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刚开播没多久,一个片段引发了不少议论——一个跨界网红站在舞台中央,表演结束后,导师陈凯歌红着眼眶,给了一个罕见的“通过”评价。
而镜头转向其他导师,有人点头赞许,也有人满脸复杂。
这一幕之后,社交媒体上炸开了锅,有人为网红的表演叫好,也有人感慨专业演员的水平“竟然还比不过他”。
观众们百感交集,不少人开始疑问:一档名为《演员请就位》的节目,怎么就变成了“跨界网红崛起的大舞台”?
这并非节目的孤例,在最近的一期中,戏剧感、争议性和意外一个都没少。
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这档节目里发生了什么,和这些充满看点的选手们都呈现了怎样的故事。
尴尬连连:专业演员的表现为何频频“翻车”?
第一期节目中,不少专业演员让观众感到意外——但这个“意外”,却并不是什么好事。
要说最引人关注的,可能就是徐开骋。
他作为一名专业演员,本应该更有带入感,可他的警察角色看起来完全“不接地气”。
观众笑称:“他念着台词,但我只看到用力过猛的肢体动作,情绪全是在表演的表演。
”连陈凯歌都忍不住退了两步,只留下一句评价,“演得太满了”。
不止他一人尴尬“翻车”。
赵秦,在《甄嬛传》里曾有亮眼表现,但这次表演的冷宫妃子却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陈凯歌直言她“太假”。
甚至还有学员在导师路过时表演,章子怡只瞄了一眼,冷静丢出一个字:“套路”,然后径直走开,这一幕让节目现场显得有些冷清。
这些演员的舞台表现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呢?
有观众指出,如今一些演员表演套路化严重,甚至过度依赖剧本,缺乏对角色细节和生活化的理解。
而在这样的节目里,即兴能力和真情实感才是最大的考验。
黑红大作战:杨子演西门庆,观众到底是无语还是无奈?
再来说说杨子。
他可能是节目开播以来最具争议的选手之一。
杨子选择饰演的角色是《金瓶梅》里的西门庆。
但他一上台的表现,便让人大跌眼镜。
他戴着大花、额头油光,面色猥琐,对着法国女演员于佩尔进行了所谓的“调戏”。
这段表演不仅让对方一脸迷茫,甚至还有被冒犯的感觉。
章子怡也忍不住皱起了眉头,直言表演“太吓人”。
杨子却不这么认为,他自信满满地认为自己的表现“到位且出彩”。
更尴尬的是,他甚至把法国女演员没有给出积极反馈的原因归结为“文化差异”——觉得可能他们看不懂西门庆的角色。
但观众们却清楚,问题不是角色,而是演员自己的表达方式与现场氛围格格不入。
节目中,还有不少人像杨子一样试图用“黑红”的方式博得关注,却往往适得其反。
油腻的表演背后,是对演技和舞台控制力的忽视。
只可惜,这种心态终究难以打动观众的心。
真金不怕火炼:跨界网红张百乔如何用实力打动陈凯歌?
与专业演员的失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红张百乔。
他本是一名科班出身的演员,但因为缺乏资源,只能转型为网红。
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表演事业。
在节目中,他扮演了一位卖豆腐的脑瘫患者。
这个角色对表演细腻度和情绪拿捏的要求非常高,而张百乔仅用了二十分钟准备时间,就交出了一份堪称优秀的答卷。
他的嘴歪、手抖、眼神悲苦却饱含倔强,整场表演没有丝毫过度夸张的动作,每一个细节都恰到好处。
导师陈凯歌看完,眼眶湿润,直言他的“眼神戏特别好”。
当宣布他获得通过时,张百乔依然保持在表演状态中,这一点也得到了行业内外一致的好评。
有人说,好演员不一定是科班出身,但一定是对舞台充满尊重、对角色充满敬意的。
而张百乔的成功正是因为他具备了这些素养。
同场的其他选手里,不乏一些流量明星,虽然人气很高,但没有用心打磨的表演,却只能一次次暴露短板。
机会难得:诚恳与敬业的演员为何更能赢得观众的心?
除了张百乔,本季节目里有不少低调却有实力的演员。
在这些人中,宋伊人的表现也得到了不少观众的点赞。
她扮演的卖身葬父的乞丐,情绪细腻、状态代入。
最精彩的一幕,是导师指出牌子上的“卖”字写成了“买”字。
她结合角色,机智给出应答:“乞丐不识字。
”简短的话语,为整个角色增添了几分生活感,让人从观众变成了参与者。
演员不是只靠流量和背景堆出来的身份,而是服务观众的技能和态度。
有网友感慨,张百乔、宋伊人这样的选手,哪怕没有耀眼的流量,也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节目也为这些愿意沉下心来表演的人提供了一个更大的舞台。
选择做好表演,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坚持,而这种坚持,也最终得到了回报。
结尾:综艺节目从来不缺话题,但真正能留住观众的,是那些用心的表演和真诚的态度。
有人试图用搞笑或争议成为焦点,也有人默默用实力说服观众。
归根结底,舞台本身并没有偏爱谁,偏爱的是那些不敷衍的演员。
谁都可以站在镜头前,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被记住。
或许,《演员请就位3》的舞台就像一个放大镜,把每个人的优点和缺点都放大呈现。
几番争议之后,我们更期待那些真正用演技和态度感染观众的演员,能够走得更远。
这是对作品的尊重,也是对观众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