力业务发展”的阳谋,还是“拿个人绑架企业未来发展空间”的风险之举?相信各界会有不同的声音和观点,也只能由时间给出最终的答案。

不过,在家电圈看来,更多企业和商家透过“董明珠健康家”这一企业自营渠道的新动作和新策略,应该要看到产业未来发展新引擎和新动力的出现。那就是,别管线上网店,还是线下实体店,不管是千亿巨头,还是百万小商,只有“掌握用户”的渠道网点和商家,才拥有“活下去”的能力与资格。没有用户的引流,更没有用户的订单量,只有热度,从来不是家电渠道商所追求的,也不是家电企业喜欢的。

都说“条条大道通用户”。对于家电企业来说,以今年为起点,未来的发展不是要追求零售新风口、新业态,而是应该回归产业原点,搞定用户喜欢并追求的“多产品与大产品”打造,要从“服务用户全链路”的维度,构建更多的产品线、服务内容和服务手段。无论是线上的网店,还是线下的实体店,只有真正能服务用户,并为用户持续创造价值,才能活下去,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对于家电企业来说,搞定用户、经营用户,最核心的竞争力是建立自己可控的“综合经营能力”,包括产品、渠道、营销,以及价格、服务等都是这个能力中的其中一环,而不是唯一。所以,绝对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渠道为王”“价格制胜”,放弃或忽视对企业其它能力的建设。

对于所有家电企业来说,未来不管规模大小、实力强弱,必须要掌握让用户有价值、愿意信任,甚至值得信赖的能力和认知。所谓的零售新业态、新风口、新技术、新营销,都是工具和手段。未来能激活家电产业的,只有家电企业自己!

声明:家电圈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一律严禁转载

0 阅读:17
家电圈

家电圈

覆盖家电企业商家的垂直一体化价值交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