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笔者看来,俄乌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凭俄罗斯的实力,打乌克兰那简直是大材小用,可没想到这一打就打了三年多,结果还陷入了战争的困境。这场俄乌战争打到现在,起码能表明一个事儿,那就是交战的双方都不是胜者。俄罗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没达成想要的目标;乌克兰给美国当代理人,把国家给毁了,让人民陷入了灾难的深渊。
近些天俄乌冲突又引起了广泛讨论,这场战争不单单是两国的争斗,也是大国博弈的一个体现。俄罗斯本来打算利用美欧的矛盾来扭转局面,然而却陷入了更为艰难的境地,难道它真没察觉到自己正处于重大的战略困境当中吗?为啥俄罗斯在这场战争里会变得被动,丧失原本的战略优势呢?
对俄罗斯而言,这场战争本应是改变其国际关系处境的契机,可没想到竟让自己陷入这般被动的境地,状况甚至比开战前还要糟糕。当俄总统坚决表示要守护顿巴斯地区居民时,或许并未察觉到自己正落入对方布下的战略圈套里。
美国和欧洲针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结束,就算战争停止了,这些制裁举措也不太容易出现松动的情况。特别是在能源领域,俄罗斯差不多没了进入欧美市场的机会,这对一个主要靠能源出口的国家来讲,简直是沉重的打击。
并且强硬的态度或许会引发未曾料到的结果,进而增强对手的联盟力量。乌克兰原本是美国和欧洲关系的一种调和剂,然而伴随战争的不断加剧,这个不大的国家已然完全变成了大国竞争的一枚棋子。美国和欧洲不但给其输送了众多军事装备,还派来顾问指点怎样作战。
这场战争持续到当下,双方都遭受了重大损失,可貌似还没有要停止的迹象。俄乌冲突的终极目标究竟是什么,或许就连涉入其中的大国也不一定明晰,不过有一点是能够确定的,那便是俄罗斯迫切需要一场胜利来改变当前不利的状况。
【布热津斯基的理论】
对俄罗斯而言,拿下乌克兰在这场战争中至关重要,倘若乌克兰不存在了,那俄罗斯崛起的期望也就破灭了。依据布热津斯基的理论,如果俄罗斯没有了乌克兰,那它就不再属于欧洲国家,而会变成一个完完全全的亚洲帝国,并且中亚国家很可能不会对其有丝毫畏惧,甚至可能借机对其展开攻击。
从历史层面来看,自伊凡三世起,俄罗斯就将自己视作罗马帝国的传承者,始终期盼着能让自己的帝国重现辉煌,在 20 世纪以前,其所有的努力都是奔着这个方向去的。
在 20 世纪苏联成立后,它好像离这一目标愈发接近了,然而苏联的解体却让其清楚地意识到,复兴欧亚帝国的梦想大概是完全没戏了,要是失去乌克兰,那这个梦想连点儿发芽的可能都不存在了。
。
【避免掉入对手设下的陷阱】
在看待大国之间的关系时,不能拿小国的相处方式来作参照,因为大国之间很难有那种友好关系,他们之间往往是零和博弈,一方获利,就意味着另一方得有所牺牲。
要是小国想在大国之间立足,那常常得做点权衡之事。像尽量别跟某个大国明确结盟,得尽力去调和两个大国间的矛盾,使得他们谁都不能舍弃自己跟这小国的关系,如此方能最大限度地护住小国自身的利益。
然而很明显,俄罗斯没能达成这个目标。在美欧对其实施制裁前,它和这两个阵营的关系始终是不紧密也不疏远的。它想要拉拢咱们国家,期望借和我国构建战略伙伴关系去对抗美国,可我国可不是俄罗斯能随意掌控的大国。
那美国和欧洲呢?看上去他们跟俄罗斯关系还行,可实际上早就对乌克兰有所谋划,就等俄罗斯先动手了。从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起,美国就大量地给乌克兰送去武器,还在背地里支持乌克兰当局和亲俄势力的争斗。
那时的俄罗斯虽说有了些警觉性,然而却未施行任何切实有效的举措去阻拦事态的发展,还满心自信地觉得自身能够把控住局势,结果就造成了当下这般状况。
得说,俄罗斯陷入对手布下的战略圈套,这着实是它自己造成的。要是它能早点发觉这回事,然后采取对应的反击措施,那局面或许就会有本质上的不同了。
对于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错判,我着实无奈和惋惜。明明存在能够改变局面的可能,却偏偏选择了错误的方向。涉及国家安全这种至关重要的大事,必须极其谨慎,要有坚定的意志,要能忍耐。热战一旦打响,可不是说停就能停的,那很容易陷入陷阱,热战的消耗是个无尽的窟窿。最好是不用打仗就让对方屈服,不要有战争,国人得警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