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这个在三国时期独树一帜的存在,在公元263年迎来了它的终点。执掌曹魏大权的司马昭下令出兵伐蜀,这场战争成为了蜀汉灭亡的关键战役。虽然姜维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将曹魏的大军阻挡在了剑阁之外,但邓艾却从阴平小道绕过剑阁,成功兵临城下。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蜀后主刘禅选择了不战而降,这一决定使得蜀汉正式宣告灭亡。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此次出征中,钟会是主帅,他本应获得最大的功劳,结果却被邓艾抢尽风头。这让钟会心生不满,并联合其他将领弹劾邓艾,称其有异心,想据有蜀地称王。最终,在司马昭的授意下,钟会以平叛的名义攻打邓艾,导致蜀地陷入了一片混乱。
在这场混乱之中,不少蜀国旧臣被说成是邓艾同伙,遭到了无情的诛杀。成都城内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就在此时,庞会——钟会麾下的一名将领,竟然浑水摸鱼,带兵在城中一家一户地搜寻关羽的后人,并将他们全部诛杀殆尽。相比之下,张飞家的宅院无人敢动,甚至有一些士兵或低阶将领自发帮忙守卫宅院,确保张飞的后人顺利躲过了这场劫难。
这令人不禁好奇:为何庞会要执着于诛杀关羽满门?同样是蜀汉重臣,为何关羽和张飞两家的待遇会有天差地别呢?
庞德的英勇与忠义庞德最初是马腾部将,马腾的西凉铁骑素以勇猛著称,威震天下。庞德作为其中的一员,自然也是武艺高强、勇猛无比。当马腾死后,庞德继续追随马超作战。后来马超被击败,庞德便顺理成章地归附了曹操,成为曹魏的一名将领。
庞德一生驰骋沙场,几乎从未遇到敌手。他的勇猛和忠诚深得曹操赏识,因此曹操对他极为重视,不仅给予他高官厚禄,还经常嘘寒问暖。这样的待遇让庞德对曹操充满了感激之情,从而更加坚定了他对曹操的忠诚。
公元219年的樊城之战,是庞德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当时镇守荆州的关羽私自出兵,攻打曹魏在荆州唯一的据点——樊城。这座据点对于曹魏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能否随时出兵荆州的战略意义。得知关羽出兵的消息后,曹操立刻派遣大将于禁率领大军前去增援樊城,而庞德则以副将的身份随军出征。
在樊城之战中,原本魏军上至主将于禁,下至普通士卒都有了不战而降的心思。但是庞德挺身而出,阵斩打算投降的将军董衡、董超二人,暂时稳住了军心。不仅如此,他还身先士卒,前去迎战关羽,与之大战八十回合不分胜负。其间,庞德更是一箭射中关羽的脑门,幸亏被头盔挡住,否则关羽早已性命不保。
尽管庞德表现出色,但由于突发暴雨,魏军还是全面溃败,庞德成了关羽的阶下囚。此时,身为曹魏将领的庞德并没有选择投降,而是拒绝了关羽的好言相劝。他认为曹操侍奉的是汉室正统,而刘备只不过是个逆贼罢了。此外,他还嘲讽关羽所谓的仁义不过是摔阿斗而已。这些话激怒了关羽,于是他没有再给庞德任何机会,直接将其斩首。
庞德的死讯传回魏国后,曹操痛哭不已。庞德的儿子庞会更是暗下决心,一定要替父报仇。可惜不久之后,东吴将关羽的人头献给了曹操,庞会失去了复仇的目标。但他听说关羽还有不少后人在蜀国,便决定用这些人来祭奠父亲,以泄心头之恨。
张飞的婚姻策略相较于关羽后人的悲惨遭遇,张飞一家的境遇可谓云泥之别。这其中,主要得益于张飞的妻子夏侯氏的身份以及他本人未雨绸缪的政治智慧。
张飞的妻子名叫夏侯氏,她是曹魏大将夏侯渊的侄女。夏侯渊对这位侄女十分疼爱,即使在荒年也宁愿饿死自己的儿子也要保证她的温饱。由此可见,夏侯氏在夏侯家族的地位非比寻常。一次偶然的机会,张飞外出办事时遇到了夏侯氏,见她相貌清秀,便将其强行带回并娶为妻子。起初,张飞只是打算让她做个小妾,但在得知对方的身份后,他改变了主意,不仅让夏侯氏做了正妻,而且一生只娶了她一人,连个妾室都没有。
通过与夏侯氏的婚姻,张飞不仅得到了一位贤惠的妻子,更重要的是,他借此向整个夏侯家族示好。毕竟夏侯家族乃是曹魏的头号豪族,在朝堂上拥有巨大的影响力。虽然蜀汉和曹魏连年征战,未来的事情谁也无法预料,但张飞不可能背叛蜀汉,他至少要为自己的家人留条退路。
事实上,夏侯渊死后,他的后人依然有不少人在朝中担任要职。例如夏侯渊的长子夏侯衡继承了他的爵位;四子夏侯威任荆州刺史和兖州刺史;六子夏侯惠出任乐安太守;七子夏侯和出任河南尹、太常等。除此之外,夏侯家族的孙子们如夏侯绩、夏侯骏、夏侯庄等人也在各个重要岗位上任职。这足以证明夏侯家族在曹魏朝廷中的势力盘根错节,不可小觑。
皇族联姻的力量除了与夏侯家族的关系外,张飞女儿的身份也为张飞一家带来了保护伞。张飞有两个女儿,她们全都嫁给了蜀后主刘禅,先后成为刘禅的皇后。敬哀皇后是张飞的长女,不幸早逝;次女则继任为皇后,即张皇后。因为这两个女儿,张飞一家与蜀汉皇族紧密联系在一起。
司马昭虽然野心勃勃,但也是一个很有头脑的人。他知道蜀汉在蜀地经营多年,皇族在百姓心中的分量很足。为了收服蜀地人心,他必须善待蜀汉皇族及其相关家族。这样一来,与蜀汉皇族关系密切的张飞一家自然也就受到了庇护。事实上,张飞之子张绍也被司马昭封为列侯,这进一步证明了司马昭对张飞一家的看重。
在庞会试图报复关羽后人的过程中,没有人敢动张飞的家人,不仅仅是因为夏侯家族在军队中的巨大影响力,更因为司马昭亲自下达了保护令。这样一来,张飞家人的结局自然要比关羽家好了许多。
综观关羽和张飞的不同结局,我们可以发现性格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羽的性格高傲自负,缺乏长远眼光,导致他在关键时刻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无论是对待庞德的态度,还是处理与刘备及曹魏之间的复杂关系,关羽都显得过于简单粗暴,缺乏必要的政治手腕。这种性格缺陷最终使他付出了全家被灭的代价。
相较之下,张飞虽然同样勇猛无畏,但却具备更高的政治智慧。他通过与夏侯氏的婚姻以及与蜀汉皇族的联姻,为自己和家人谋得了稳固的保护伞。这种未雨绸缪的做法显示了张飞对于未来的深刻洞察力和谨慎态度。正因为此,即使在蜀汉灭亡后的混乱局面中,张飞一家也能安然无恙。
关羽和张飞作为刘备的结拜兄弟,都是蜀汉的重要人物。他们的历史地位毋庸置疑,但他们在生活中的不同选择和行为方式却决定了各自家族的命运。关羽的骄傲自大和简单粗暴的性格使其未能预见未来的风险,最终导致全家被杀。相反,张飞通过精明的婚姻策略和政治联姻,确保了自己的家族安全度过危机。
故事告诉我们,性格确实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命运,尤其是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上。在复杂的局势面前,未雨绸缪、深思熟虑往往能带来更好的结果。这也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个人决策还是家族规划,都需要考虑到各种可能的风险和后果,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未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