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网·甲秀新闻讯 时间勾勒出崭新的轮廓,2025年如期而至。
回顾过去一年,贵阳农商银行以奋进者的步伐,奔跑在创新突围的高质量发展新路上。
2024年,作为全省规模最大的地方性农村法人金融机构,贵阳农商银行上下铆足干劲、协同发力,坚守为民为企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初心,恪守“乡村振兴特色银行”的责任承诺,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激发实体经济新动能,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用心用情守护群众金融安全,与贵阳贵安经济社会同频共振、携手并肩,为助力贵阳贵安经济社会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凝聚“心”与“力” 激发实体经济新活力
实体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回望贵阳农商银行十多年的发展之路,始终坚守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主线,加大产业支持力度,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每天,在位于贵阳市清镇市观清路的龙滩街停车场中,各式各样的新能源汽车在这里充电后驶出,成为一道靓丽的绿色能源风景。这是贵阳农商银行支持的清镇市电动汽车充电桩项目。
2023年,清镇市启动电动汽车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在清镇市区域内选取100余个点位建设超过1200个充电桩,清镇市湖城资产运营有限责任公司中标该项目,其项目涉及37个点位。在项目建设前期,企业遇到资金难题,到贵阳农商银行清镇支行寻求帮助。清镇支行积极回应,第一时间安排客户经理主动上门对接,认真开展实地调查,为该公司量身定制最优融资方案,最终通过组合授信,为该公司融资2.15亿元,及时为项目“输血送氧”,保证建设需要。截至目前已投入运营11个点位,可同时容纳近100辆新能源汽车充电。
将目光转向修文县,在位于扎佐街道的贵州年丰纸品有限公司的厂房里,不断传出机器切割纸品的声音,生产线忙碌而有序。
2013年成立的贵州年丰纸品有限公司在创业初期就获得了贵阳农商银行修文支行的支持。11年来,在贵阳农商银行的持续支持下,企业发展成年产11000万平方米纸品、近5年年均收入2亿元的成熟型民营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企业等称号。
金融活水流进电动汽车充电桩项目,送进“专精特新”纸品企业车间,这是贵阳农商银行积极响应国家及省市战略部署,发挥信贷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
去年以来,贵阳农商银行紧跟省市战略目标,围绕总行党委决策部署,持续深入与省市大数据、工信、科技等有关部门及重点企业的对接合作,将金融活水引向省市重点项目、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金融、“专精特新”等重点领域,主动对接铝深加工、磷产业链,深挖上下游金融需求,围绕烟、酒、茶、煤等传统支柱产业实行差异化信贷策略,为企业量身定制授信方案,打造“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信贷资金投放精准直达性,服务贵阳贵安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点“绿”成金,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贵阳农商银行聚焦“双碳”目标,助力区域经济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精耕绿色能源领域,支持环保电线电缆生产、新能源电车充电设施建设及运营、污染治理、精密制造、文化旅游等绿色产业,促进经济绿色转型,迈出绿色金融健康发展新步伐,共同守护绿水青山。
“金融活水”浇灌“产业之花”,贵阳农商银行全力以赴为贵阳贵安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生动诠释地方金融国企的责任担当。
深耕“农”与“小” 谱写乡村振兴新乐章
脚沾泥土,肩带露珠,从城镇社区到农村集市,从工厂车间到田间地头,无不活跃着贵阳农商人奔忙服务的身影。
作为扎根“三农”、服务地方的农村金融机构,贵阳农商银行聚焦百姓最关切、最需要、最困难的问题,切实将便捷、优质的金融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送到百姓心坎上。
在清镇市红枫湖镇骆家桥村的贵阳市2.5万亩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清镇园区,螺丝椒、灯笼椒、圣女果等长势良好。2019年,贵阳市启动建设2.5万亩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项目实施主体贵阳市菜篮子集团有限公司遇到资金困难,贵阳农商银行修文支行主动上门对接,详细了解项目建设的背景、资金缺口、生产计划及未来发展前景等情况后,合理设计授信方案,及时为其提供项目贷款。2020年2月,基地第一批蔬菜上市,走向广大市民的餐桌。在金融活水的持续浇灌下,菜篮子集团如今已拥有蔬菜生产基地14个、菌棒厂2个、食用菌生产基地3个,自营生产与订单带动每年可供应蔬菜11万吨,并带动基地周边村民就业,让市民的“菜篮子”拎得更稳当,让乡村更美、产业更强、村民更富。
在服务农业龙头企业的同时,金融活水还对物流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进行有力支持。在花溪地利物流园,贵阳农商银行石板支行针对物流园商户的实际情况,推出了“超易农市贷”产品,该产品主要以信用贷款为主,可根据商户们的销售流水确定贷款额度,随借随还,按需提款。
商户刘丽丽就是受益者之一。6年前,因在大蒜收获及旺销季节需要大量资金备货,刘丽丽到贵阳农商银行石板支行寻求贷款支持,顺利申请到“超易农市贷”。仅仅3天,刘丽丽就收到了第一笔45万元贷款,让她当年的生意上了一个台阶。如今,刘丽丽的贷款额度已经升至300万元,经营场所也从一间15平方米的小门面发展到7个门面,年销售额超过8000万元,带动近100人就业。截至目前,贵阳农商银行石板支行支持地利物流园商户及农户300余户,贷款共计290笔,金额1.68亿元。
近年来,贵阳农商银行积极落实中央及省市普惠金融服务政策,紧扣我省乡村振兴工作部署,始终坚守“乡村振兴特色银行”的战略定位,助力乡村振兴。
打造生猪产业特色支行、牛羊产业特色支行、绿色食品特色支行等十二家特色支行;各级党员先锋队深入乡镇走访,将“牛产业养殖贷款”“农业按揭贷”“美丽乡村贷”“订单农业贷”等“十大乡特系列产品”送到千家万户,送到田间地头。
围绕“粮袋子、菜篮子、奶瓶子、油罐子、肉案子”五大产业、新型农业四大经营主体和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明确金融支持方向和支持项目,支持贵阳市菜篮子集团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28家,支持金额超过17亿元。
在贵阳农产品物流园、谷丰粮油市场、地利农产品物流园设置网点,为市场内的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等量身定制优惠授信方案。全行累计支持“菜篮子”经营主体近1000户。
持续深化省市农业农村部门、农业行业协会等的沟通对接,并借助“政银企”对接会等渠道聆听企业、贴近企业、服务企业。积极运用政策支持,通过政策性分险措施、再贷款专项资金等方式,为经营主体降低融资成本。
截至2024年底,贵阳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244亿余元。
“农”情与共,服务不止。真真切切的服务,实实在在的行动,贵阳农商银行始终扎根“三农”,用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滋养筑城大地,书写着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美好答卷。
自主“创”与“变” 释放科技金融新动能
如今,科技已然成为新时代商业银行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的重要支点。奔涌的数字化浪潮中,贵阳农商银行紧跟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将科技赋能刻进发展基因,坚持“以新突围”,奋力写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坚持“以新突围”,深度结合养老金融“布局破冰”,普惠金融“提档升级”,数字金融“加速迭代”等举措,推动线上“数字化”,提升数字经营能力;服务“信息化”,提升客户体验感;线下“场景化”,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发挥“数字化”产品优势,贵阳农商银行积极开发“超e贷”、生态牧业牛产业贷款等多种产品,持续优化线上业务流程、完善线上业务模块,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精准度。
去年年初,在花溪区国宾府社区经营餐馆的付家豪遇到资金瓶颈,加上食材涨价等原因,导致餐馆经营紧张。当他一筹莫展之际,贵阳农商银行国宾府支行工作人员进社区进市场扫商圈,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金融服务“春风行动”,以主动送贷上门的“一站式”金融服务,解了付家豪的燃眉之急。
打开手机微信一扫一填一报,在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下,付家豪快速完成了10万元贷款的申请操作。10多分钟后,贷款放款短信提示音响起。几天后,餐馆购入一批新鲜食材,付家豪在后厨抡起大勺,干劲十足,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
贵阳农商银行开发“生态牧业产业金融科技平台”,在贵州省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中率先采用生物活体资产抵押作为主担保方式,有效解决了肉牛养殖户贷款融资中抵押难、担保难的问题,同时采用物联网设备和互联网技术对牛只进行实时有效监管。生态牧业牛产业贷款采用“线下审批、线上放款”的方式进行授信,实现了养殖户少跑腿,足不出户即可获得贷款及配套金融服务。
与此同时,贵阳农商银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致力于推进网点数字化运营,通过业务集中化、流程集约化、渠道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强化科技支撑,让金融服务更智能更便捷。
建设远程视频银行,客户可足不出户、随时随地通过微信小程序接入远程视频专线,与后台客服“面对面”“一对一”视频交互,为客户提供实时、快速、专业的业务交易和业务咨询等服务。
加强智能机具的推广运用、丰富机具功能,有效分流柜面业务,提高客户服务效率。
智能化服务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再添新活力,群众满意度再上新台阶。
传递“温”与“情” 共创幸福和谐新生活
作为地方金融国企,贵阳农商银行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经营发展全过程,打好金融组合拳,筑牢服务主阵地,惠民生、暖民心,让金融服务有温度、有情怀、有担当。
走进贵阳农商银行营业网点,划分了清晰的等候区、业务办理区,为“老、弱、孕、残”人员专设“爱心窗口”以及轮椅、老花镜、无障碍设施等,让客户在细节中品味真情真意。在服务过程中,工作人员微笑相迎,认真倾听,耐心指导,介绍产品,为等待的客户送上一杯热水。对于老年客户,做到敬老、爱老、助老,服务时主动沟通,放慢语速,指导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在手机银行上设置关怀版,让客户体验“金融温度”。
对于特殊客户,在有效控制风险和确保特殊群体客户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网点提供延时服务、上门服务,更便捷、更贴心。96岁高龄的宋先生外出不便,不能亲自到网点办理存单激活业务,贵阳农商银行中华南路支行接到求助后,随即安排两名工作人员上门服务。考虑到老人年纪大,工作人员放慢语速,一字一顿地和老人仔细沟通,并按照业务流程做好签字、拍照等工作,顺利办完业务。“谢谢,真麻烦你们了,你们真的是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工作人员告别时,宋先生用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感激。
开展形式多样的金融知识宣传活动,守护群众“钱袋子”。贵阳农商银行网点积极行动起来,联合公安民警走进贵阳市太平路商圈,开展反假货币宣传;携手多家银行组成反诈宣传队,在经开区缤纷广场向群众介绍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及识别方法;走进大中小学、养老院等,讲解反诈及人民币识别知识;走进修文县小箐镇岩鹰山村,为村民讲解出租出售银行卡的危害性,提升群众风险防范意识,共同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为劳动者“筑巢”,让温暖触手可及。自全国推进户外劳动者综合服务站建设以来,贵阳农商银行在各网点建立了31个户外劳动者服务站,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临时休息、饮水、乘凉、取暖、热饭等公益惠民服务,成为户外劳动者的温馨港湾。截至目前,该行已有8个服务站点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称号,有6个服务站点获评“省级示范点”。
群众需求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贵阳农商银行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用心用情努力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有温度的金融服务及增值服务,当好群众身边的“贴心银行”。
记者 金毛毛/文 杨才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