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编辑|墨影云光
2019年,香港中文大学因为一起“修例风波”陷入一场舆论风波中。
作为校长的段崇智本应和学校共进退,保护好自己的学生,然而他却公然袒护那些乱港分子,在暴徒进入大学的时候不闻不问,反倒指责保护学生的香港警察。
事后,段崇智受到了外界强烈的谴责和批评,但即便如此他仍在大学继续担任了6年的校长。
而如今,他的结局如何了?他得到应有的下场了吗?
本文章所展示的图片及内容均来源于网络,部分情节虚构,请理性观看,侵权请联系删稿
大家还记得2018年轰动一时的陈同佳案件吗?
陈同佳和女友在台湾旅游时,因感情纠纷将女友杀害。
之后陈同佳因为害怕被判刑于是紧急回到香港,由于香港与台湾之间没有建立引渡协议,陈同佳无法被引渡到台湾接受谋杀指控的审判。
这个案子也因此暴露了香港法律体系的一个巨大漏洞-香港缺乏与其他地区进行刑事司法合作的机制。
这意味着犯罪分子可能利用这个漏洞逃避法律制裁,香港可能成为罪犯的避风港。
为了防止香港成为罪恶都市,特区政府提出了修订《逃犯条例》的建议。
这个提议的初衷是好的,目的是让香港能够与其他没有长期引渡协议的司法管辖区进行个案移交逃犯。
政府希望通过这次修例,不仅能够解决陈同佳案这样的个案,还能建立一个长效机制,确保香港不会成为罪犯逃避法律制裁的庇护所。
然而没想到这个决定却引起了一些不法分子的暴乱。
2019年6月9日,香港爆发了大规模反对修例的游行。
演变到后来,甚至有超过100万人参与反对修例。虽然看着数字有点大,但是基本上都是真实的,“乱港分子”的影响真的很大。
抗议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而且令人想不到的是,在这场风波中,青年学生成为了主力军。
根据调查显示,参加游行的有小一半的人是学生,最小的甚至11岁。
而且随着事态发展,香港社会逐渐变成两个阵营。
反对修例的一方被称为“黄营”,支持修例的一方被称为“蓝营”。那到底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学生加入“黄营”呢?
其实还是港英时期的教育政策不同,那时候的教育更强调西方价值观,对中国内地的认同感相对较弱。
回归后,香港在正确价值观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缺失,导致一些年轻人对“一国两制”的理解出现偏差。
香港中文大学是名校,学生众多,但是却也是参与人数最多的大学之一。校园内动荡不安,里面的学生甚至会让外面的暴徒进校园来游行,并且多次发生暴力冲突事件。
然而,作为校长的段崇智对这些暴力事件却保持沉默,没有批评没有指责。
校园里的设施还有纪律遭到破坏,老师都没办法正常的上课。
最后无奈之下报警,香港警方进入校园维持秩序,然而这时候,沉默隐身的段崇智却阻止警方进入,还在警察进入逮捕暴徒之后,指责警察入校是在过度使用武力。
这种做法自然是引发了不少争议,作为一名传道授业的老师,却不为学生着想,反而纵容那些乱港分子。
还在媒体面前要求释放那些被逮捕的学生,事后竟然还以学校被破坏为理由向政府申请修补资金。
这事一出,社会各界都在谴责他纵容港独,香港那边也开会进行商讨,反而是一些西方国家对他表示支持,甚至将段崇智塑造成“民主斗士”。
英国还对段崇智进行了褒奖,并登刊表扬他,将他评为“2019教育界年度人物”。
除了这件事情之外,在校园内,段崇智还经常默许学生讨论一些关于港独之类的敏感话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对抗情绪。
作为一所知名大学的领导,段崇智不仅没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反而纵容了一些不当行为。
修例风波平息后,教育体系成为重点检讨对象,香港中文大学也进行了内部改革。
不仅在各方面制度上变得更加严格,学校内的教师数量也开始减少,但奇怪的是,段崇智却依旧在担任香港中文大学的校长。
在这六年时间里,他身边永远都围绕着关于他的负面新闻,虽说他当初没有直接参与到修例风波中去,但是他的言行举止都带来了负面影响,更何况他还是教书育人的老师。
不过2025年1月份,段崇智自己选择了辞职,卸任香港中文大学的校长一职。
可以说只是卸任对他来说还算是轻的,毕竟要是往深的说,他和那些港独分子有什么区别。
即便是他以前为教育事业,为香港中文大学做出过贡献,但港独、暴乱分子不容原谅。
参考资料
直新闻-《致段崇智校长:当“港独”言论不设限,大学将成“港独”温床》
新京报-《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将于2025年1月卸任校长职务》
环球网-《香港四大警察协会致信港中大校长,谴责其包庇暴力学生“开很坏先例”》
环球网-《呵呵,港中大校长护暴徒“有功”,英国发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