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杂谈|楷书,何为高古?

点墨摩诘君 2024-05-08 02:53:17

经常看到有人评价一幅书法作品,觉得很古朴,韵味直追晋唐,就会说“高古”。

高古的含义,高就是高远,意境深远,古就是指远古的风格。

楷书大概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曹魏期间产生,代表人物是楷书鼻祖钟繇,楷书审美规则的缔造者则是东晋书圣王羲之。所以,楷书最高古的年代,就是魏晋时期。

魏晋时期的书法人,为何是高古的,写的楷书与现代人有什么不同呢?摩诘君将现代人的定义,往前推进了几百年,来到康熙年间。也就是把清代中叶起之后,直到当代,统称为书法现代人。

有什么不同呢?摩诘君抽丝剥茧,分析了一下,焦点集中在汉字的偏旁部首,以它在书法艺术上的地位区分,是衡量楷书是否高古的标志。

偏旁部首重要性越弱,写的楷书就越高古。反之,部首越重要,越被强调,写出来的楷书就越……“俗”。俗的楷书,谈不上高古。嗯,其实就是“馆阁体”。王羲之在笔势论早就对后世的“馆阁体”做了神预判:状如算子。

要做到楷书状如算子的程度,将部首一个个独立写出来,是最佳方式。也就是说,写完一个完整的部首,再接着凑一个,直到所有部首都写出来,组合成一个字,才是状如算子。所谓的算子,可不就是部首。

来点直观的例子,从《淳化阁帖》里选择一个王献之的“携”字来分析,原帖的字翻墨本是这样的:

这个字虽然是行书,可视为行楷。“提手旁”只是被王献之作为结构的一个部件来处理,写得很小。康熙以后的现代人,会将“提手旁”加以明确而重视,占据整个字的一半江山,于是大概率会写成下图右边这样:

左边是王献之的“携”,它的写法是高古的。右边是乾隆以后的现代人写法,它是状如算子的。

可能有人会觉得王献之把“提手旁”写得太小了,看上去有些不习惯,挺像电影《西游降魔篇》里的天残脚。看不习惯,其实是未入古的视角。看惯了,领悟个中妙处,才是渐趋高古。

咱们从部首的起源说起,时间不比楷书晚。因为部首概念的产生,并非因楷书而生,却是篆隶发展到极致阶段,人们为了规范书写而制定出来的产物。

根据史料记载,偏旁部首产生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正是汉隶鼎盛时期。摩诘君考究了《说文解字·叙》的原文:“其建首也,立一为耑(端),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杂而不越,据形系联。”

《说文解字》,属于文字学的书籍,并非书法著作。所谓文字学,是将部首的含义单独拆分出来,做分解说明,犹如庖丁解牛。“说文”又“解字”嘛,拆字解析。汉字是象形文字,几乎每个部首都代表有意思,将部首组合起来,又凑成一个整体的含义。

但是汉唐,乃至宋元明时期,书法界几乎没有人把《说文解字》的部首当一回事,部首是被忽略的。这段时期,统称为书法的高古时代。

因为王羲之的《笔势论》明确提出,写字不能“状如算子”。原文是这样的:“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

书家们遵循领悟笔势论的精髓,尽量避免写得“状如算子”,必定不会有人去刻意把每个部首写得一样大小。

《说文解字》使用“部首”概念,是汉字形义联系的标志。本来部首只是字的内涵融合,被康熙推行的“馆阁体”给借用了,拿去做书法结构上的规范书写。康熙时期将偏旁部首的依次书写,给予大力强调,导致书法离高古越来越远,走向状如算子的现代写法。

史料记载:康熙皇帝十分重视汉字的规范书写,下旨殿试选官的时候,考生统一得写端正“馆阁体”。

康熙才不管什么“状如算子”,皇权至高无上,普天之下都听他的。写字必须按统一的标准,按规矩来,“馆阁体”就替代了传统高古的楷书写法。

关于“馆阁体”具体是什么,它有什么诟病,乃至于出现了当代“田楷”这样通俗接地气的写法,摩诘君这里就不多说了。没有人会认为“田楷”是一种能称为“高古”的楷书流派,因为田英章自己也承认田楷是欧体里的田楷,是能把字写规范的印刷体。

0 阅读:61

点墨摩诘君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