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嘴之前,
请您家先看武汉地铁里发生的两个故事
01、实力想单身
8月27日,武汉一对情侣,在巨龙大道站赶乘地铁。两人乘坐手扶电梯快到站台时,男生看到列车快关门,竟瞬间放开女友手,自己先快速跑上车,这时列车已关门,女生扒车门未果落单,随后坐另一趟车离开。
网友评论:
看到没赶上车的那个女生双臂抱在胸前的姿势,跟我出去上网不陪我女朋友时,她的动作姿势一样一样的。我好方……
02、实力坑娃
7月30日,武汉一对赶地铁的母子,在黄金口站赶车时,妈妈看到列车门即将关闭,撒下孩子冲进车厢内。结果妈上车了,孩子被留在关闭的车厢门外哇哇大哭。
网友评论:
如果工作人员没在旁边,小孩跑过去被夹住了怎么办?真是坑娃……
坐下一趟地铁,那不是又要等!
几烦人嘞,跑两步赶快上!
武汉人,就是这急。
说话要不打梗,爽快点才好;
做事要唰喇些,不拖泥带水。
有句话说,
宁和苏州人吵架,不和宁波人说话。
但是宁波人还是吴侬软语,
哪有武汉人说话像把了辣椒一样,
又呛又暴。
放在全国,
武汉人爽直的脾气也是闻名遐迩,
说话像吵架,走路像阵风,
巷子里头赶猪——直来直克。
在武汉生活过的易中天就说:
对于一个武汉人来说,“唰喇”与否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但意味着一个人够不够意思和有没有意思,而且甚至决定着一个人会不会被人看得起。比如你对一个武汉人介绍另一个人说“那个人一点都不‘唰喇’”,这个武汉人的眼里马上就会露出鄙夷蔑视的目光。那为么事,
武汉人这爱唰喇,
这崇尚速度呢?
有人说,
这大概还是跟武汉的码头氛围有关系。
武汉一直是商业重镇。自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借助水利之便,汉口逐渐成为全国知名的大商埠,与广东佛山、河南朱仙镇、江西景德镇一同名列“四大名镇”,上世纪初又成为仅次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
老话说,“货到汉口活”。四方货物在此集散,整个汉口都像汉正街一样,到处都是生意人。
1983年的汉正街市场
生意场上买进卖出,慢一步就险一分,一切都在拼速度,哪有闲工夫去慢慢磨。哪怕是勤扒苦做挑货的扁担,都要唰喇一点,每天多挑一担货就多赚一担钱。
上世纪30年代,粤汉铁路完工。从北京到广州全程都可以坐火车,唯一中间要下来的位置,就是武汉。因为长江阻隔,北京到汉口大智门火车站后,旅客们要从汉口粤汉码头坐轮渡,到武昌的徐家棚,再从徐家棚坐火车直奔广州。
轮渡上看落日美景
就这么短短停留的时间,就是商家们做生意最好的时机,买卖都要短时间完成。
要是哪个旅客说,我考虑考虑,过哈子再说。武汉的商家们肯定马上就走——你这是大炮对准红薯地,哄苕!过哈子你坐着火车就走了,还买个鬼哦!有这个缠着你推销的时间,不如找下一个主顾。
码头氛围,就是这么直来直去,就是这么影响了武汉人的性格。
所以你可以看到,街头最俏的早点是热干面,水里一烫,捞起来加点佐料就可以吃;冇得汤汤水水,一边走也可以一边嚯,节约了不少时间。赶公交车、赶地铁,能最后一秒赶上,绝不等下一趟……
崇尚“唰喇”的武汉人最见不得么事?大概是“晕皮道士”“醒倒媒”吧。
嘴哥记得上辈的老武汉,形容一个脾气蛮慢的人,会说这个人是个“晕皮道士”。举个例子,经典场景:下雨了,大家都在往家里跑,但有个人还是慢慢吞吞地在雨中走。有人问,你怎么不搞快点跑啊?这人回答,前头还不是在下雨,跑么事跑?这种人,就是“晕皮道士”。
急脾气武汉人说起这样的人,简直脑壳都要摇断了。嘴哥更能确定的是,这样的人是万万不会被武汉人看中的——这简直要把武汉人气到眼睛里冒火。
还有一种“醒倒媒”的人,也同样会让武汉人无可奈何,一脸苦笑。易中天说,这种人,不理他吧,纠缠不休;发脾气吧,拳头又不打笑脸。最后只好依了他拉倒。
当然也有先打招呼的:“莫在这里‘醒倒媒’,(东西)不得把(给)你的。”但如果坚持“醒倒媒”下去,则仍有可能达到目的。
所以方方说“醒倒媒”是武汉人的一种公关方式,这是不错的。武汉人脾气硬,不怕狠,却对牛皮糖似的“醒倒媒”无可奈何。
关于武汉人的急脾气,
您家有什么想说的呢?
可以给嘴哥留言哦。
流利嘴不瞎嘴,
我们下周日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