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故乡也并非易事。工作机会有限,专业技能可能无处施展。就像那位曾在北京打拼的好友,财务出身却只能找仓库管理员之类的工作。周围人的冷嘲热讽让人难以承受,“失败” 的标签如影随形。在结婚生子问题上,每天都要面对家人的催促和质问,生活方式的改变也让人感到不适应。
同时,年轻人还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青年失业率超两成,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竞争压力巨大。很多年轻人高不成低不就,找不到好工作宁愿 “啃老”。中小微企业开源节流,减少招聘甚至不招人,互联网巨头也减少校招比例。人工智能的兴起更是削减了一部分年轻人的工作机会。
此外,人工智能的发展也给年轻人带来挑战。一些工作岗位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如客户服务、翻译和口译员、技术写作人员等。美国福克斯新闻网的一项调查发现,ChatGPT 在美国可能取代 480 万个工作岗位。这让年轻人感到前景渺茫,担心自己的未来。
总之,当代年轻人陷入了重重困境,留不下的大城市和回不去的故乡,加上就业难和人工智能的挑战,让他们感到迷茫和无助。
年轻人在面对困境时,不要害羞或尴尬,应主动与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交流。据相关统计,超过 70% 的年轻人在与他人交流后,感到压力得到了有效缓解。家人的关爱和理解能给予温暖的支持,朋友的陪伴和鼓励能让人重拾信心,而专业人士则能从更科学的角度提供建议和解决方案。
保持健康的饮食是基础,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和粗粮杂粮,避免过度摄入高脂肪、高糖、高盐食品。研究表明,合理的饮食结构能提升身体的免疫力和心理的抗压能力。充足的睡眠同样重要,每天保证 7-8 小时的睡眠时间,能让身体和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适量的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每天坚持 30 分钟的有氧运动,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此外,培养兴趣爱好,如阅读、旅行、音乐等,可以让年轻人放松心情,增加幸福感。
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方式是有效的放松身心的方法。通过深呼吸,调节呼吸节奏,能让身体放松下来,减少焦虑。冥想则能帮助年轻人集中注意力,平静内心。瑜伽通过各种体式的练习,能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力,同时也能缓解压力。
保持乐观、自信和坚韧的态度至关重要。积极的心态能让人看到问题的另一面,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当遇到工作上的挫折时,不要只看到失败的一面,而是思考从中能学到什么经验教训,为未来的成功打下基础。
参加社交活动、加入兴趣小组是拓展社交圈的好方法。在社交活动中,年轻人可以结识志同道合的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情感。兴趣小组则能让年轻人找到共同的爱好,一起探索和成长。通过与他人建立联系,年轻人能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失败和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年轻人要学会从中学习和成长。不要因为失败而沮丧自暴自弃,而是要勇敢地面对,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只有不断地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才能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不应只关注工资高低,更要注重工作带来的体验和成长。通过工作,我们可以接触不同的人,了解社会的人情冷暖,从而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同时,我们要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不断提升自己。例如,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新技能、参加培训课程或者阅读书籍,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工作积累人脉资源,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
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如跑步、游泳、瑜伽等,坚持锻炼身体。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改善精神状态,帮助我们摆脱萎靡不振。研究显示,每周进行至少三次运动,每次 30 分钟以上,可以有效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心理的抗压能力。通过运动,我们可以释放压力,放松心情,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带着问题去学习,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和针对性。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兴趣爱好,确定学习的目标和方向,然后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例如,如果我们想从事互联网行业,可以学习编程、数据分析等技能;如果我们对文学艺术感兴趣,可以学习写作、绘画等技能。通过不断地学习,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掌握更多的生存技能,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把挫折当作人生的宝贵教训,积极面对,不断成长。挫折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我们要学会从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动,不断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当遇到挫折时,我们可以先冷静下来,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然后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我们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克服挫折,实现自己的目标。
在面对困难时,我们不能消极悲观,而要勇敢地直面困难,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努力奋斗。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勇气去面对它。我们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敢于挑战困难,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和途径,直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困难中不断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保持乐观的心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把握机遇和挑战,实现人生价值。在面对困境时,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困难和挫折,而要看到未来的发展和机遇。我们要相信自己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只要我们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同时,我们要善于把握机遇,勇敢地迎接挑战,不断开拓创新,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与他人交流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可以与家人、朋友、同事或者专业人士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交流,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改进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感受,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与陌生人接触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增加我们的人生经验。我们可以通过参加社交活动、志愿者活动或者旅行等方式,结识不同背景的人,了解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通过与陌生人的交流和互动,我们可以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时,我们也可以从陌生人身上获得启发和鼓励,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全球已有 2.6 亿年轻人成为 “尼特族”,我国的 “尼特族” 也在成为值得关注的社会议题。“尼特族” 是指 “不就业、不上学、不受训” 的 “三不青年”,他们的成因相当复杂,不能只用 “懒”“不求上进” 来道德批判。我国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化解 “尼特族” 问题,如 2019 年人社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青年就业启航计划的通知》,将 16—35 岁有劳动能力、失业一年以上的青年纳入计划,建立健全覆盖求职创业全过程的帮扶机制。
从职场看,很多单位可以做得更好。要少一些不必要的内卷,让湖面多一些宁静。很多单位的忙碌景象有时并非真的有那么多事情需要忙碌,而是领导喜欢看员工 “忙起来” 的样子。工作时间内完全可以搞定的事情,却非要搞到加班;人力本来可以合理调配,却让所有人 “陪忙”;正常时间晃晃悠悠,节假日显得很忙。这些人为制造出来的管理冗余给年轻人带来了巨大压力。
现在很多城市都标榜要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这并非抽象的理念,而应落实在具体的实事上。比如,为年轻人提供平等的就业准入机会、创造宽容的竞争环境、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等。这些做好了,年轻人自然会把精力智慧聚集起来;杂七杂八的牵扯少了,他们也就会心无旁骛地做事,专注于自身的成长。就说宽容吧,在一些地方就显得有些奢侈。很多年轻人早已被各种外力严丝合缝地框住了,鲜有自为的可能性。可事实上,年轻人需要遵从的,应该是一体认可的制度、纪律、常识,而不该是某种框框。这也要求管理者更加讲求科学性与合理性。若总是用僵硬的条条框框去消耗年轻人的热忱,未免太不友好。年轻人有热情,有想法,有行动力,理应朝气蓬勃,一往无前,而不应该总是困在各种压力里,消磨在各种 “躺平” 里。社会在激励青年奋发有为的同时,也要格外注意营造好外部环境,真正给他们创造出友好、包容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