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故事慢慢推进,当年帝家谋反一案的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了,任安乐心里的石头彻底放下,不仅为帝家正了名,自己也终于恢复了帝梓元这个身份。
虽然没办法将太后孙瑜君绳之以法,但是她最终落得个众叛亲离,悄然薨逝,也算是罪有应得。
只是,我们都忘了,这悲剧本不该发生的。
所有的一切,都因为孙瑜君,因为嫉妒,她变得面目全非,除了“太后”这个虚名,她什么都没得到——
在她42岁的时候,韩子安离世,她成为太后,整整十八年,孙瑜君独守后宫,孤独寂寞,本以为可以安享晚年,却不想就在自己六十寿辰的时候,任安乐也就是帝梓元突然发难,把当年的翻了出来,昔日高高在上的大靖太后,一夜之间成了众人口中的大靖罪人。
最要命的是,出来作证的人,竟然是她的孙女安宁公主。对孙瑜君来说,无疑是致命一击。
诚然,在孙瑜君看来,这最后一战,她赢了,虽然帝梓元为帝家翻案了,但是整个帝家,只剩下了帝梓元一人(虽然原著里,温朔是帝梓元的弟弟,但是剧版的故事,好像并没有安排这条线,至于帝盛天,本就不属于这个时代,自然也不用考虑),大靖国的皇帝,依旧是孙瑜君的儿子韩仲远。
作为母亲,她也的确是赢了。
但是,在她临死的时候,回想这走过的一生,真的如她所想那般无怨无悔吗,恐怕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490a841c915c5753927db0b441a9b05f.png)
电视剧《安乐传》截图
仔细想来,这悲剧的根源,是因为一场政治联姻。
孙瑜君出身于百年书香门第,15岁就才名远扬,天下爱慕她的英雄众多,但是她却看上韩子安——北方大族韩家的继承人。
在父母的安排下,韩子安娶了孙瑜君,虽然孙瑜君满心满眼都是韩子安,但是韩子安只是把她当成妻子,却不是爱人。对他来说,孙瑜君是父母给他选定的妻子,作为子女,他不能不接受,仅此而已。
另一方面,他在外征战天下,也需要一个人为他经营后方,出身书香门第的孙瑜君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那些年里,韩子安征战天下二十年,孙瑜君在后方为他生儿育女,为他照顾父母,为他打理家务……所有一个妻子该做的事情,孙瑜君都做了。
换做其他女子,根本不可能坚守二十年,可是孙瑜君都做了,所有事情,都直指一个真相,那就是她真的很爱韩子安。
可是感情这东西,从来都不是绝对的等式。对孙瑜君来说,韩子安是她心中唯一的英雄,但是对韩子安来说,孙瑜君不过是普通一女子。虽然孙瑜君竭尽全力,却始终没有换来韩子安的全心以待。
孙瑜君所做的一切,韩子安很是欣慰,但也仅限于欣慰。他敬她谢她,却唯独没办法爱她。
当然,如果故事就这样发展,可能也没什么,本来古代的帝王权贵的婚姻,更多的是合作而不是恩爱。
偏偏后来的故事里,帝盛天出现在了韩子安的生命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742fa638ce0d4ca64cd2ca55bb74aaab.png)
电视剧《安乐传》截图
韩子安遇到帝盛天的时候,他30岁,她18岁,他比她大12岁,而韩子安和孙瑜君的儿子韩仲远也刚好12岁。
可命运这就是这样促狭,看到帝盛天的时候,韩子安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如同当年孙瑜君遇到韩子安。
当然,单单从门当户对的角度来看,帝盛天的确是最适合韩子安的人,他们两人一个是北方大族韩家的继承者,一个是南方大族帝家的家主,他们的结合,本就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
世间总是造化弄人,明明是最合适的两人,却没有在最好的时间相遇——帝盛天很高傲,不愿去破坏韩子安的家庭;韩子安虽然不爱孙瑜君,但是他敬她感恩她。
所以,虽然韩子安与帝盛天惺惺相惜,却也只限于此,终其一生,他们都是最好的朋友,从不曾越雷池半步。
因为这份惺惺相惜,天下平定之后,帝盛天将江山拱手相让,让韩子安做了大靖天子,而帝家俯首称臣,以靖安侯之名,为韩子安也为天下百姓,守护大靖安宁。
后来,韩子安命不久矣,帝盛天更是为了大靖江山,用真气为韩子安续命三年。
当然,对于这份恩情,韩子安心生感激。所以韩子安死后没有入皇陵,而是选择被葬在苍山之巅,目的估计就是希望死后能够与帝盛天合葬(这一点着实有些过分)。
可是,帝盛天的付出,孙瑜君统统都没看到,他只看到了韩子安对帝盛天的深情,担心帝盛天会夺走韩子安,会夺走属于自己儿子的皇位。于是,她策划了帝家灭门的惨案。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fb700918dfd9c9a745a0d58b6d29fc58.png)
电视剧《安乐传》截图
为了铲除帝家,孙瑜君机关算尽。
首先,孙瑜君找到了姜瑜密谋,模仿了韩仲远的字迹写了一封密信谕令,让靖安侯帝永宁发兵青南山,跟忠义侯古云年一起剿灭北秦大军。而另一边,又借机诬陷靖安侯勾结北秦,意图谋逆。
靖安侯知道寒假忌惮自己,为了保住八万帝家军,也为了大靖王朝长治久安,他选择自杀以证清白。
可就算如此,孙瑜君依旧不打算放过帝家,将一道密旨送到了古云年那里。
按照孙瑜君的意思,古云年率众伏击帝家军,将八万帝家军系数斩杀在青南山。
(说实话,对于这一节故事,我有点不能理解帝盛天的做法,虽然她跟韩子安有约定,不能进大靖京城,但是她应该能够在帝家军被伏击的时候出手相助,这样一来,至少可以保全帝家军的一部分力量。)
虽然韩烨假借先皇遗诏救下了帝梓元,但是,曾经辉煌一时的帝家,基本上已经走向了落幕。
我甚至觉得当初韩烨之所以能够为帝梓元求得一线生机,也是因为孙瑜君觉得,仅凭帝梓元一个弱女子,根本翻不起多大的风浪。
只是她万万没想到,十年之后,帝梓元(任安乐)回归,把所有事情都暴露在大众眼前。
她更没想到的事,当年的事情,她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却不知道安宁公主目睹了这一切,还不顾亲情站出来为帝梓元(任安乐)作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28778e0281e9c00f251ae7d5e56a2ae4.png)
电视剧《安乐传》截图
有人说,孙瑜君所做的一切,也是为了自己的儿子。
这一点的确无法反驳,虽然帝盛天和帝永宁会遵守约定,跟韩家一起守护这片江山,但是三代四代之后,谁也不敢保证帝家人会生出其他的心思。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真的只是为了江山稳固,她大可以做得柔和一些。就像宋太祖一样杯酒释兵权,换来皆大欢喜的结局。
之所以会这样,只是因为她嫉妒帝盛天——
“金銮殿是你陪他议政的地方,御书房是你陪他批阅奏折的地方,到最后,你们两个干脆一起搬进了梅花小筑,还带着我的儿子,整个大靖国,我只有一处,他从不踏入的静心堂。”
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年的孙瑜君也的确是够惨的,虽然我们都知道帝盛天和韩子安清清白白的,但是换做任何一个女子,又有谁能容忍自己的另一半跟别人出双入对,而自己一个人独守空房呢?
而且,虽然帝盛天问心无愧,但是在其他人看来,孙瑜君就是一个妥妥的笑话。
正如孙瑜君所说,如果当年把话挑明,按照孙瑜君的性格,她肯定会继续拈酸吃醋,但是她绝对不会阻止帝盛天续命,也许就没有后来的那些悲剧了。
本就满是嫉妒,再加上一连串的误会猜忌,孙瑜君不这么做,反倒成了怪事了。
我甚至觉得,在这件事里,最该负责的人,其实是韩子安,因为他这一生不仅亏欠了两个女人,更害了八万将士。
一个他给了她名分,但却不能给她爱,一个给了她爱,但却不能给她一个名分。无论帝盛天还是孙瑜君,都是他感情里的受害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91e5b96999089a50761180821ee09eb5.png)
电视剧《安乐传》截图
(原创不易,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