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西七卫:明朝经营西域的“桥头堡”,以夷制夷的经典案例

巧手小厨娘 2022-12-26 08:49:49

公元1368年,大明开国第一名将徐达统率25万悍不畏死的大明精锐从应天府(南京)誓师北伐,北伐军的先锋则是大明开国第二明军兼第一猛将常遇春,徐达常遇春这两位大明军界的双子星座,仅用不到半年时间就把曾经不可一世、撼动世界的蒙元帝国打回原形,元顺帝脱欢帖木儿连抵抗的勇气也没有,在明军到来前就放弃了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元大都(今北京),明军顺利接管了这座城市,朱元璋将其改名为北平,意为北方平定之意。

明军攻占北平,意味着元帝国作为一个大一统王朝退出了历史舞台,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元军退出中原回到草原后反而激发了他们内在的战斗力,于是他们在长城以外仍旧威胁着新生的大明帝国,是称北元政权。当时的北元控制着东起辽东、西抵河西走廊、南接长城,北达岭北(西伯利亚)的广袤疆域,控弦之士不下30万,仍旧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发动三路北伐,试图毕其功于一役消灭北元残部。此次北伐明军出动15万精锐,由徐达担任主帅,带领李文忠、冯胜兵分三路进攻北元,其中徐达率领的中路军队遭遇扩廓帖木儿(王保保)的围攻,损失惨重,不得不退兵。李文忠也因为孤军深入,险些全军覆没。只有冯胜、傅友德的西路军攻取甘州、兰州等占领要地。特别是傅友德的七战七捷,更打出了大明在河西走廊上的不败神话。

洪武五年的北伐,明军精锐尽出,但依旧没能取得消灭北元预期效果,之后朱元璋暂时停止了对北元的进攻,但西路军的大胜无意中打开了大明经略西域的通道。大明将西北边界推进到了嘉峪关一带,并招抚嘉峪关外的蒙古诸部,建成七个卫所,分别为了安定卫、曲先卫、阿端卫、罕东卫、沙州卫、赤斤蒙古卫、哈密卫等。因为它们分布在嘉陵关以西的西北地区,故名为关西七卫。

其中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罕东卫、罕东左卫归西宁卫管辖,沙州卫、赤斤蒙古卫和哈密卫归肃州卫管辖。朱元璋十分重视对关西七卫的经营,但因为其地远离内地特别是远离大明帝国的核心统治区南京,朱元璋只得采取“以夷制夷”战略,减少统治成本。其核心要义一是“分其势力杀其力,是不为患”;二使“外夷相攻,大省中国用兵之费”。简言之就是设法分化其势力,使其相互牵制,相互混战,明朝则按兵不动,坐观其斗,居中遥制,以收渔翁之效。同时,利用经济手段控制关西七卫,大明朝廷通过茶马互市采购当地的战马,并通过售卖茶叶、盐铁等战略物资,垄断当地经济。

关西七卫对大明的忠诚一直保留到了16世纪。1513年,关西七卫中的核心哈密卫被吐鲁番攻占。此后关西七卫全部放弃,这些蒙古王公纷纷内迁到了嘉峪关内,大明的势力退出了西域。

0 阅读:57

巧手小厨娘

简介:有你在,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