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蔡,蔡明,春晚钉子户,想当年,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爸爸同志!”,这嗓子一出,全国人民都乐了,可不是嘛,1993年,她和郭达在《黄土地》里那叫一个绝,谁能想到,这小姑娘后来成了春晚的常客,成了大家伙儿心中的“小品女王”? 1991年,第一次上春晚,跟巩汉林搭档演《陌生人》,算是露了个脸儿。后来跟郭达成了“黄金搭档”,那作品一部接一部,跟爆米花似的,噼里啪啦响个不停!
《红娘》、《邻里之间》、《梦幻家园》,这些个小品,现在想想都乐呵,老蔡,那可是真能让人笑出声儿来!
27次!
整整27次上春晚,搁谁身上不是荣耀?这背后,是她从小就显摆出来的文艺范儿,12岁就演了《海霞》,那股子对表演的热爱,那叫一个执着!可这时间啊,它不等人,它带着荣耀来,也带着挑战来。
2000年之后,特别是近五年,老蔡的春晚路,走得那叫一个坎坷。
跟潘长江合作的“毒舌老太太”系列,开始那几年,也还行,能逗人乐。
可这剧情翻来覆去就那么几样,笑点也越来越少,观众都看腻了。夸张的表演,干巴巴的笑声,没新意的剧情,网友们那吐槽声,跟潮水似的,一波接一波。
有人说:“老蔡的小品,越来越没意思了。”有人说:“咋每年都一个套路?”还有人开玩笑说:“老蔡是不是只会演老太太了?”这些话,就跟针扎似的,扎得老蔡心里肯定不好受。
这还不算完,老蔡的脸也成了大家伙儿议论的焦点。
医美痕迹太明显,“面具脸”成了热门话题。穿衣打扮也被人说“装嫩”、“用力过猛”,更有甚者,说她“整成了孙悟空”。在《吐槽大会》上,老蔡回应了这些争议,可好像也没啥用,该说的还是说。
这是咋回事?是观众口味变刁了?还是小品题材没啥新花样了?还是老蔡自己转型转迷糊了? 老蔡的春晚路,真不是一帆风顺。
作品和形象的争议,连续五年没上春晚,这些事儿,都跟石头似的,压在她身上。
但她以前的风光,27次上春晚的记录,那可是抹不掉的,那是几代人的共同回忆。一个喜剧演员的发展和转型,时代变化下观众口味的变化,老蔡的经历,或许就是这大时代的一个缩影。
她以后会咋样?还能回到以前的风光吗?谁也说不准。
但咱都希望,这位曾经带给我们那么多欢笑的老艺术家,能找到新的路子,继续在舞台上闪闪发光!你说,要是老蔡哪天不演小品了,改行说相声,会不会也挺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