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桑田从东台地名趣谈海盐文化

芊芊有爱江苏 2024-06-12 22:25:28
一、 序章.沧海桑田 “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东海行复扬尘也。’”(东晋·葛洪《神仙传·麻姑》)。河流每时每刻都在把泥沙带入海中,天长日久会将一部分海滨冲积成陆地。所以这种“沧海桑田”的变化,在地球上是普遍进行着的一种自然过程。而东台作为一座会生长的城市,正是沧海桑田的具体表现,作为一座神奇的城市,从长江入海口盐碱地到遍地良田。经历过海盐文化的洗礼,形成了不一样的东台。东台地处江苏沿海中部,是一座文昌水秀、人杰地灵的历史文化名城。在5000年以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勤劳淳朴的祖先刀耕火种开辟了这块亘古沉睡的处女地,在漫长的岁月里用双手和智慧建成了一座座老集镇、老村落…… 公元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历经千难万险,双脚终于踏上中国这块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他激动地在自己的游记里这样描述:“在城市和海岸的中间地带,有许多盐场,生产大量的盐。”古老的西溪,一派生机盎然,它东倚黄海,有着85公里长的海岸线,沿海滩涂广阔、地势平坦,达到18.3万公顷;在清代中叶,东台的产盐量占全国总产盐量的四分之一。当年“烟火三百里,灶煎满天星”,浩瀚的大海、广阔的滩涂、茂密的盐蒿草,是盐民“煮海为盐”取之不竭的“粮仓”。《后汉书》有言“东楚有海盐之饶”,一个“饶”字道出了东台大地的产盐之盛。 东台古为产盐之地,西汉时期,东台先民“煮海生盐”,开始撰写“盐文化”的灿烂历史。从唐玄宗时代至清中叶,东台沿海都是全国重点产盐区。先后在此任盐官的北宋三名相晏殊、吕夷简、范仲淹艰苦创业,千载流芳。其中范仲淹重修的捍海堰──范公堤,工程浩大、名标青史。沿堤而建的富安、安丰、梁垛、东台等集镇,如今已发展成为重要的历史文化名镇。 因为有了盐及其丰厚的盐文化底蕴,乾隆年间,东台由一个普通小镇升格为一县治所。“天下财富之巨,首推两淮,两淮之富,又数扬州,扬州之根,又在东台”,足见盐文化孕育下的东台曾经在历史上有过极其辉煌的一页,时有“小扬州”之称。 如今偌大的盐区内,虽早已不见当年的亭场、盐灶、锅、仓、垛,但东台如今尚现存“安、灶、撇”等地名皆与烧盐煮盐而留下的历史地名有关,遍布境内范公堤以东广大地区,而这也是许多东台地名的独特之处。本研究旨在通过相对系统整理东台各地地名的由来及变化,更好的了解海盐文化的历史和魅力。 二、 第一章.东台地名由来 东台为古扬州辖境,海陵县地。公元前117年(西汉元狩六年)建西溪镇。公元937年(南唐升元元年),海陵监驻“泰州东北之东台场”,东台之名从此见于史籍。东台也得此地利一跃为淮南盐区的食盐集散地。宋时,东台也称“东亭”,因煎盐亭灶林立,不计其数,故名。十二世纪末由黄河夺淮后带下的泥沙堆积而成。从东向西看,地势平坦,东台由此得名。东台从“东泰”演变而来,意为泰州之东的一片台升地。又一传,因位于西溪之东(即海道桥之东),故名。 东台地处江苏省沿海中部,东与黄海相连,北与盐城市大丰区接壤,西接兴化市,西南与泰州市姜堰区毗邻,南接海安县。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东台古称晏,又称西溪、宁海、东亭、建陵等,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被誉为“黄海明珠”。早在夏朝时期,今东台市地区属古扬州的范围内。周武王姬发建立西周后,该地区属于吴国。战国时期,该地区先后属于越国和楚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后,东台地属东海郡广陵县,县治所在今扬州市。公元前117年,也即汉武帝刘彻在位时,该地区属临淮郡海陵县(今泰州),海陵之名始见。东晋时期,分广陵郡,设海陵郡,领建陵(侨置)、宁海、如皋、蒲涛(今白蒲)、临江五县。在这一历史阶段,东台地域在徐州部海陵郡建陵、宁海两县境内。到了隋唐时期,东台地域横跨海陵、宁海两县,先后隶属扬州总管府和江都郡。 公元937年,也即南唐时期,海陵县置泰州,海陵县移至东台场,东台之名始见于史书。公元1277年,元朝在该地区,置泰州路总管府,领海陵、如皋二县。七年后,元朝将泰州路改为泰州,属扬州路,领县照旧,东台属泰州海陵县。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海陵县入泰州,直隶中书省扬州府。公元1520年,盐运分司署移置东台场,驻东台场鼓楼街(今台城步行街文化广场东侧),东台各盐场为其所属。 公元1768年,清朝乾隆皇帝分泰州东北九场、四乡设置东台县,与泰州同属扬州府,治所在东台镇。1912年,东台县直属江苏省。1987年12月,东台县撤县设市,由省直辖。 三、第二章.东台历史上海盐地名分类 东台古为著名产盐之地。地名多与盐文化相关,各自含义不同,简单做个不完全举列。 场 盐场是古代所设的一种产盐的专业机构,始设于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西溪盐亭),东台老政区内曾设有木并茶场、角斜场、富安场、安丰场、梁垛场、东台场、何垛场、丁溪场、小海场、草堰场等10个盐场,即历史上著名的“淮南中十场”。后因场署周围居住的人多了而形成了村庄,场名便成了地名,如当今的富安、安丰、梁垛、东台、何垛等,所不同的是在原盐场名称后面去掉了“场”字。因当时各盐场是沿范公堤而建的,所以,由“盐场”而得名之地均分布在原范公堤一线,也是东台境内最早设专场烧盐之地。 亭 按《旧唐书·食货志》载:煎盐处为“亭场”。《宋史·食货志》亦称“煮海为盐,其煮盐之地曰亭场”,即取卤制盐的地点为亭场。由于东台为重产盐区,至宋代已亭场林立,故“东台”便又在一些文人的笔下出现了“东亭”这个名称。 团 自汉代,煎盐工具使用的是官铸官给的巨大“盘铁”,一副盘铁呈圆形,分为数块,分户保管,使用时再用铁栓拼成一盘,彼此牵制严防盐民私煎、私贩。到了唐代,废盘铁,改用又高又大的铁锅,铁锅虽比盘铁改进,但仍比较笨重。所以,这一时期的盐灶都比较大,每灶都有亭户数家,轮流共煎,亦称团煎、团煮。直至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官府改造煎具,制造统一轻便的小型铁锅,推行小灶制,从此,传统的“团煎”改为“散煎”。但带“团煎”之意的地名却仍沿用至今。如正团、中心团、杨家团、新团、南垛团、西海团等。由于“团煎”之际,境内盐灶分布在范公堤沿岸及其以东附近,所以带“团”字的地名大都分布在今梁垛、台东、四灶等地区。 灶 特指旧时煮海水煎盐所用的盐灶,由土垡砌成,灶台圆形,四周开灶门,用以烧草,上按煎盐的锅煎具。北宋开宝七年(974年),西溪设盐仓监管盐场后,各场煎盐均为官盐制,为防盐民私煎,曾规定每场设盐灶10座,每灶有灶民20户,按场造册,划3至5灶为1甲,每甲设1名甲头,专门监视盐灶起火、停火,督催灶民纳盐归仓。于是,每座盐灶便有了各自不同的名称。后来,有些盐灶周围住房多了,发展成村庄,灶名便成了地名。一般以灶户的姓氏、称谓或绰号而命名者居多,如沈灶、包灶、朱灶、陈章灶、张家灶、孟家灶、刘家灶、袁三灶、练七灶、李四灶、野花灶等。另一种是以灶所处的东西南北中的方位命名,如南张家灶、北张家灶、中张家灶、东顾家灶、西柳家灶等。再有一种是以灶排列的顺序号命名,一是单纯顺序号,如头灶、一灶、三灶、六灶,最多编号为十六灶;二是顺序号前加姓氏,如朱家一灶、丁家五灶、何家十灶;三是顺序号前加方位,如东七灶、西八灶。也有以事物命名的,如福兴灶(今属范公镇),相传北宋开宝年间(968—976年),虽累遭水灾,该灶却丝毫无损,有福兴旺盛之兆,故得名。安丰原有座盐灶,被海水冲毁后重建,因而取名“新灶”。“货郎灶”则是因邻户是一家挑货郎担做生意的。灶名起用于宋代,至明代,因盐区东播至范公堤以东附近,所以,带“灶”字的地名也随盐区的逐渐东移而由范公堤逐渐东播至今头灶、六灶、南沈灶一带。 丿 是煎盐用的一种敞口的铁锅,直径1米,深7厘米。兴用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当时废大灶改小灶,统一推行轻便的锅丿煎具,灶台置前丿后锅,一灶一锅两丿或三丿,锅预热盐卤,然后再将热卤入丿,经猛火直烧,结晶成盐。至清代,盐区再度东播至今黄海公路附近,新增盐灶周围居住的人也日渐增多而形成了村庄,这些村庄便以姓氏后加一个“丿”字命名,以示该姓氏的人曾在此烧过盐。如曹丿、华丿、练丿、潘丿等等。 仓 指盐区积贮盐民所煎之盐的盐仓。西汉时吴王刘濞在今泰州设置海陵仓,用于积贮如皋蟠溪地区所煮海盐。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扬州设仓,堆存转输通泰场盐。北宋建隆年间(960—963年),泰州盐区(东台原属泰州)仅设仓一处。至明洪武元年(1368年),泰州盐运分司下辖各盐场均建仓贮盐。凡灶户所煎之盐一律经报数、过秤、登记、捆包、验收后入仓堆存,待转输运销。一时间,东台境内设仓若干。至今仍带有“仓”字的地名有:一仓、三仓、四仓、五仓、东仓、西仓等等。主要分布在明清时储盐集中的今三仓一带。 总 “荡为草源,草为盐母”,各盐场把沿海草荡划分为与海岸线垂直的若干长条块,高价出租给灶户煎盐,时称长条块为“总”。如头总、五总、八总、十总、十二总、十八总等等。这些地名以当年茂草丛生的今许河、新街、唐洋等地居多。 垛 盐民煎盐烧火用的是柴草,每逢秋冬季节,盐民们将租得的海滩草荡柴草收割,堆成一个个巨大的草堆,又称“草垛”,以便来年煎盐之备用,一些地方便由“垛”而得名,如梁垛、何垛等。 诸如此类因烧盐而得名的地名像闪烁的繁星,随时空隧道有规律地分布在东台境内范公堤以东的广大地区,巧妙地记述着古人在这块土地上“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烈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的生活经历,拓荒者的姓氏也永远地镶嵌在这片热土上。 四 、第三章.东台与海盐有关乡镇 这是最早的乡镇介绍,经过社会发展、乡镇合并等原因,目前东台市下辖14个乡镇,沿海的乡镇地名大多为盐卤“浸泡”过的,灶、堰、冈、仓、团、盘、圩、滩、垛等,成了海盐文化非物质遗产最为鲜活的符号。 本文所列举的包含撤并之前名称。 【东台镇】又名东亭。东台市人民政府驻地镇,在东台市西北部,泰东运河、东台河、梓辛河汇入串场河处。历代为盐场驻地。南唐昇元元年(937年)即属海陵县八盐场之一,以处泰州东,地势稍高得名。清初为州东诸镇之首,名东台镇。民国三十七年置东台市。1957年改镇。1958年改城区公社。1962年复置镇。驻地东台镇,亦称台城,即东台市城区。 【梁垛镇】在东台市西部。民国三十七年设镇。1958年后改公社。1987年复置镇。原是一个海滩高垛,相传唐开元年间(713~740年),梁姓迁此,筑垛立灶煮盐,得名梁家垛,又名南梁。历为梁垛场课司署驻地,民国元年后场废。民国十一年建镇改今名。 【安丰镇】在东台市西部,古称东陶,原是盐场海滩。相传,宋时海水泛滥,宰相范仲淹来西溪筑堤防御海水(即范公堤),这里的人民从此不受海水侵犯,安居乐业,丰衣足食。既安全又丰收,将东淘易名安丰。1949年设镇,1958年后改公社。 【富安镇】在东台市南部,与南通市海安县接壤。1949年设富安镇。1956年改乡。1958年后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5年复置镇。据《两淮盐法志》记载:南唐升元元年(公元937年)为海陵监虎墩盐场,一名虎墩。即富安盐场,此场地势高亢,土地肥沃,盐业和农业均较发达。富安场虽距安丰仅十七里,高邮堤坏,洪水暴发,诸场悉惧其害,而富安无忧,人民生活既富又安,宋改名富安,寓富裕安业之意。民国元年后场废。民国十八年建镇更今名。 【唐洋镇】在东台市东南部,与海安县李堡镇接壤。面积104平方公里。人口5.3万。辖33个村委会。1956年设唐洋乡。1958年后改公社。1989年置镇。驻地唐洋,相传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王姓灶民迁此,以渔、盐为业,以处十三总墩旁,名十三总。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以唐姓官员改称唐家洋,民国三十五年改今名。 【头灶镇】在东台市北部,1958年设头灶乡。1958年后改公社。1987年改置镇。驻地头灶,相传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李、罗等姓氏迁此煮盐当时是东台台场以东大益盐团之第一灶,故称头灶。有“天下第一灶”之美称。 【三仓镇】在东台市东南部,1949年设三仓区。1957年建立乡。1958年后改公社。1984年改置三仓镇。相传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梅姓迁此立灶煮盐,名头家灶。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改名马路。据《东台县志》记载:“康熙五年安徽盐商郑永成倡议,预借课本一万一千余两,挑浚五仓沙河,灶丁陆续扣盐抵销,每逢旱暵,安丰独受其利”。此处座落在第三条沙河畔,民国3年,盐商在此设盐仓,从此得名三仓河。民国元年(1912年)后更名三仓河镇。1943年民主建政时,以河得名为三仓。 【南沈灶镇】在东台市中部,1949年设沈灶乡。1958年后改公社。1981年为区别大丰县沈灶,更名为南沈灶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7年改置镇。明天启五年(1625年)前,由于海水淤沙冲积,此处逐渐生长柴草。官府规定灶户不能私自收割,而柴草又是烧盐的唯一燃料,当地百姓推举灶户沈煌启奏,要求将天鹅荡的草地分给各灶户煮盐,按面积纳税,沈煌善于口才,建议被官府采纳,由此他名扬四方。为了纪念他,取名为“沈灶”。 【许河镇】在东台市东南部。1956年设许河乡。1958年后改公社。1989年改置镇。相传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始有居民,后许姓办盐包场并监开运盐河,名许家河,村从河名。【范公镇】在东台市西部。1949年隶属城东区。1956年设东台乡。1958年后改公社。1983年复置东台乡。1994年建范公镇。以纪念范仲淹在此倡筑抵挡海潮之坝(今204国道通榆段前身)得名。驻地三灶。【台东镇】在东台市西北部。通榆河东岸,东蹲公路北侧。1957年设城北乡。1958年改城东公社。1983年复置城东乡。1994年建台东镇。以位于台城东部得名。驻地北新团,明初苏州陈姓迁此,旧时盐场设团,团分灶,以居新团北得名。 【海丰镇】在东台市北部。1957年设海堰乡。以自然村海堰得名。1958年并入四灶公社,1981年划出。1983年复置乡。1994年撤乡建镇。驻地薛家舍,相传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丁溪场上团薛家舍薛姓迁此,以姓名村。 【四灶镇】 在东台市中部。1949年设四灶乡。1958年后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3年改置镇。驻地四灶镇,传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姜姓灶民迁此立4口灶煮盐,称姜四灶。民国三十七年更今名。【六灶乡】在东台市中部,面积65.7平方公里。1981年设六灶乡。驻地六灶,相传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陈、焦等姓灶民迁此煮盐,系东台场大益盐团第六灶,故名。 【新曹乡】在东台市东部。1957年建乡。1958年后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驻地王港,相传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王姓迁此,在河港北岸立灶煮盐,名王家港,今从简称。 【曹丿镇 (piě)】读作“撇”。在东台市东部。1957年设立曹乡。1958年后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7年建镇。驻地曹丿,相传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曹姓灶民迁此煮盐,称曹家,今从简称。 【新农乡】在东台市东南部。1948年归属盐垦区。1964年从港公社划出,设立新农公社。1983年置乡。驻地新农,民国十年泰源盐垦公司来此废灶兴垦,以公司得名泰源。民国三十六年公司废,以村民转而务农改今名。 【富东乡】在东台市东南郊。1959年从富安镇析建,以地处富安东部得名富东公社。1983年改乡。驻地桥梓头,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许姓灶民迁此,以居木桥旁得名桥子头。清代雅为今名。 【海堤乡】在东台市东部。1983年由八里乡析建,以二线海堤贯穿境内之意得名。驻地海堤桥,1971年张、杨等姓迁此定居,1973年以在海堤河上建桥得名。 五 、第四章.东台海盐乡村 由于历史变革,乡村诸多名字已不可考,撷取部分代表以飨读者。 桥梓头 相传明成化年间,许氏等姓自如皋柴湾迁此从盐业,聚落初建;嗣以村民多围居一高木桥旁,村名桥子头。清末,雅称桥梓头。现属富安镇。 九里庵 相传,宋代为对外港口,接港通商,遂建聚落,名为沙港;清乾隆后建茶亭,以距富安、贲家集等均9里,更名九里茶亭;民国初年建善庆庵,改称九里庵,属于富安镇。 青蒲 据《东合县志》载:《晋书地理志》《毛璩传》,“海临县界地名青蒲。青蒲在东台西南境上,今谓之青蒲角”。青蒲角(阁)西距泰州60里,东距安丰60里,势椭而修,如一角然。居运盐河之中,水分三汊,蒲草遍野,故名青蒲。现属溱东镇。 官苴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此地有一块高地长草,俗称旱苴,民主建政时,改“旱苴”为官苴村。(旱与官谐音)现属三仓镇。 上官棚 明代,此处有一姓上官的人家砌的亭子叫上官亭,后因无人修理,亭子倒塌,人们称之为上官棚。现属头灶镇。 东里堡 相传从兴化城向东共有九个堡,此处是最东边的堡,故名东里堡。现属五烈镇。 扎 垛 相传明永乐年间,曾屯兵驻扎于此垛,故称扎垛。现为五烈镇驻地。 六 、第五章.东台特色海盐地标 串场河:历史悠久、身世不凡。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处于江淮东部沿海地区。据海洋地理考古学家研究,这一带属于滨海平原地貌,其北界淮河,南至通扬运河。西侧为低洼地区,东临大海,称为贝壳海岸线,这条海岸线距今有3000多年历史。追溯历史,这里也是苏北最早“煮海为盐”的地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了煮海为盐后,这里成为最佳选择之一。 《史记》中记载:“吴楚地数千里,东海海水为盐。”《汉书·食货志》也记载“东楚有海盐之饶”。而春秋战国时期的江淮东部地区的海盐之饶已闻名于世。到了汉代,苏北沿海海盐则很快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汉武帝时采取“盐铁专营”之政,于元狩四年(前119)和六年(前117)在今串场河一线分设盐渎和海陵两县。当时这里遍地皆为煮盐亭场,同时还置官管理煮盐之事,于是以盐渎、海陵为代表的边陲盐亭迅速发展,成为重要集镇。串场河是东台的母亲河,初为唐代修筑海堤时形成的复堆河,是盐文化的摇篮。宋代开始,沿新修捍海堤一线有富安、安丰、梁垛、东台、何垛、丁溪、草堰、小海、白驹、刘庄十大盐场,因复堆河将这十大盐场串联起来,故称串场河。串场河承载了东台的经济发展和盐业文化,成为东台盐文化的象征。 何垛河:位于东台城北郊,与串场河一样,也是东台盐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何垛场的存在使得何垛河在历史上出现,并成为运盐河。何垛河的顺利疏浚让东台盐业运输更加便利,促进了东台的发展。何垛河两岸的企业和城市设施的兴起,见证了东台从盐场到城市的转变。 海盐路:东台好多地名和路名都与盐有关,除了灶、丿等地名,市区还有海盐路,沿何垛河北岸而行。 范公南路:为纪念范仲淹,老204国道东台市区段被命名为范公南(中、北)路。 西溪 古镇隶属于江苏省东台市,西溪曾是历史上盐税的主要征集地,北宋时期的三位名相吕夷简、晏殊和范仲淹早期都曾在东台的西溪做过盐税官员。在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西溪就有先民生存。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平楚,次年封刘贾为荆王,东台为荆国东阳郡广陵县地。汉高帝十二年,刘邦封刘濞为吴王,建都广陵(今扬州市),东台属吴国,因其地高阜且傍海故得名“海陵”。西汉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建海陵县,领海安、西溪两镇,西溪之名也始见于此。 西溪巡检司、东台场 明洪武元年(1368年)海陵县入泰州,直隶中书省扬州府,并设西溪巡检司。同年,设泰州盐运分司,辖东台、安丰、富安、何垛、丁溪、草堰、小海、栟茶、角斜场盐课司。武宗正德十五年(1520年)盐运分司署移置东台场,驻东台场鼓楼街(今台城步行街文化广场东侧),东台各盐场为其所属。 海春轩塔 据清嘉庆纂修的《东台县志》记载:“海春轩塔在西溪南广福寺侧,传为唐尉迟敬德监造,塔顶有题名。”当时建塔的目的是为了镇海和导航,故又称“镇海塔”。位于东台市东台镇西4公里处旧西溪镇南端。为密檐式砖塔,外观七级八面,无台基。通高20.55米,以底层最高,二层向上均显低矮,并逐层递减,至第七层复又增高;各层面宽也逐层递收,第二层以上每面均有佛龛;塔刹为金属铸体,由复钵、相轮、宝瓶组成;塔底边长2.54米,底层西向辟有一宽1.35米券门,塔壁厚1.35米。体内为“空腔式”结构,内壁轮廓线向上似一竖立着的巨型炮弹头,无阶梯可攀。 1982年,该塔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时代定为唐。2013年,被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塔不仅是江苏境内现有最古老的建筑物,而且也是中国唐末过渡时期,南北两建筑体系衔接在古塔建造方面的典型代表,有重要的历史、科学价值。 范公堤:本名捍海堤,公元1024年(北宋天圣二年),范仲淹主持修建了从楚州盐城经泰州海陵、如皋至通州海门的捍海堰,俗称范公堤, 它是一条重要的地貌界线,标志着当时苏中、苏北海岸的所在。后世屡圮屡筑,并续有增展,北起今江苏省阜宁县,南抵今启东市的吕四港镇,长五百八十二里。当时建成的范公堤,沿线海堤堤高5米,堤底宽10米,堤面宽大约有3米,在河穿堤入海的地方用砖头、石头围衬,而且在堤里种柳树植草皮,加固堤防,施工技术非常完善。元、明、清、民国,一直到新中国,范公堤多次维修。古人登范公堤东望,堤外有烟墩(烽火墩)七十余座,远近相接,如有兵变匪警,即在墩上点火报警;还有潮墩(救命墩)103座,涨潮时,赶海人爬上潮墩避难。烟墩、潮墩星罗棋布,海雾飘忽,茫茫苍苍,别是一番风光。大海慢慢东移,范公堤自清代起与捍海已没有联系。1932年,范公堤东台至阜宁一段,改为通榆公路。后来,公路又演变成老204国道,再后来,老204国道改造拓宽。人思范公,水远堤长。 缪杭遗址:是泰东河之东,粱垛河西岸,位于东台市梁垛镇董贤村九组,旧属缪杭村的一处距今1000多年的唐代时期的制盐遗址。遗址面积6.75万平方米。发掘清理了灰坑、灰沟、水井、房址、墓葬等遗迹,发现了与盐业生产中引蓄水、晒灰制卤、淋卤等相关现象。出土了400多件陶器、瓷器等遗物。根据考古发掘推断该遗址与盐业生产有关联,明清时期海岸线东移,此地已不再适合盐业生产,变为普通村落。 七 、尾章 展望东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盐业造就一座城。黄海之滨有着富饶的海水资源,是大海托出了一座东台城,是大海养育了千百万的盐民。东台的水是咸的,土是出卤的,扑面而来的风是涩的。翻开东台的历史,我们感到它的“盐分”太重了。 东台是一座因盐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漫长的煮海煎盐史,造就了东台的独特历史地位;草煎盐业的发展,孕育了东台独特的地名文化。地名变化见证了东台沧海桑田的城市变迁。如今的东台,得益于一代又一代东台人的拼搏奋斗,经济发展和美好生活交相辉映翻开新的篇章。 (盐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社科基金项目24skC5 整理者:陈杨磊、徐惠、臧丽、丁佐霞) 责任编辑:张建忠
0 阅读:2

芊芊有爱江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