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电影市场上,《哪吒2》可谓一枝独秀,累计票房已经突破153亿元,成为当之无愧的票房王者。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期上映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票房仅7亿多,甚至连《哪吒2》的零头都达不到,却依然选择延长上映。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耗资19亿人民币制作的好莱坞大片《白雪公主》却遭遇了惨烈滑铁卢,首周末票房甚至不足200万元,评论区的嘲讽声更是此起彼伏。
这部电影取材于《格林童话》,讲述了白雪公主被继母王后嫉妒迫害、逃入森林、最终复仇的经典故事。然而,这样一个早已家喻户晓的题材,在真人版的翻拍中却显得乏善可陈。观众对真人版影片的热情本就有限,更何况这部影片的改编方式更是令人大跌眼镜。
影片的最大槽点在于对经典情节的“创新式”处理。瑞秋·齐格勒饰演的白雪公主不仅在影片前大肆批评1937年的经典版本,称其“过时”,还表示新片中白雪公主不需要王子拯救。然而,影片中的白雪公主确实不必依赖王子,因为她爱上了一名盗贼。这位盗贼取代了王子的角色,鼓励白雪公主反抗继母,并在关键时刻为她挡箭,甚至还有“真爱之吻”的戏份。这样的改编不仅离奇,还让观众感到莫名其妙。
在经典动画版本中,白雪公主以真善美著称,她热情、友爱,主动与小动物和小矮人一起打扫卫生。然而,真人版中的白雪公主却成了“嘴强王者”。她不仅不愿动手打扫,还指挥小动物和小矮人干活,自己则优哉游哉地唱歌跳舞。影片中的七个小矮人仿佛成了她的奴仆,这样的改编让观众直呼“下头”。
更离谱的是,白雪公主“打败”恶毒王后的方式也全靠嘴皮子。面对王后身边的侍卫,她只需喊出对方的名字,这些人便纷纷倒戈。这样的情节设定不仅缺乏逻辑,还让观众感到无语。
童话中的白雪公主被描述为“皮肤比雪还要白”,然而影片却选择了棕皮肤的瑞秋·齐格勒来饰演这一角色。这样的选角不仅与原著形象相去甚远,还让观众感到违和。瑞秋·齐格勒在影片中无论是仪态还是长相,都显得普通甚至平庸,完全不符合观众对“公主”的期待。当她顶着湿头发出现在镜头前时,甚至给人一种“偷东西被追”的既视感。
与此同时,影片的最大亮点反而成了由盖尔·加朵饰演的恶毒王后。尽管造型廉价,她的颜值依旧碾压白雪公主。然而,即便是这位“颜值担当”,演技也让人不敢恭维。作为最强反派的她,竟然演出了“傻白甜”的味道,完全没有反派应有的气场。
影片的改编不仅让观众不满,还引发了行业内的争议。影片将经典的七个小矮人改为“魔法生物”,这一改动被指责过度迎合“觉醒主义”,甚至被侏儒演员批评为剥夺了他们的工作机会。这样的改编不仅让观众感到不适,还让影片的口碑雪上加霜。
近年来,好莱坞大片在票房和口碑上频频失利,《白雪公主》无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部影片不仅故事内容“倒反天罡”,特效场面也显得敷衍了事。王城中凑不出百来号人,王后的侍卫更是少得可怜,这样的制作水平完全无法让观众满意。
好莱坞似乎已经陷入了创新乏力的困境,甚至开始翻拍早已没有新意的经典童话故事。更讽刺的是,影片虽标榜白雪公主“自立自强”,但实际上她依然离不开男人的帮助。这样的“伪女权主义”让观众感到反感,也让影片的口碑崩塌得更快。
《白雪公主》的失败不仅是影片本身的问题,更是好莱坞大片在中国市场逐渐失势的缩影。随着国产电影的崛起和观众审美的提升,好莱坞大片已经不再是票房保证。像《白雪公主》这样槽点满满的影片,更是被观众无情抛弃。
总的来说,《白雪公主》堪称一部“祛魅法宝”,不仅让观众看清了好莱坞大片的制作短板,也让人们对经典故事的改编方式提出了更深刻的反思。那么,你觉得这部影片怎么样?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