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希望电视剧《上甘岭》能全面细致描绘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上甘岭创下的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希望多大失望就多深。
电视剧《上甘岭》主要以15军参加的上甘岭战役为主,对于12军参战则描绘得过于粗漏。
虽然也断续反映了12军李德生副军长参战的情况,但展现的太少,尤其是在最后一集仅用王雷的画外音对12军参战的情况作了简述,如“第12军与第15军换防后,继续在上甘岭的阵地上与敌人争夺,成为战役的主力”,“12军共计歼敌1.2万余人,”“迫使‘联合国军’不得不在1952年11月23日停止了上甘岭方向的进攻,我军获得了上甘岭战役最终的胜利”。不过几分钟的时间,就将12军的参战情况划过。
而真实的15军、12军先后参战的上甘岭战役是什么情况呢?
一是12军比15军参战时间长。15军从1952年10月14日参战,到11月1日因伤亡惨重由12军开始参战、部分接防,再到11月5日志愿军第12军31师全面接管了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的防务,直到按官方的11月25日战役结束。15军参战时间23天,12军参战25天。若按真正战斗结束,12军于12月15日再次将阵地移交15军,则是45天。
二是15军参战时只能称为战斗,12军参战后才称为战役。1952年11月5日之前,志愿军总部都把上甘岭战役称之为“597.9高地战斗”和“537.7高地北山战斗”。11月6日,志司将第3兵团拟定的《597.9高地及537.7高地北山作战部署》上报中央军委。翌日,军委批复同意此部署,并强调五圣山附近的作战已经发展成为战役规模,并已取得巨大胜利。从此时开始,志愿军总部将“597.9高地战斗”和“537.7高地北山战斗”,统称为“上甘岭战役”。
三是12军虽然比15军投入兵力少,但方法多。15军参战5个团,即15军45师的133、134、135团,29师的86、87团共五个团;12军参战4个团,即12军31师91、92、93团,34师106团共四个团。15军用添油战术,不断投入预备队投入战斗,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伤亡。12军则实行“车轮战法”,每个连不管伤亡如何,一律只打一天,就撤下来休整,前连长则留下来,作为后一个连长的顾问。不再坚持以往的“阵地每失必反”的战法,而是集中力量守住主要阵地,对其它阵地则以火力控制,结束了“投入部队收复阵地――伤亡惨重丢失阵地――再投入新的部队”这一恶性循环。同时加强步炮协同作战,组成轻便炮群,专打冲到阵前50-100米的敌军步兵。
四是12军的敌我伤亡比要比15军小。15军歼敌1.3万余人,阵亡5200余人,伤6200余人,合计1.14万余人。 12军歼敌1.2万余人,阵亡1900余人,伤2300余人,共计4200余人。第15军在发往志愿军第三兵团的电报上说:“(上甘岭)战斗开始,由于对敌进攻持续性估计不够,有些急躁,用兵过多。但45师打的极为英勇顽强,负伤不下火线是普遍的,舍身杀敌,与敌同归于尽的可歌可泣事迹很多。该师伤亡很大,已有17个连队人数在25人以下,有的连队已没有人了。其本身已无力把这个仗打下去……”,由此可见一斑。45师的连队干部伤亡65%以上,排级干部伤亡89%,班长副班长伤亡100%。最典型的就是该剧中的8连(3次打光3次重建,战后被授予集体特等功)。
所以,12军不愧二野的王牌(前身是二野6纵),而15军则是从二线部队在上甘岭一战成名(前身是二野9纵)。正如该剧中主席所说“从太行山走出来的年轻部队,我们的部队就是这样,几个硬仗打下来,那就是主力了”。
由于绝大部分记者和作家都是在12军部队撤出上甘岭移交15军后采访15军的部队情况写的通讯,所以15军的英模事迹得以大量报道。而其后升任12军军长的李德生专门作出规定关于上甘岭战役的功劳,谁都不准再提,谁都不准再争,甘愿隐姓埋名,所以12军的战功基本被忽略了。虽然抗美援朝期间15军总共有功臣13456位,12军总共有功臣14484名,但15军上甘岭一战就涌现出12347名,12军在上甘岭战役产生出的功臣则远远少于15军。直到近年来随着对抗美援朝战史研究的深入,12军在上甘岭的功绩才得以体现,这点在央视播出的《国家记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坚守上甘岭》充分展现。
有鉴于此,电视剧《上甘岭》还是没有展现真实的上甘岭战役全貌,这不得不说是个遗憾。从该剧中黄轩饰演的虚构人物段显峰和王雷饰演的秦基伟均为领衔主演来看,若换为王雷和杜江饰演的李德生为双主演可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