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功为何被冷遇?从军功“含金量”,再看立功背后的鲜为人知事!

魚跃世界 2025-03-25 13:34:43

近年来,有关转业退伍军人所立军功,在地方受“冷遇”被忽视的现象时有出现,致使冷落了一些在部队荣立军功的转业退伍军人的心。

基于此,当年在部队意气风发,热血沸腾的这些功臣模范,在转业退伍回到地方后,一些人只好把自己的军功章默默压在箱底,不轻易对外展示。

对于荣立军功的人来说,实际上,许多人都心知肚明。

那就是,荣立军功不仅仅是一种荣誉,那是部队对自己价值和奉献的肯定与赞赏,更是对个人在诸如升学、提干和转业退伍后,能够有可能享受到某种待遇的必备条件之一。

用一些人的话来说,仅以2023年退役士兵安置最新政策为例,对个人嘉奖、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分别按照每次计0.5分、10分、20分、40分的标准进行计分。

单是立个三等功,个人之间赋分会拉开较大差距,直接影响安置结果。必然与好岗位失之交臂,这可是影响后半辈子的大事。

军功通常分为一等功、二等功和三等功(听说现在还有四等功)等,在此,重点只谈论上述立功奖项,对其他奖项不作赘述和评论。

对于立功的难易程度,可以用一段“顺口溜”来概括,那就是:一等功拿命换;二等功流血汗;三等功好好干。

按照一些人的话来说,就是“三等功是可死可不死的情况下没死;二等功是该死没死(命大);一等功是必死没死(奇迹)。

形象点说,就是:“一等功挂在墙上;二等功躺在床上;三等功要脱一层皮”。

可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要想荣立军功还是很难的,尤其是要荣立一等功和二等功,那更是非常不容易。

而要荣立军功,主要途径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年度指标;专项任务;大型比武;处置突发事件(包括执行作战任务)。

有资料显示,通常情况下,对立功人员都有一定比例,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干部和战士是“分别对待”,按照不同比例单独计算,团以上干部从严掌握。

据说,在七八十年代,乃至九十年代的军营,在评功评奖时,一般是按照每个建制部队官兵人数比例下达,通常是在3%至5%比例范围内浮动,特殊情况除外。

有消息显示,进入新的时代后,部队官兵立功受奖人数比例又作了一定程度上的调整和改革,立功人数占比调整到了2%,嘉奖人数占比调整到了25%,优秀士兵人数占比调整到了25%。

仅以三等功为例,改革以后的人数占比由3%至4%,调整到了不超过2%。

而且不管是荣立什么等次的军功,都要经历一系列严格的程序:层层推荐、审核、评议、批准等。

在七八十年代,乃至九十年代,在部队立功就是发放立功奖章、颁发很少数额的奖金奖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奖金奖品,只有立功证书和奖章);“军旗下照相”和“登报表扬”、举办英雄事迹展览等。

那时,“官兵戴奖章,亲人享荣光”的氛围浓烈,对于荣立军功的官兵来说,本着“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原则,并不在乎物质方面的东西。

如今,大概应该是进入新的时代后,对于荣立军功的官兵来说,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并重。

除了向荣立军功者家里和入伍地相关部门发送立功喜报外,还要按军功等次获得一笔奖金。

而且除了部队奖励外,有的地方政府同样按照部队的奖励标准和额度,同等对荣立军功的官兵家庭给予奖励。

并且部队和地方军人事务部门还要敲锣打鼓,让荣立军功者佩戴大红花,在家乡和亲人面前“浓墨重彩”登场现身,露脸褒奖,这更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这是在七八十年代,乃至九十年代都很少见到的现象。

当然,每每谈到军功这个话题,有许多人就会由表即里,特别关心另外一个话题。

那就是,就全国来说,由于年代久远,对六十年代以前荣立军功的官兵人数暂且不表,只就七十年代以来,在部队荣立军功的官兵人数,目前到底有多少?

而有人之所以要谈论这个话题,原因关联到近年来不时反映出的一个突出问题。

那就是,在相当一部分七十和八十年代,乃至九十年代入伍的转业退伍官兵中,他们在部队荣立的不同等次的军功待遇,并没有很好地得到合情合理的落实。

有的转业退伍官兵反映,在他们当中,别说三等功,有的荣立二等功、一等功,甚至是战时三等功,由于种种原因,包括一些看上去十分不合情理的政策规定,都难以享受到某些相关待遇,不得不把这些军功章压在箱底。

而这些人之所以要谈论这个话题的原因之一,主要还是想弄清楚这样一个问题。

那就是,在全国来说,是不是荣立军功的人数太多,国家和地方政府暂时遇到了困难,一时半会还对这些立功人员提出的问题难以解决。

其实,据公开资料显示,从七十年代以来部队荣立军功的人数的确众多,具体数字难以精确统计‌。

‌但大致情况是: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自卫反击战和边境防御战中,有众多官兵荣立战功。

在历次裁军和军队改革中,包括平时的训练工作中,也有大量官兵因表现突出而立功‌。

进入新世纪后,每年仍有大量官兵立功受奖,谈到具体的立功人数,可以从两个地方在网络媒体上的已知统计数据窥见一斑。

一个是陕西省2020年的陕西籍官兵立功人数。数据显示,在当年,有2638名陕西藉官兵荣立军功‌(具休立功等次人数不详)。

另外一个是贵州省威宁县。数据显示,从2018年至2024年,威宁县荣立三等功以上的人员共有646人,其中一等功2人次、二等功13人次、三等功631人次,连续6年荣立三等功以上的人数破百。

这些立功人员分布在陆军、空军、武警各个军兵种,在部队大部分是专业能手和训练尖子,有的还在国际比武中摘金夺银,刷新各项纪录。

当然,用许多人的话来说,在部队评功评奖都是争在平时,而非评时。

军人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不应出现在领奖台上,而是要出现在训练场、竞技场乃至战场上。

对此,有人表示,对于许多荣立军功的转业退伍官兵来说,荣誉虽然长在,但功劳早已成为过去,此一时彼一时,需要理性看待。

尤其是与先烈和先辈们相比,某些待遇的暂时没有兑现和落实,又算得了什么呢。

0 阅读:206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84

用户10xxx84

5
2025-03-25 23:28

三年优秀就可立功,含金量不高了。

魚跃世界

魚跃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