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历史极其悲惨的一页,生活在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自从欧洲殖民者的到来后,整个民族的命运就进入到极度危险的时刻。为了获取美洲大陆的资源并扩大领土,于是殖民者开始侵占印第安人的土地。这种对土地和资源的极度渴望,导致了对印第安人的驱逐和大规模的种族屠杀。
在殖民时期之前,美洲大陆上的印第安人口数量是相当庞大的。有学者认为,16世纪初仅在美国境内居住的印第安人就达到了3000万至1亿人。这一数字显示了当时印第安人在美洲大陆上的广泛分布和众多人口。
令人感到悲哀的是,随着欧洲殖民者的入侵和随后的种族灭绝政策,印第安人的人口数量急剧下降。到19世纪末期,美国本土只剩下大约25万印第安人。这一数字与殖民时期之前的庞大人口形成了鲜明对比,凸显了印第安人所遭受的深重灾难。
然而,如此大规模的种族灭绝背后,是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分步骤的灭绝政策。
已解密的几个步骤如下:
1、高额悬赏:为了鼓励民众参与屠杀印第安人,美国政府曾设立高额悬赏金。例如,1703年新英格兰的清教徒立法会议决定,每剥一张印第安人的头盖皮和每俘获一个红种人都给赏金40美元;后来这个赏金逐渐提高,到1744年规定每剥一个12岁以上男子的头皮奖励100美元(相当于今天2000美元),每剥一个妇女或儿童的头皮奖赏50美元(相当于今天1000美元)。
2、军事行动:美国军队从成立之日起,杀戮印第安人就是其主要任务之一。从1803年开始,到1892年基本结束,美军集中发起了1000多次军事行动,将印第安人几乎屠杀殆尽。其中较大的战役包括蒂普卡努战役(1811年)、黑鹰战争(1832年)、森密诺尔人之战(1835年-1842年)等。
3、伤膝河大屠杀:1890年12月29日,美军第七骑兵团在南达科他州的伤膝河附近,对数百名放下武器投降的印第安人苏族拉科塔部落进行了血腥屠杀。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后一次针对印第安人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也是印第安人反抗白人过程中的最后一次悲壮战斗。
4、强制迁移:美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法案,如《印第安人驱逐法案》(1830年),迫使印第安人离开他们数千年来居住的土地,迁移到偏远贫瘠的保留地。这些迁移过程被称为“血泪之路”,因为大量印第安人在途中死于饥饿、疾病和严寒。
5、文化灭绝:除了肉体上的屠杀外,美国政府还试图通过剥夺印第安部落自治权、根除印第安文化等方式来消灭印第安人的文化认同和族群意识。例如,1887年颁布的《道斯法案》授权总统解散原住民保留地,废除原保留地内实行的部落土地所有制。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灭绝印第安人的过程持续了大约300年的时间。到19世纪末期,美国本土只剩下大约25万印第安人。但困难并没有打倒这个悲惨的民族,截至2023年,美国的印第安人口成长到689.4万人。
虽然人数得到了显著增长,但政府对于这些原住民的待遇却有着明显不同!
首先,美国原住民的失业率为7.9%,远高于美国总人口失业率的3.9%。一些原住民保留地的失业率甚至超过40%,在某些社区可能超过80%。贫困率也较高,如2021年,有21.9%的印第安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白人的贫困率仅为9.6%。
在教育方面,原住民学生占美国学生人数的比例甚至不到1%,且毕业率也相对较低,辍学率更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此外,美国原住民的预期寿命比其他所有种族短5.5年,糖尿病、慢性肝病和酒精依赖症的发病率较高。此外,医疗保障不足,约有20.7%的原住民没有保险。
而这些也只是冰山一角,现实中可能更加残酷!
对于种种不公平对待,无疑也导致印第安人对美国政府的态度始终保持戒心,在情感上也非常复杂。许多人一边想维护自己身为原住民的权益,一边又对惨痛的历史耿耿于怀。可对于这种足以载入人类史册的悲惨事件,双方的心结又何时才能够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