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说史|郭仲隗纪念馆(6)于右任为郭仲隗之父“书丹”墓志铭

汴梁城下 2024-09-01 10:17:06

近段时间,想调整自己书房的布局,自然要整理许多东西,不经意间,看到一本《中原人文研究》杂志的创刊号,这是我珍爱的一本杂志。

创刊于2012年12月,当时,我被从新乡日报社抽调出来,专门编辑《中原人文研究》杂志,我为该杂志的编辑部主任。尤其是编辑一本杂志的创刊号,是需要高站位的视角、高品位的稿件,我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搜集整理了大量的优质稿件、图片。

其中,就有我们当地的文史学者杜彤华撰写的《于右任为郭久滋“书丹”墓志铭》一稿。此前,我原本了解,于右任不仅仅是一位被誉为“当代草圣”“近代书圣”的人物,更是本人作为一个媒体人所敬重的前辈,因为他在早年曾创办《神州日报》《民呼日报》宣传革命……

那么郭久滋是何方人物,由于右任来书“书丹”墓志铭?精读杜彤华撰写的《于右任为郭久滋“书丹”墓志铭》一稿,我才明白郭久滋是现代河南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郭仲隗的父亲,原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河南省委员郭海长先生的祖父。加之后来陆续参观新乡县大召营的“郭仲隗纪念馆”,更是加深了对郭仲隗的了解。

这里,我们特意谈从稿子中获悉的郭仲隗,因为本人在涉及的地方文献中对他的事迹日渐清晰。尤其《于右任为郭久滋“书丹”墓志铭》一文,讲述了郭仲隗鲜为人知的一段历史——郭仲隗,(1887—1959),新乡县大召营村人,原名金台,字燕生,1907年加入同盟会,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当他在武陟河朔中学求学时,就将孙中山的《急救中国策》翻印后广为散发。后又准备在武陟举行起义,事泄被捕,押至汲县监狱,获释后继续奔走革命。

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他曾任国民党总部机要,后又积极从事反袁斗争。护法运动起后,于右任担任靖国军总司令,张钫任副司令,郭仲魁积极参与策划,其时,郭仲魁、于右任私人友谊渐深。

1925年郭的父亲郭久滋先生病故,郭邀请其老师——河南名儒李敏修为其父墓志撰文;李敏修曾任河南省教育司司长、河南教育总会会长、河南学务公所所长、《河南教育月刊》社社长。李敏修又约请前清翰林、辛亥革命时曾任湖北皋台的安阳人马吉樟篆写了志盖;之后,又约请在反袁斗争时期与之结交很深的曾任靖国军总司令的于右任为之书丹,于右任欣然接受了邀请,于是就书写了这篇极为难得的《新乡郭君墓志铭》。

1931年,郭仲隗曾任河南省第一区保安指挥官,1935年任河南省政府委员,抗战期间还兼任河南省第三、第四两区行政专员。1940年任国民党参议员,1945年任豫鲁监察使。新中国解放后,曾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委员、省人民政府参议室主任等职,为中国的革命与建设多有建树。

1944年,中原战事紧急,汤恩伯拥有10余万大军,掌握粮食武器,但在14天内,仅河南就连失30多个县,他为逃避责任,却归罪于河南人民,竟然说河南人都是汉奸,贴出标语,实行屠杀。

郭仲隗为此历经艰辛赶到重庆,在国民参议大会上,历数河南人遭受的“水旱蝗汤灾害,使与会人员为之动容……《新乡郭君墓志铭》拓片现存新乡市博物馆,由于志石已不知下落,所以该拓片更具历史价值。

作者:李青春,供稿:新乡郭仲隗纪念馆

0 阅读:4

汴梁城下

简介:汴梁城下大鱼号,展现古城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