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国60岁以上老人有2.64亿人,65岁及以上人口也有1.9亿人,也就是说每五六个人中,就有一位是60岁以上老人,每七八个人中就有一位65岁以上的老人。老龄人口的占比这么大,我国已经入了中度老龄化社会。可是,人们期待中的“银发经济”并没有火爆起来。
早在几年前,人口专家就预计我国社会即将进入老龄化,随之而来的是对“银发经济”的看好。然而,时间过去了一年又一年,“银发经济”这片蓝海,并没有成为人们想象中的掘金池。
我国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以老年人消费为主题的“银发经济”为什么没有火爆起来呢?
前几天,因病在医院输液,和几位七八十岁的退休老人在一个病房,听他们谈起退休后的生活时,我深有感悟。他们都是退休的石油工人,子女在外地上班,他们年轻时参加了某油田的石油大会战,其中一个老人说,当年油田开发,大冬天住在北方野外搭的帐篷房,也没觉得有多苦,等条件好了,儿女也长大了,为了给孩子们腾出岗位,他们不得不提前离岗退休,三位老人年龄差不多,退休时工资才180块钱,到现在,退休工资也才2000多块钱,这应该是那个年龄退休的老人中比较常见的。
老年人没有那么多额外的消费,在小城市,每月2000多块钱,如果全部用于生活消费,也勉强过得去。但实际情况是,这些老年人生活简朴,加之年轻时的付出损伤了身体,他们的健康状况并不算太好。三位老人中,有两位老人尚身体部分功能丧失,其中一个失去了听力,另一个视力大部分丧失。丧失视力的那位老人,今年已经住了四次医院。另一位听力不好的老人,儿子在外地贷款买的房,老伴去年刚去世,她每月还要帮儿子还房贷。看病、帮儿子还房贷,花去了他们大部分工资和积蓄,加上一贯节俭的生活,他们哪里有多余的财力去消费呢?
虽然以老年人消费为主的“银发经济”没有火爆,但在殡葬改革和传统习俗的双重带动下,“殡葬经济”却异常火爆。殡葬行业是个冷门,很多人不愿也不喜欢去接触。这个行业有太多的秘密一直不为人知。2021年底,我的一个亲戚去世,他当时70多岁,但身体尚可,由于事发突然,家里没有太多的准备,结果手忙脚乱之余,想到了医院的殡葬服务,付了昂贵的费用后,一条龙服务,联系殡仪馆时,还需要排队等候几天,好不容易火化,考虑买墓地时,一问墓地价格,要高出房地产价格的好几倍。从死亡后的系列服务到骨灰埋进墓地,加上整个葬礼,花了十来万。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这无论如何都是一笔不算小的开支。在我国传统文化里,向来是死者为大。这不仅是在城市,农村的老人生前或许孩子并不孝顺他们,甚至孩子都不去照顾他们的生活,可是一旦老人去世了,家里人往往把葬礼办得很隆重,一口棺材都要大几千、上万元。
当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近乎负值,每年死亡人口近千万,如此的丧葬花费,对相关行业也是一笔巨大的拉动。当然,各地葬礼不一样,花费也不同。但在中西部地区,传统文化并无多大变化,这些地方的殡葬真正成了一片不为人知的蓝海,而多数人看好的健康、养老和老年人消费等大众行业,并没有出现火爆。
这一方面与大多数老年人收入不高,甚至生活都没保障有关,也与老年人节俭的生活习惯有关,另外,那些啃老族也在消耗着老年人一生积累的积蓄。
作为老年人,他们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只要孩子让他们省心,自己的医疗有保障,对于生活的好坏,他们没有太多要求。就拿我的岳父母说吧,他们都80岁了,也有退休工资,可每次去他们家,总是给我们做好吃的饭菜,而他们自己吃冰箱里的剩饭剩菜。
城市里的老人如此,农村的老人生活状况就更不必说了,网上有个帖子说,农村老人六七十了还在城里打工,七八十岁了,有的还在田间干活,生病了能扛则扛,扛不住的,花上几块钱买一些药片吃,他们很少去城市的大医院看病。
人的一般生理规律是过了60岁,身体就会“断崖式”衰老。老年人们自己也常说,过了60岁,一年不如一年,到了七八十岁,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有时候,我们看到网上说有的老人九十多岁了,常年住院,每年仅医疗费就上千万元,这样的老人如果不是国家养着,哪个家庭能承担这么高昂的医疗费呢?
有调查数据也证明,人的寿命与物质条件的确息息相关。2020年的一项调查称,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77.3岁,而上海的人均寿命2018年就超过了83岁。也就是说,生活条件越好,人的平均寿命越长。另外,发达国家人的平均寿命高于欠发达国家也佐证了人的寿命和经济水平有关。比如最高的是日本达到83岁,而瑞士达到82岁,其他的欧洲发达国家的人口平均寿命都是在80到81.5岁之间!而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人口的平均寿命只有30多岁。
人都会变老,一代一代的人老去后,社会也会变化,在稳定的社会环境里,一般而言,人的物质生活是不断提升的。随着60后、70后进入老年,他们的消费观念与现在七八十岁的老人也不会一样,到了80后这一代人进入老年时,他们的消费观念会更不一样,也许到那个时候,我国的“银发经济”才会成为拉动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但愿那个时候火起来的不再是人死去后,被强迫的“消费”,而是老人们活着的时候,可以放心、大胆地去消费。
本文作者予言,源自公众号“思想者札记”(ID:SXZzha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