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钜自2003年出任全国政协常委后,多次为两岸三地的协同发展斥资出力。
其长达20年的任职,更是创下了港人担任该职务的最长纪录。
而正当他仕途大好之时,却在2023年主动卸任。

如今,李嘉诚家族出售港口,给美国的行为频频冲上热搜,大家不得不怀疑李泽钜主动卸任与其有关。
李泽钜当年的卸任是否早有预谋?是否就是为了今天的商业布局而铺路?
二十年政协仕途李泽钜自2003年起担任全国政协常委,他低调务实的风格,与他父亲李嘉诚“在商言商”的商人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在他任职期间,多次利用香港的国际金融价值,扶持内地与国际资本市场建立联系,助力内地企业的发展。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时,他更是当机立断,带领企业在大湾区大规模投资。
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到产业园区开发,他的企业都为大湾区的协同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另外在两地关系上,他坚定不移地支持“一国两制”,经常在公开场合,强调香港与内地唇齿相依的关系。

他也鼓励香港企业要抓住国家发展的大好机遇,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使两岸三地抱团进步。
同时,李泽钜也十分关注香港的国际形象,他常常向国际社会讲述香港的真实情况,展示香港的独特优势。
吸引了不少国际资本继续投资香港,为香港的稳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他还通过旗下基金会,在内地和香港开展了一系列的公益项目,回馈社会。
在一些贫困地区,他出资建设学校,为孩子们改善学习环境,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在医疗方面,他不仅支持医学研究,还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更新设备,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正因为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改善了许多人的生活,赢得了大家的广泛赞誉。
所以其政协委员的任职时间,才得以一直续期,打破了港人记录。
但是他却在2023年突然宣布卸任,只保留普通委员身份。

官方说法是"任期结束,让新人接班",但明眼人都觉得没这么简单。
有人说,李泽钜早在2018年就开始接手其家族企业,此举颇有“去政治化”的信号。
毕竟以前李嘉诚曾拒绝出任政协副主席,就摆明了"不趟政治浑水"的态度。

而李泽钜卸任后,其弟弟李泽楷也没接班,反而跑去北京参加高层论坛,可见李家有远离政界的意思。
还有人猜测,这都是为了方便资产操作。
政协常委的身份虽然光鲜,但也可能给商业决策戴上"紧箍咒"。

而卸任后,李家在很多贸易行为上都少了顾虑,而近日的港口交易行为,更是让当年的卸任陷入了阴谋论。
因为这次交易的核心,是巴拿马运河两端对中国极为重要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
这俩港口每年处理全球6%的海运贸易,中国21%的商船都得从这儿过。

李嘉诚把它们卖给美国贝莱德集团,相当于把"海上咽喉"交到了美国人手里。
更让人担心的是,交易还包括港口的智能调度系统,和船舶数据库。
这意味着中国货轮的出发时间、货物清单,甚至芯片数量等信息,都可能被美国监控。

有专家算了笔账,如果美国对中国船只加收单次150万美元的"过路费",中国每年要多掏2000亿!
对此外交部、港澳办连续发声,连香港特首李家超也表态"反对外部干预"。
但是李嘉诚理都不理,李家早已退出政协常委队伍,对于有关部门的喊话,一点不带怕的。

而对于国家为何只是“隔空喊话”却不付出实际行动,这也是李家的狡猾之处。
首先,李嘉诚此次的港口售卖列表中,早已剔除了香港和大陆的境内口岸。
另外李嘉诚的公司注册地也在境外,这就导致我国很难用国安法,来管控李嘉诚的行为。

而李家不惜被大众不齿也要售卖港口,不缺钱的李家又是图啥呢?
简单从利益角度看,228亿美元的售价,比中国企业之前的报价高出一大截。
而且现在全球海运贸易增速放缓,港口行业利润率从20%跌到15%,现在脱手算是"高位套现"。

但政治因素才是关键,特朗普上台后,三番五次扬言要"武力夺回巴拿马运河"。
李嘉诚在英国的1.2万亿港元资产,还有全球22个国家的投资,都可能成为美国"秋后算账"的对象。
与其被美国强征,不如主动卖个好价钱。

另外李嘉诚定的签约时间,正好赶在特朗普扬言要提关税的节骨眼上,这很难让人相信只是巧合。
更耐人寻味的是,购买方的贝莱德集团和美国政府关系密切。

公司前高管埃里克·范诺斯特兰曾在财政部任职,CEO拉里·芬克和特朗更是交往密切。
这笔买卖,说是"政治献金"也不为过。
而眼看距离签约时间越来越近,咱们中国政府还是决定亲自下场,对该集团出售海外港口的行为开展调查。

在大是大非面前,所谓的“在商言商”,只会沦为李家被资本摆布的笑话。
虽然李嘉诚说港口交易仅是普通商业行为,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其实已经远远超出了商业范畴。
当资本遇到国家利益,当"低买高卖"变成"卖国求荣",再精明的商人也会翻车。

但是我国向来懂得未雨绸缪,我们的北极航线从2018年至今,仍在加速推进。
"天惠轮"15天就能从上海到鹿特丹,比传统航线快了三分之一。
冰上丝绸之路,有望打破我国海上贸易对巴拿马运河的依赖。

从港口交易调查到冰上航线布局,国家都在用行动证明,中国从来不是谁都能欺负的软柿子。
任何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都将付出沉重代价。
至于李家,是迷途知返还是一意孤行,咱们拭目以待。

信息来源:红星新闻

新民晚报

东南早报

免责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文字等素材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所有原创作者的权益,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即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