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刚过完新年,但天气依旧寒冷,羽绒服还是大家必备的“抗寒装备”。
羽绒服,顾名思义就是用羽绒毛填充的衣服,市面上的羽绒服通常为鸭绒,当然鹅绒的也不少见,但就是没听说过鸡绒。
鸡鸭鹅同样长有羽毛,为什么不用鸡绒做羽绒服呢?
首先是“羽绒毛”的定义,水禽类动物身上的羽毛和羽绒才被统称为羽毛绒,比如像鸭和鹅这种经常生活在水中的禽类。
而鸡通常生活在陆地上,属于陆禽,所以在这一点上,鸡绒就被排除在外了。
并且羽绒和羽毛是有区别的。在国家标准规定中,羽毛绒中“绒子”的含量大于等于50%才被叫做羽绒,而小于50%则被叫做羽毛。
鸭和鹅通常生活在水里,冬天的水中更加寒冷,于是它们自身对保暖的需求也较高,所以鸭鹅自身绒毛更多,更保暖。
它们的绒朵呈朵状结构,中间有一个小梗,周围是许多细腻、柔软的绒毛,这些绒毛相互交错,能留存大量静止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有效阻止热量散失,从而达到保暖效果。
并且,生活在水中的鸭鹅绒毛表面通常含有防水的油脂,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能。
两者相比之下,鹅绒的绒朵比鸭绒更大,也更蓬松。在同等重量的情况下,鹅绒能占据更大空间,锁住更多空气,保暖性也就更好,对应的价格也更高。
当然,不是说鸡的羽毛就没有绒毛,只是鸡的生长速度更快,绒毛替换周期较短,不经意间就长成羽毛了。
而且鸡大多在陆地上活动,虽然在冬天也需要抵抗寒冷,但鸡对保暖的需求没有鸭鹅那么高。
因此鸡绒的绒朵相对较小且稀疏,蓬松度差,无法像鸭绒、鹅绒那样形成良好的隔热层,还不防水,于是保暖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
毕竟保暖是羽绒服的核心指标嘛,鸭绒和鹅绒之所以备受青睐,就是因为它们有着出色的保暖能力,要是穿着鸡绒填充的羽绒服出门,估计没一会儿就会冻得直哆嗦吧!
另外,对于羽绒的气味上来说,鸡是杂食动物,新陈代谢快,皮肤腺分泌旺盛,鸡绒天生带有比较重的气味,而且这种气味很难通过常规加工手段完全去除。
虽然鸭子也属于杂食动物,身上同样有股特殊气味,鸭绒在加工处理过程中,通过水洗、消毒等工序,工艺到位的话,是能有效去除异味的。
鹅绒就更好了,鹅属于草食动物,绒毛里并没有异味。
并且鸭鹅生活在水中,绒毛本身就较为干净,鸡绒则含有大量杂质,难以去除。
从这方面来说,鸡绒的加工成本是更高的。
所以我们就见不到鸡绒做的羽绒服了,但也不乏有一些不良商家在鸭鹅绒中添加少量鸡绒以次充好,大家在购买羽绒服时要注意含绒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