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风波未息,澳洲突对华翻脸,要收回租给中企99年的达尔文港

平凡呱呱乐 2025-04-16 10:22:10

【前言:】

李嘉诚家族之前打算将全球四十几个港口一起卖给美国投资者,这事还没完全没戏呢,南边的澳大利亚又冒了出来,声称要收回之前租给中国长达99年使用权的达尔文港。

一听这话,感觉像是普通的生意上的矛盾,但仔细一想,这里面的门道可多了去了。

一边是美国资本在紧盯着中国的航运要道,想要卡住我们的脖子;另一边,澳大利亚突然间就变卦了,撕毁了之前的约定。这两件事情表面上看起来没啥关联,但细细一想,好像就是冲着我们中国来的,就像是背后有人商量好了似的。

奇怪的是,澳大利亚那边,总理阿尔巴尼斯和反对党头头达顿,之前竞选时斗得跟什么似的,现在却突然一起嚷嚷着要“夺回港口”,连表面功夫都不做了。

中国企业在当地本本分分运营快十年了,港口业务是越做越大,风生水起,咋就突然间变成了澳大利亚的“肉中刺”呢?

达尔文港的故事得回溯到十年前了。那是在2015年,澳大利亚北领地政府主动向中国的岚桥集团抛出橄榄枝,签了一份长达99年的租约,把他们北部那个最大的港口交给了中国公司来打理。

根据约定,岚桥集团先是拿出了超过5亿澳元,还答应继续砸钱升级港口设备,并且一下子把租约签到了2114年,这么一看,表面上啥都挺美满,简直就是双赢的结果。

那时候,澳大利亚心里的小九九拨得可精了:中国是他们铁矿和煤炭的头号大客户,要是把港口交给中国企业来管,那贸易这块大蛋糕就稳稳当当了。而且,还能实实在在引进资金来搞建设,这买卖,怎么想都是只赚不亏的。

真让人意外,十年之后情况来了个大转弯。

最近,澳大利亚的头儿阿尔巴尼斯,他突然在电台里讲,政府现在正四处找“私人老板”,特别是那些本土的大款,像养老基金这样的,想把达尔文港从中国人那儿“接手”过来。

反对派头头达顿可不含糊,他直截了当地说:“要是大选赢了,咱就立马行动。”还隐隐透露出,就算得硬来,也得把东西收回来。

这边政治人物在互相配合表演,那边岚桥集团却完全摸不着头脑。公司里头的独立董事奥康纳直接说了:政府那边压根就没找咱们聊过这事儿,咱们也压根没想过要卖啊!

合同写得清清楚楚,就在那儿摆着呢,可澳大利亚政府却好像完全忘了这茬儿,非要来一出“用完就扔”的把戏。

要说这事儿仅仅是生意上的小摩擦,怕是连三岁的小孩都不会轻易相信。

往前推几个月,美国那边挺闹腾。特朗普不光又对中国开打关税战,还派了议员鲁比奥跑到巴拿马去施压,硬是要人家停止和中国港口的合作。

说来也巧,最近传出李嘉诚家族打算把遍布全球的四十多个港口转手给美国贝莱德集团的事儿。

尽管中国方面采取措施暂时搁置了这项交易,但大家心里都明白,美国是下定决心要遏制中国的航运业了。

澳大利亚这时候站出来,明显是想向美国表示忠心。

阿尔巴尼斯心里盘算得飞快,眼瞅着五月份澳大利亚的大选就要来了。他带头的工党,被特朗普突然加的关税给整得有点懵。

当初信誓旦旦地说能拿到美国的“特别许可”,结果现在却被现实狠狠教训了一番,总得想办法挽回点面子。

中国被无端扣上“背锅侠”的帽子:他们炒作“国家安全”,夸大“经济依赖”,这样做既能转移国内对关税问题的不满,又能塑造出“捍卫主权”的强硬形象。

挺有意思的是,那个平时总和工党对着干的反对党,这次竟然出乎意料地站到了一起,达顿还放出话来,说“一旦当选,马上就动手干”。

两党突然间站到了一起,共同对外,这不禁让人联想到那句老话:在处理与中国相关的事情时,澳大利亚的政治家们总是步调一致。

然而,澳大利亚或许没料到玩火自焚的后果。岚桥集团手里攥着明明白白的合同,真要闹到法庭上,澳大利亚“依法治国”的形象恐怕就得大打折扣了。

再说了,中国手里还握着几张王牌呢:澳大利亚的铁矿石、煤炭、葡萄酒、龙虾,哪一样能少得了中国这个大市场?

去年中澳关系好不容易有了点升温的苗头,结果这会儿冷不丁地给咱来了一刀。说不定哪天,超市货架上那些澳洲牛排就全都不见了踪影。

阿尔巴尼斯一边口口声声说不会对美国进行报复,另一边却对中国采取了强硬态度,仿佛把中国当成了好欺负的对象。这种“挑软柿子捏,怕硬骨头啃”的做法,说实话,真不算啥高招。

说起来,澳大利亚这般急匆匆地行动,背后可能还藏着些难以言说的担忧。

今年开始,咱们中国的军舰在澳大利亚周围的海里练练兵,科考船只也在南边的海域里搞搞研究。这些在国际上挺常见的活动,却让澳大利亚的一些政治人物给惊着了,他们甚至还瞎传话说这些是“间谍船”。

咱自家海军的实力,自个儿心里头明镜似的,军事上没法拦中国船,那就只能从经济方面想办法找平衡了。

要是非要对达尔文港动手脚,那感觉就像是斗不过人家,反而回家砸自己的锅碗瓢盆。毕竟,这个港口现在一年到头帮澳大利亚往中国送成千上万吨的货物。要是真闹翻了,到时候谁该哭鼻子,还真不一定呢。

现在最头疼的要数岚桥集团了。原本以为能按照合同安安稳稳地做到2114年,没想到这美好的打算被政客们给彻底打乱了。

有人不久前才花大价钱,投了好多澳元去升级设备,结果没多久就收到房东要违约的消息,这换成谁都会上火。但澳大利亚政府那边呢,光说不练,既没有开始正式谈判,也没给出个具体报价,就是在媒体上瞎嚷嚷,一点实际行动都没有。

有人认为,澳方这可能是在试探中国的底线:要是中国没啥大动静,他们可能就会真采取行动;要是中国态度强硬进行反制,他们也许会立马退缩,假装啥也没发生。

澳大利亚政客对于那种逐步推进、一点点争取利益的策略,真是运用得得心应手。

国际上的那些观察家们已经感觉到了不对劲。美国拦截中国的船只这事儿以前也有过,但这次他们拉上伙伴,直接撕毁商业协议,这可是头一遭,开了个很坏的头。

今天能借达尔文港说事,那明天就可能对中资的煤矿和铁路动手脚。

澳大利亚这场大戏,表面上是他们国内的政客在想办法拉拢选民,但骨子里,却是在给美国的霸权主义当马前卒。

其实吧,那些当小跟班的一般都看不到大方向:想当年,他们跟着美国卷入那场贸易争端,最后却失去了中国这个大市场;现在,他们又急着想当反华的头阵,恐怕还得再吃个大亏。

【总结:】

李嘉诚暂停了港口交易,与此同时,澳大利亚那边又上演起强制收购的戏码。这两件事儿表面上看八竿子打不着,但实际上都是美国在后面搞的鬼:它正想方设法地把中国从全球航运的大舞台上挤出去。

现在情况大不一样了,中国早已不是百年前那个只能输出劳动力的国家,更不是任人捏的软柿子,只会抗议而无能为力。

要是澳大利亚真敢把那份百年的租约给撕了,那它可就得小心了,等着它的麻烦绝对不只是贸易上的反击那么简单。

全世界都在密切这一情况:一旦契约的准则被当作政治操控的手段,最终谁会变成那个孤零零、被孤立的一方呢?

0 阅读:2
平凡呱呱乐

平凡呱呱乐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