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基辛格:现实世界“奇爱博士”,毁誉参半的“核战大师”

邵永灵 2023-11-30 12:18:43

那位在百岁之年还在为中美关系奔波的老人也去世了。

据环球网报道,29日基辛格咨询公司发布声明称,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康涅狄格州的家中去世,享年100岁。

作为尼克松和福特两届美国总统的国务卿和安全顾问,基辛格在1969年至1977年的八年时间里将外交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促成了美国结束越战、对苏关系缓和,阿以穿梭外交,以及最为重要的中美建交。

《华盛顿邮报》评价他“重塑了美国在全球事务中的立场”,即使基辛格退休数十年后,美国国内依然有人愿意尊称他为“外交家”或“博士”。

基辛格为《经济学人》杂志拍摄的照片

“毁誉参半”的战略大师

但同样,基辛格在美国国内也是一位“毁誉参半”的政治人物。他的批评者,诸如著名调查记者西摩·赫什等人认为,基辛格对冷战现实利益的过度关注,以及愿意公开或秘密地使用武力推进美国战略目标的做法,让他经常无视人道主义底线。

在基辛格的策划下,美国公然轰炸并派地面部队入侵柬埔寨,进而扩大了整个东南亚国家战争,给美国整整一代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那些美军士兵不仅要在中南半岛的丛林中面对一场仓促到来的战争,还要在回国后饱受反战人士指责。

而基辛格却在看到美国无法赢得越战胜利后,转身就与北越政府举行秘密谈判,谋求美国退出越南战争,这也让他获得了1973年的诺贝尔和平奖,但西摩·赫什却批评基辛格“对自己残酷手段造成的生命代价视而不见”。

2020年基辛格出席美国学院颁奖典礼

在美国介入越南战争期间,至少有35万老挝人和60万柬埔寨人因美军轰炸死亡,一些激进者甚至因此将基辛格称为“战犯”,并呼吁以“战争罪”审判他。

现实中的“奇爱博士”

基辛格的冷酷不仅体现在将美国战略利益置于人道主义之上,同时也表现在他的核战略立场上。

1964年美国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拍摄了一部黑色幽默片《奇爱博士》,讲述了一位狂热的美军将领试图核爆苏联的故事,片中前纳粹核科学家、美国总统顾问“奇爱博士”被观众普遍认为是在影射基辛格。

《奇爱博士》剧照

原因无他,在这部影片上映前,基辛格正好在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中担任核武器和外交政策研究主任,他批评艾森豪威尔的“大规模核报复战略”存在现实困境,首次提出了有限战争学说,即美军应避免与核大国的全面战争,在外交战略和战术核武器的辅助下赢得一场有限战争。

基辛格认为,核大国除非到了生死存亡阶段,否则是不会动用核武器,他在《核武器与对外政策》一书中写道,“在美苏有限的冲突中,我们必须使用战术核武器,因为这些武器可以打破敌人的心理平衡,而不会触发全面核战争……”

在当时的美国社会背景下,基辛格的观点注定要引起巨大争议。

上世纪50至60年代,美国政府“反共”运动和美苏核军备竞赛进入高峰期,同时也催生了美国科学家和民众核恐惧思潮。

演员形象明显是在影射基辛格

1947年“曼哈顿计划”负责人奥本海默和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首份《原子科学家公报》封面上印刷了“末日时钟”倒计时,但仅仅在6年后,美国科学家就将倒计时调整为距离“午夜”仅剩2分钟,因为当时美国政府正在推进氢弹研发计划,加速与苏联的核军备竞赛。

在这一背景下,当时美国社会几乎人人谈“核”色变,可想而知,当美国科学家还在焦虑核战争爆发时,而基辛格却反其道而行之,提出使用战术核武器实现美国利益的观点,会引起多么巨大的争议。

不过,基辛格对战术核武器的看法最终没有被美国政府采纳,反倒是他的有限战争理论成为了美国政府数十年以来的战略政策。

从冷战时期的越南战争到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美国在上世纪60年代后挑起的每场海外战争,几乎都可以视为有限战争理论的延伸——这种战争模式对美国而言,可能是一场无关痛痒的冲突,但对那些小国却是灭顶之灾。

1 阅读:278
评论列表
  • 2023-11-30 13:16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一路走好

  • 2023-11-30 20:11

    美国最后一个清醒的人走了!

  • 2023-11-30 22:02

    别把基辛格搞得那么高大上

  • 2023-11-30 20:03

    从美国意识看基辛格的历史轨迹[比心][比心][比心]

  • 2023-11-30 16:01

    邵教授老师讲解评论的真好![点赞]中国人民的好朋友!祝福老人家一路走好!

邵永灵

简介:军事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大战略,军事战略,核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