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春风韵
坚持原创 每早八点 陪你一起看世界、读生活
01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正所谓是开卷有益。
古人说饭不可一日不吃,书不可一日不读。
读书,并不是为了狭隘的生活利益,或者为了读一个好的大学,或是为了找寻一个比较好的工作,但读书却注定应该是一辈子的事情,它是帮助我们自身扩充学识、摆脱狭隘、祛除固执、认识真相的有益方式,于是活到老,学到老。
以前读《三国演义》的时候,纯粹是为了一个热闹,喜欢看那些打打杀杀的英雄事迹。
人到中年再看的时候,心境有了大大不同,同样的一件事,有了时间的间隔,个中的体会与感受也迥然不同。
千百年来,不管这个岁月如何的改变,其实关于人性的那一些东西,是没什么改变的,一个讲历史的教授曾经就说过“古往今来的英雄人物们,往往都是一个洞察人性的高手。”
《孙子兵法》说: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认清自己,认识别人,才是根本。
祸患常积于忽微,人不在状态的时候最容易被入侵。
02
《易经》中有句话特别认同:
“福祸无门,惟人自召。”
稻盛和夫说:
“人这一生,就是自己头脑中思维的产物。”
看过这样一个关于命运的公式,你的认知决定了你的思维方式,你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你的情绪反应,你的情绪反应决定了你在生活中的行动与内容,你的行动与内容决定了你的命运。
人常常是认不清自己的,很多时候都是这样,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于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人总是喜欢趋利避害的,这是人之常情。
可是,生活里那么多的苦难和意外,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自己的疏忽与大意所导致的,当一个人不在正常状态的时候,危险也此起彼伏、暗藏隐患。
读《三国演义》看到马谡失街亭这一环节,你在马谡的身上才终于看清一个人有时候要想打败自己,是那样的不费吹灰之力。
诸葛亮派马谡镇守街亭,马谡却自以为是,凭借自身所谓“才学”与丞相赏识,马谡轻敌,又拒谏,而失去街亭,导致诸葛亮北伐前功尽弃,失败而退。
骄兵必败,轻敌必败,一个人骄傲的时候,自然是不再状态的,几乎等于说关闭了这个世界信息互通的渠道,画地为牢的自我束缚,失败与意外注定是命中注定的结局。
03
人有时候是不可以分心的,这常常是我们在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的小事当中就能够有所悟到的东西。
有一次在做饭的时候,总想着不耽误做其他事,于是开始一心二用起来,于是自然就在这样一种疏忽当中碰到了油瓶,洒落了一地,好一番收拾。
还有几次是在开车的时候,因为自己的分心,或是左顾右盼,或是看着手机里的信息,差一点就面临了突如其来的意外,从那以后更是一种警醒。
即便是生病这件事,当一个人免疫力低下的时候,往往也最容易受到病邪的袭击,所谓的风邪,其实就是这样无孔不入,正是趁虚而入的典型。
很多人可能都会有着这样的经历,就是你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如果窗户没有关闭,那么可能夜里的贼风就会趁虚而入,第二天起来的时候,可能就会因此而受凉或者感冒。
这些例子让我们明白,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一定要在状态当中。
04
古人说:
“屋漏偏逢连夜雨,命运专找苦难人。”
当一个人在贫困潦倒的时候,本身就有着太多的漏洞,无形当中就会导致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更不会处于在状态当中,自然各种意外与灾难就开始找上门来了。
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这说的也是一种在状态的时候。
经历了一些事才知道,一个人保持专注的样子所带给自己的回馈往往也是十分丰厚的。
就像一个人在读书的时候,你可以看到有的人也许他们会一边看着电视,一边看着手里捧着书,或者是一会儿东张西望,总之很难静下心来,即便是看了半天,也没有翻上几页,更不要说书中的内容对于自己有着多么好的启迪与领悟了。
接触过一些工伤案件,有的当事人就是因为在操作机器的时候,有了分心,不再状态,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吃一堑,长一智,这些生活里的案例,都是一种警醒,当然也是一种借鉴。
05
于是,我思考一个问题,人在什么时候容易被入侵?
得出的答案是:
人在分心,走神,疑惑,犹豫,恐惧,慌乱的状态下,容易被入侵。
(几乎所有的车祸,都是这种状态下发生的。其它意外,也基本如此。)
多读书,或许你才知道,为什么那些厉害的英雄人物们,他们在做事的时候,往往都是有着超出一般人的定力与智慧的,临危不惧,泰山崩于前而不动于色。
一个人在遇事的时候,如果总是慌里慌里慌张,诚惶诚恐,三心二意,惊慌失措,心不在焉,自然就给了意外与苦难横生的机会。
有人说:
“生活就是一个磨难接着一个磨难的历程。”
人在分心,走神,疑惑,犹豫,恐惧,慌乱的状态下,容易被入侵。
生活就是一场战争,只要我们反向行之,就可以得保全:专心致志,不走神,坚定,一心一意,全神贯注,无畏无惧。
祸患常积于忽微,人不在状态的时候最容易被入侵。