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遏制巴丹吉林沙漠南侵,保护祁连山下张掖绿洲的天然屏障

维达说 2024-07-06 11:43:08

从卫星图中看河西走廊,祁连山连绵的山脉脚下,漫漫戈壁黄沙之中,分布着的一块块充满生命力的绿色格外与众不同,这就是河西走廊上的绿洲。这些绿洲,在古代串联起了中原与西域互联互通的丝绸之路,是东方文明向西传播的跳板,也是汉唐帝国开拓更广阔天地的必经之地;而在现代,这里又成了支撑整个河西走廊人们生产生活的基石。这其中黑河首屈一指。

祁连山孕育内陆河流

河西走廊,地处中纬度北温带,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所以年降水量极少,蒸发量却极高。但幸好有祁连山,这座东西长约1000公里,最宽约300公里,山峰海拔多在4000-5500米的高大山脉,受益于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造成了特殊的影响,来自来自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三个方向的水汽在这里被阻挡, 化作了雪,化作了雨,最终汇成了河。

发育在祁连山上的冰川每年夏季消融,汇集形成的冰川径流,成为了这几条大河的源头,河流一路奔涌,经过蒸发、下渗、植被截留和降水补充等一系列过程,最终在到达出山口时,水流达到最大,整个河西走廊河流的径流量约为71-72亿立方米。这些水流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滋养了一片片绿洲。

这些绿洲连缀成串,便在祁连山下,黄沙之中,成为了难得的生命之源,它们彼此接力,并最终成为了连通中原与西域的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隘。要知道河西走廊面积27万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两个安徽省,但这里真正适宜耕种的土地不过的5%,只有约1.3万平方公里。

这其中散落在山前冲积扇上的绿洲占据了相当大的部分,它们如同数十个大大小小的岛屿,漂浮在茫无边际的戈壁荒原上。在这些绿洲中,主要分属河西走廊上的三大水系: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分别滋润出武威、张掖与酒泉、敦煌等城市。其中黑河水量最大,形成的绿洲也最大、最肥沃,所以古来有“金张掖”、“银武威”之说。

黑河滋润出“金张掖”

黑河,又称古弱水、甘州河,是中国西北地区仅次于塔里木河的第二大内陆河,也是甘肃省最大的内陆河,全长948公里(一说821公里),流域面积4.44万平方公里(一说14.29万平方公里)。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中段的走廊南山,源头为八一冰川,海拔4828米,中游流经河西走廊,最后向北注入内蒙古阿拉善高原的尾闾湖——居延海。

祁连山八一冰川

黑河干流以莺落峡和正义峡为界,分为三段:上游祁连山区为汇流区;中游长约204公里,是张掖市、临泽县、高台县等地城市工业、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下游的金塔县、额济纳旗为河湖尾闾消失区。每年黑河东部子水系出山总径流量约24.75亿立方米,是塑造中游张掖绿洲和下游居延古绿洲的主要力量。

黑河流域的中游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下游的年降水量更是减少到50毫米以下,再加上蒸发量很大的情况,中下游降水对黑河水源的补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据甘肃官网上的数据显示,90%的黑河水源,都来自黑河莺落峡以上的那片超过1万平方公里的祁连山集水区。特别是祁连山上的大陆型冰川,它们对气候变化敏感度较低,是黑河水量的稳定器。

在冰川、融雪、雨水和森林涵养的共同作用下,黑河水量充沛,一年四季从不断流。它在冲出山口后,便在中游冲积扇上塑造出了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古城——张掖。黑河水为张掖平原留下的星罗棋布的湖泊、森林、沼泽和滩涂,发挥着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等多种生态功能,是遏制北面巴丹吉林沙漠南侵,保护祁连山下绿洲的天然屏障。

在张掖的西南,分布着黑河支流之一的山丹河,这条同样发源于祁连山的河流在汇入干流前,自南向北滋养了焉支山,在遇到龙首山后才转向西流。在这里,黑河水滋养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皇家马场,在苏联的顿河马场解散后,更是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军马场,至今仍是亚洲最大的军马繁育基地,也是我军最大的粮油肉生产基地。

山丹河

以至于在公元前121年冠军侯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汉阳(大马营)大草滩,直达祁连山西端。击败盘踞在焉支山、大马营草原的匈奴各部后,败退的匈奴人凄然回首,发出千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焉支山中长有一种紫红色的花可做胭脂)。

山丹军马场

汉民族擅长农业耕作,倒也不在乎牧场。所以在汉朝拿下河西走廊之后,武威、酒泉、张掖和敦煌四郡和河西长城的先后设置,让汉民族也随之前来发挥耕作天赋。他们充分利用黑河丰沛的水源,引水灌溉,垦殖土地,种植麦菽桑麻,把绿洲变成粮食生产基地。汉唐时期,河西最重要垦殖地就是黑河中游的张掖和下游的居延。

只是处在西域与中原,青藏与蒙古之间的黑河流域,在沉浸中原耕种生活方式的同时,也随时面临着游牧民族的侵袭。一旦河西走廊转为游牧民族掌控,那么风吹草低,牛羊成群的牧场便会取代农耕田园。不过这些对黑河而言,无论是农耕还是游牧,滋养其上的不同文明时都是一视同仁的。

黑河过了正义峡就是下游,下游的黑河,还有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弱水。图为20世纪30年代初的居延海。

只是在河西走廊这种干旱的环境下,往往河流水量的大小就能决定绿洲的大小。历史上黑河中游张掖绿洲的无序扩张,消耗了大量的水,导致下游居延海缺水、收缩,所以在黑河下游的荒漠中,除了有多处汉唐时代的城池遗址,还有西夏黑水城的遗址,让人无限唏嘘。

西夏黑水城遗址

当然这种城池的分布,也跟河流形成的绿洲有关,毕竟在自然的情况下,通常内陆河形成的绿洲,主要集中在下游尾闾湖的三角洲,所以早期的垦区和城池,也多位于下游。只是随着上游水量较少,中游用水加大,才会让下游绿洲因为水量剧减的原因,逐渐走向消亡。

黑河滋润的中游张掖绿洲

但不论如何,千百年来滋润张掖绿洲的黑河还将继续给这里带来生机和绿色,湿地中水光潋滟、芦苇摇曳依然会是大西北普遍干旱的环境中那抹最动人的亮色。

上期回顾:河西走廊:将西域与中原连在一起的咽喉要道,帝国向西扩张的跳板

备注:本文是《西北五省合集》系列的第80章原创作品,仅为一家之言,转发请注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及出处】,严禁抄袭。另文中配图部分引自网络,如有版权私联请删。

0 阅读:106

维达说

简介:执地史之笔,撰地缘世界,解纷繁万象,得蔚蔚大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