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马自达,大家一定会想起它“东瀛宝马”的称号,出色的操控感让一众粉丝雀跃不已,不过由于国内车型更新换代太慢,同时销售阵营偏小,使得这一优势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面对销量的持续下滑,马自达也始终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境地,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并且为国内车型注入新的血液,马自达将CX-50引入国内,并为其中文配名“行也”,新车目前开启预售,预售价为15.98万起,一起来看看吧。
随着新能源浪潮的不断推进,许多新车型都采用了更多前卫的设计风格,然而马自达CX-50行也并没有走同样的路线。前脸的前格栅、大灯组以及前包围件等位置都采用了更多熏黑材质的雕琢,让整体气质多了一些野性粗犷感,机盖上方带有四根清晰有力的筋线搭配,并且从前挡风向着中轴线集中,前大灯内部灯组布局规整简约,内角与中网相融,前格栅两侧带有竖状C型的导流槽,前唇上方还配有枪灰色的金属护板,使其多了一些硬汉气质。
马自达CX-50行也的裙边同样采用了大量黑化组件包覆,让侧面的硬汉气质也得到了提升,同时在面对一些复杂路况时可减少车身的剐蹭和磕碰。分段式的腰线设计非常经典,前后轮拱上方的肩部区域均得到了较深刻突出,立体化的型面不仅增强了丰富的光影效果,还让车身更显肌肉感。车窗线整体大部分采用了黑色饰边,但在尾窗位置采用了镀铬材质,车顶还贴心地搭配了行李架,方便日常出行的行李放置,提高车辆的实用性。
马自达CX-50行也拥有一个饱满壮硕的车尾轮廓,类似楔形的尾灯内部采用了两个勺型的灯带造型,灯腔带有一定的熏黑处理,点亮后更有辨识度,灯组中间则镶有马自达的车标,车尾两侧带有与车头相呼应的竖状导流槽结构,底部则为大面积的黑色组件覆盖,并配有横向的示宽灯,车底同样采用了枪灰色的护板覆盖,并配有双出的圆形尾喉,整体保持了简约干练的造型。
进入车内,能够明显感受到马自达CX-50行也迎合时代的极简化内饰设计,与海外版车型基本保持一致。台面整体保持了平直延伸的型面,通过更多横向线条和饰板的加入拉宽了车内的视觉感,大量软性面料的包覆也体现出现代时尚的氛围感。台面中央配有一款宽扁的悬浮屏,小巧的造型使得整个车内的布局更加简洁明了。出风口采用了竖状的布局,边缘加入了镀铬材质进行封边,提升了一些科幻观感。
马自达CX-50的中控屏内部预计搭载了家族最新的智联系统,以黑色风格为主的UI主题高级简约,逻辑简单的交互操作可让用户很快熟悉。系统内除了提供GPS和多媒体功能外,还搭载了当前流行的车联网和无线网络,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应用升级和拓展,仪表部分采用经典的三圆筒造型,机械+液晶屏的布局延续了一些家族传统。
定位紧凑级SUV的马自达CX-50行也拥有4785*1920*1638mm的车身尺寸,轴距为2815mm,新车针对国内消费者的偏好进行优化,后排腿部空间单独增加了55mm,以保证更加宽裕的乘坐表现,座椅整体采用了双色拼接的面料包覆,宽大厚实的乘坐质感保证了乘客的舒适度,后备厢整体拥有规整的布局,保证了日常出行的行李装载需求。
动力方面,目前推出的六款车型提供了两版本车型,分别搭载了最大功率为114kW(155Ps)的2.0L发动机与138kW(188Ps)的2.5L发动机,最大扭矩分别为200N·m和250N·m,全系车型均匹配6AT,这也是马自达经典的动力总成,虽然动力参数相较当前的新能源车和涡轮增压车型略微保守,但细腻平顺且线性的动力表现是其最大的亮点,同时两款车型的WLTC综合油耗仅7.2L/100km和7.4L/100km,同样兼顾了经济性。
底盘方面,马自达CX-50行也采用了麦弗逊与纵臂扭转梁式悬架结构,整体调校风格在舒适中也保留了充足的支撑性,在连续颠簸路段时可快速过滤掉多余的振动,同时快速过弯时,充足的侧向支撑也能减少车辆的侧倾,转向的精准以及车头的快速响应保证了马自达CX-50行也的操控性,再配上线性的动力组合,整体的驾驶感受颇为惬意。
写在最后
马自达CX-50行也目前已经开启预售,15.98万起的价格保持了相对亲民的定位,新车将于5月25日正式上市,凭借着略带硬汉气质的外观和简约干练的内饰设计,定将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的关注,后期的销量表现也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