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甲午战争,换成硬骨头的左宗棠来指挥,估计就是小日子被暴揍!
真的会这样,大快人心吗?
那咱就来好好捋一捋。
一、甲午之殇
甲午战争的时候,清军输得特别惨,北洋水师被困在港里出不来,陆上作战也是一路溃败。
李鸿章在这场战争里,被老百姓骂惨了。
(一)李鸿章的失误
1. 备战差劲:
备战水平低得很,战术理论一塌糊涂。
军火采购更是乱套,结果定远和镇远两艘战舰的巨炮威力,都发挥不出来。
炮弹质量差得要命,弹壳轮箍线,比炮膛还粗,水手得用锉刀锉小了,才能把炮弹塞进炮膛,就因为怕炮弹在炮膛里爆炸,最后都不敢开炮。
2. 错判局势贻误战机:
李鸿章对局势判断,严重错误,白白浪费了好多天时间。
等日军准备好了,人数比清军还多的时候,突然不宣而战。
这一下子,战线就从朝鲜首都汉城往北移到了平壤一带,让日军能牢牢控制朝鲜政局,还能接着,向中国东北进攻,给日军打下了特别好的战略基础。
3. 陆军不行导致战局恶化:
甲午陆战里,那些一触即溃、毫无战斗意志的清军,基本都是李鸿章带出来的淮军。
淮军将领都是他的部下亲信。
清军陆军打败了,战火就烧到了辽东半岛,中国的战略态势,变得特别糟糕,最后只能被迫求和。
李鸿章作为淮军的领袖,肯定得负很大的直接责任。
二、李鸿章的争议
(一)被指责之处
1. 鼓动弃疆: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时候,李鸿章居然劝慈禧放弃新疆,说新疆是蛮夷之地,没开化。
左宗棠坚决反对,后来朝廷支持左宗棠,他带兵出征把新疆收回来了,李鸿章这做法,一直被人批评。
2. 中法议和:
中法战争里,左宗棠都打败法国,取得大胜了,李鸿章却一个劲儿地主张,和法国议和。
当时清军在镇南关到谅山战役打赢了,法国茹费理内阁都倒台了。
可李鸿章非说,要“乘胜议和”,最后签了《中法新约》,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中国明明没输,却输了,法国没赢却赢了。
好多人觉得,李鸿章这是投降卖国,不过他主张议和,也有他的考虑。
虽说镇南关打赢了,但不代表清军比法军强,法军只是战线收缩了,没受重伤,还在准备反攻,法国国内也在增兵。
当时负责前线战事的彭玉麟,给清廷的报告里,也满是担忧,其他战场军心涣散、兵员不够等问题一大堆。
海战结果和陆战正相反,法军靠海军优势,不到一小时,就把福建水师消灭了,还毁了马尾船厂,法国舰队把台湾海面都封锁了。
国内国际形势也很糟糕,清政府没钱,打不起了;
日俄还在旁边等着占便宜;
还有情报说法日要联手。
要是不趁着打赢了,赶紧议和稳定局面,接着打下去,很可能海陆战场,都得大败,到时候谈判的筹码都没了。
(二)不同评价
1. 兴办水师被批:
李鸿章办北洋水师,左宗棠说他那就是吓唬人还行,真打仗肯定输。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发起人之一,搞洋务运动和北洋水师。
但左宗棠觉得,他搞这些就是为了虚名,想自己手握重兵,根本没想着,真去战场上拼命。
甲午海战的时候,李鸿章让“龟缩保舰”,这么消极的做法,直接导致甲午战争失败。
就像左宗棠说的,海军到他手里,就成了中看不中用的东西,看着厉害,一打就完蛋。
2. 一人敌国受同情:
甲午战争里,李鸿章压力确实大,有人觉得,他以一人对抗一国,虽然失败了但也值得尊重。
他把希望都放在外交上,想靠英俄来制衡日本,可最后没成功。
不过这说法也有争议,他在战争里错判局势、贻误战机、军火采购有问题、陆军又打败仗,这些都让清军输得很惨,他的努力,也没法掩盖他的失误。
三、左宗棠之能
(一)军事思想
1. 鸦片战争时的主张:
鸦片战争那时候,左宗棠还没当官,但心里一直想着国家。
他指出,清军战败是因为“上不能谋,士不能死”,要整顿军纪,把失守的将军按军法处置,这样才能提高士气。
他还看到,英国用几十艘军舰,牵制七省兵力的毛病,就说别到处调兵了,一个省守好自己就行,画好区域防守,要持久防御。
看到英军的坚船利炮,他知道得练兵、造船,虽然他对西洋火器不是很了解,但和当时很多投降派公知不一样。
2. 收复新疆的策略: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时候,先提出:要安定新疆回部,再收回伊犁,的作战方针。
他用“先北后南”“缓进速决”的军事战略。
“先北后南”是因为阿古柏在南疆势力大,北疆弱,收复北疆,能给收复伊犁创造条件。
“缓进”就是好好准备打仗,筹军饷、囤粮草、整顿军队、减少没用的人,增强战斗力。
他让不想出关西征的人,领钱回家,挑出勇敢忠诚的士兵,和厉害的将领。
在军事装备上,他在兰州建制造局,造了好多武器。
军粮和运输方面,让西征军前锋统帅张曜,在哈密修水利、屯田积谷,还仔细安排运粮路线,借助老百姓的力量运粮。
准备打仗的时候,军费不够,他就向洋商和华商借钱。
准备好了就出兵,刘锦棠、金顺分两路出兵,很快收复北疆。
然后大军往南走,收复了南疆东四城和西四城,就用了一年多时间,除了伊犁,新疆其他地方都收回来了。
(二)对李鸿章的评价
左宗棠对李鸿章做的很多事,都不满意,临死前说“十个法国将军,都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李鸿章误尽苍生,要落个千古骂名”。
他俩在好多大事上,意见不一样,像收复新疆时,李鸿章劝慈禧放弃,中法战争时,左宗棠打赢了,李鸿章却议和,把越南让给法国,这些事,让左宗棠看清了,李鸿章的真面目。
四、假设左宗棠指挥甲午
(一)可能的优势
1. 海防陆防并重:
左宗棠和李鸿章,在海防陆防态度上不一样。
李鸿章就重视海防,觉得新疆不重要,英国、法国的海上势力才可怕,所以大清防务重点,是增强海上实力。
左宗棠呢,他觉得海防陆防都重要,国土一寸都不能丢。
在新疆问题出现前,他就当过福建船政大臣,管福建水师,说明他重视海防。
阿古柏入侵新疆时,他果断出兵,这又显示他重视陆防。
要是左宗棠指挥甲午战争,他不会像李鸿章只盯着海防,会在海防陆防上平衡安排,让清军整体作战能力变强。
2. 敢于亮剑积极备战:
左宗棠一直认为,该打就得打,要打就好好打。
收复新疆的时候,清朝没给多少钱,他自己想法子筹军饷。
在军事装备上,让不想西征的人回家,挑出好兵好将。
在兰州建制造局造武器,在军粮和运输方面,让张曜在哈密屯田积谷、安排运粮路线,还向洋商和华商借钱。
准备好了就出兵,最后收复新疆。
要是甲午战争,他指挥清军,肯定不会像李鸿章那样,老把命运交给洋人调停,能打也不打。
他会勇敢地和敌人对抗,积极准备打仗,想尽办法筹钱买武器,提高清军战斗力,一心打败敌人。
3. 充分准备亲临指挥:
要是左宗棠年轻二三十岁,来指挥甲午战争,他肯定会把战争准备工作做好。
收复新疆时,他用“先北后南”“缓进速决”战略,积极治军备战,筹军饷、囤粮草、整顿军队、减少冗员、增强战斗力,挑出精兵强将。
甲午战争时,他不会像李鸿章那样,不亲自指挥,就算他不懂海战,也会到现场给士兵打气,做好后勤保障。
他会重视士兵训练,整顿军纪,提高士兵战斗意志和作战能力,不会出现甲午战争时,清军准备不足、指挥官不在场、士兵训练差这些问题。
(二)面临的困难
1. 受慈禧限制:
慈禧办事,首先考虑自己和清室利益,不是中国利益。
不管是李鸿章还是左宗棠,谁当直隶总督、北洋大臣,都得听她的。
李鸿章为了自保,当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时,裁撤自己的淮军,减少手里的兵,怕慈禧猜忌。
中法战争前,左宗棠进了军机处,后来因为脾气倔,和别人意见不合,又被派到地方。
所以就算左宗棠取代李鸿章,当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也只能按慈禧意思办事,不听话就得被赶出权力中心,也干不出啥大事。
2. 清军战力低下难改:
晚清时候,八旗和绿营烂透了,没战斗力。
慈禧知道他们不行,可牵扯利益太多,改不了。
新练的练军、防军虽然有西式枪炮,也接受西式训练,但保守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肯全面学西方军事制度,所以这些军队,也就是换了新武器的旧军队,战斗力有限。
甲午战争时,清军战斗力和日军差太多了。
整个甲午战争,日军打仗伤亡很少,清军战斗力低,是战败的直接原因。
就算左宗棠指挥甲午战争,也很难改变,清军大多是旧军队、战斗力差的情况。
3. 北洋水师管理难题:
北洋水师是李鸿章建的,属于淮军。
要是让左宗棠管北洋水师,水师官兵可能不听他的,毕竟不是他建的。
甲午战争前,北洋水师困难重重。
李鸿章和管财政的翁同龢不和,翁同龢就不给李鸿章拨款,买新舰、新火炮、炮弹等。
清政府里其他人也觉得,海军就是“看家护院”的,不用买太多新东西。
而且当时权贵,还把北洋水师当捞钱工具。
开平矿务局总办张翼,偷偷换北洋水师用的煤。
有官员把炮弹里火药取走卖钱,换成沙子。
这些问题,左宗棠也不好解决。
4. 陆战失利无力回天:
甲午战争输在陆战,清军主力是淮军。
淮军装备看着好,可和日军打仗时,一溃千里。
士兵没战斗意志,就为了混口饭吃,不知道为啥打仗。
白刃战的时候更差劲,看见日军刺刀就怕,不敢上去拼。
就是因为陆战输了,日军占了清政府的要塞,最后北洋水师也完了,甲午战争就失败了。
这种情况,就算左宗棠也没办法,大环境就是这样,他也无力回天。
五、甲午战败原因总结
(一)清日实力对比
甲午战争清军战败,原因很多,从清日实力对比来看:
1. 国家类型与军备差异:
清朝是农业国,日本是近代初步工业国。清朝 GDP 总量大,但没硬实力,军备大多靠买,日本能自己造武器。
2. 政治与军事决策差异:
清朝政治腐败,内部派系争斗,李鸿章为保实力,弃地保军。
日本用国家财政大力,发展军事,清朝战前还停购军备。
3. 情报战差距:
清朝情报战失败,对日本情况,啥都不知道,日本对清朝间谍战成功,掌握清朝军事部署和战略意图。
4. 军事装备差距:
清军军备外购且落后,炮弹多是实芯弹,威力小,日军积极研发新武器,实现国产化,更有优势。
5. 主力舰与火力差距:
清朝军舰老旧,日本军舰新,在速度、火力、防护能力上,清朝军舰都不如日本,打仗吃亏。
6. 军制差别:
日军学英国现代军制,指挥和后勤保障体系好,清军是旧军制,指挥乱、后勤差,打仗发挥不出战斗力。
(二)被忽视的真相
中国面对日本进攻时,没做到上下一心抵抗。
甲午战争时,清朝内部矛盾分歧多,官员只顾自己的利益,相互拆台。
征兵特别难,老百姓根本不想替清王朝卖命,只想混口饭吃。
老百姓没有为国家拼命的意识,也没认识到国家危机。
长期被官僚欺辱、压迫,老百姓心怀怨恨,谁愿意吃饱了撑的,去参加战争,保卫国家?
从上到下,毫无斗志,像一摊烂泥,任人宰割,清王朝不倒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